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提质增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县域特色逐步显现,市场主体不断增加,这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一组数字可以彰显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就:大通县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1.7%;湟中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7亿元;湟源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1.39倍……
县域作为城乡兼容的综合体,是城镇体系的中间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的发展步伐,事关我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做好县域经济这篇文章,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立足县情,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特色逐步显现,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从曾经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高歌猛进”,我市县域经济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大步前行,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大通工业强县战略促经济发展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三区”建设战略目标,按照“西宁要在发展上作贡献”的具体要求,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共有各类企业1190家,个体工商户1.2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26户。截至“十二五”末,全县经济总量从80.8亿元增加到97.8亿元,年均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302.9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6%,达到2374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6%,达到8651元。
●坚持“工业强县”,狠抓工作园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抓工业,实现强县富民。该县高度重视园区发展,将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加快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产业在园区提升,建园区、上项目,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园区具有科学的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建成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黄河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西北石材产业园三个“园中园”。目前,园区入驻工业企业达192户,其中规模以上28户,201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亿元的94.86%。
●坚持“农业立县”,逐步向规模化发展。该县作为全省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了现代设施农业“大通模式”,推动了县域经济增长,也持续增加了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产业化发展作为农牧业突破口,每年加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发展农业基地、畜牧业养殖产业,目前全县日光节能温室总规模达2.7万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达24家;牲畜暖棚总规模达4.2万栋,规模养殖基地达到80个,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现代农业在大通得到了长足发展。
●坚持“三产富民”,推进文化旅游和服务业发展。该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旅游品牌,现在省内最具名气的是老爷山花儿会和冬季滑雪,老爷山、鹞子沟、察汗河、娘娘山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旅游业四季均衡发展。2015年接待各类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240.18万人(次)5.56亿元。同时,该县高度重视商贸服务业发展,建成县乡各类市场26个,商业面积达19.54万平方米,带动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业态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由2010年的13.5%调整到目前的20.6%,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和增收。
湟中“三动”促经济提质增效
该县始终将“把湟中建设成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作为湟中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7亿元、增长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亿元、增长24.8%;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34%。
今年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旅游总收入增长32.9%。
●蔬菜产业迅猛发展。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着力打造以西纳川、云谷川和大湟公路沿线为主的“两川一线”蔬菜产业带,建成各类温室2.4万栋、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65个,多巴玉拉已成为全省最大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7万亩,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三分之一,蔬菜生产规模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特色工业异军突起。正确把握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脉搏,立足塔尔寺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发展以民族工艺品研发、制作、销售为主的特色工业,陈家滩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已入驻佛光工艺、缘汇木雕等企业8家,全县文化旅游产业企业达到16家,文化产业产值在县属工业产值中占比达到36%。
●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高标准启动塔尔寺大景区建设,实施河湟文化博物馆、“八瓣莲花”非遗传承体验中心等项目,景区旅游要素和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深挖自然风光、宗教文化、观光农业等优势资源,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300余家,全县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
●城乡建设梯次推进。把多巴新城建设作为拓展西宁城市空间的“主阵地”,先后实施多甘一路、燕尔沟安置区、职教城等项目,新城建设步入快车道。统筹推进县城旧城改造、重点城镇、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建成新农村157个,全县40%的行政村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城乡综合承载力大幅攀升,城镇化率达到38%。
●生态保护积蓄发展潜力。坚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全县范围内的178家采洗砂场全部关停;狠抓生态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39.5%;统筹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由消耗型向友好型转变。
湟源特色发展激活县域经济
湟源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抓项目增投资为支撑,湟源县域综合实力有了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湟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9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8元。
●优化结构、增强后劲。2015年组织实施大华水库、中医院医技楼、设施农业等全社会项目689项,累计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66.77亿元,由2010年的14.7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25亿元,年均增长27.7%,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健全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引进并实施招商项目190项,累计到位资金81.35亿元,有力支撑了投资增长。
●重视三农、提升效益。饲草、蔬菜、油料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20.54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28.7万亩,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88%。各类种养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建成蔬菜基地4.7万亩(次)、青蒜苗和包心菜等特色产业村12个、蔬菜温室1159栋、畜棚2.2万栋、规模养殖场85个。土地流转面积由2010年的5.5万亩扩大到15万亩,增长2.7倍。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9个乡镇59个贫困村先后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等项目。
●优化布局、聚集产业。大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31家企业入驻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五年来,实施锂电子负极材料、矿热炉配套节能技术改造等工业项目151项,完成投资36.7亿元,比2010年增长8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2%。落实企业扶持政策,培育青海众和肉食品等规上企业7家,累计达14家;新增小微企业301家,中小微企业达573家。
●挖掘资源、打造品牌。建成年产2万吨牛羊定点屠宰线,新增商贸流通企业60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238个,城乡消费市场日趋繁荣。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丹噶尔古城二期、日月山二期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强化宣传营销,成功举办“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创意活动。五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7.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