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总垣村“四份清单”探索服务群众新思路
自“三基”建设工作中确定为村级试点单位以来,民和县总堡乡总垣村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摒弃传统的“踢球式”服务观念,以“四份清单”为索引,开创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多元主动参与为特征、村民自治为最终目标的“多元互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集中村“两委”主干力量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进一步将全员服务团队工作精准化,激发了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服务水平。
——“问题清单”有效延伸社会管理服务触角。总垣村将“集权管理”向“放权社会”“还权村民”转变,从村委唱社会管理服务“独角戏”向村委、村民小组长、村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转变。在加强“三基”建设工作中,选优配强全村7名村民小组长,纳入村级网格化管理,与村网格工作站、乡网格中心形成小、中、大三级网格化社会管理网络,将“网格到队”拓展为“网格到宅”,延伸社会管理服务触角,实现网格管理服务无死角。村“两委”对村民小组长加强专题培训、制定统一考核方法,明确他们负责本组治安巡查、农业巡查、环境巡查等工作,通过网格联动,形成一份“问题清单”。针对“问题清单”,小组长可前端处理,现场处置,登记备案;对涉及部门职能交叉的,及时上报乡党委,由乡网格中心统筹协调相关岗位负责人开展联勤联动。乡网格管理中心对小组长上报的“问题清单”打分,并对反馈处置情况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形成对村民小组长网格管理的长效常态。“问题清单”给社会管理服务配上了“显微镜”,使辖区内的死角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截至目前,村民小组长共上报问题72件,前端处置率达95%。
——“民生清单”全力打造为民服务常态化新机制。将乡驻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员、畜牧防疫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服务骨干,吸收退休老干部、村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教师、保健员、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等人员组成农业、畜牧、劳动保障、法律宣传、矛盾纠纷、扶贫帮困等6个服务团队,明确每周二、四上午深入村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实现服务零距离。并将户代表、老党员、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作为重点恳谈对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倾听民声民意,向群众提供政策解释、法律咨询服务等,实现服务精准化。对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由专人汇总形成“民生清单”,以“派单”的形式交相关岗位负责人调处,形成收集问题-梳理汇总-派单调处-反馈督查的意见建议系统化处理机制,实现服务常态化。活动开展以来,群众直接反映的健身场地设置、文化活动经费等需求都已解决,提高了群众对村“两委”工作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群众600多人次,代办事项400多项,累计解决诉求100多件,为群众办实事70余件。
——“服务清单”推进基层党组织效能建设上水平。以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为目标,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深入开展村民事务代办活动,把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共分为三个小组,明确每周一、三、五为村民事务代办工作日,为群众提供医疗报销、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等服务,切实让群众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解决了群众办事路途远、办事程序不熟悉等问题,缩短了服务半径。在服务内容上,采用“清单式”索引,围绕乡村两级各条线工作,制定了“服务清单”,清单上每一条具体内容、程序和责任单位都清楚注明,为群众搭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做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村代办点内的“民事问诊”记录本,详细记录了每名来访群众办理的事项、提出的意见,所有意见建议由专人负责上报、跟踪,并定期公示办理结果,方便群众查阅。现在,村民都喜欢到服务中心坐一坐、聊一聊,干群间有了“共同语言”,干群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责任清单”,激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责任感。在加强“三基”建设工作中,总垣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提交了“责任清单”,围绕村内各个时期开展的中心工作,开展党员评议和群众评议,推行村务、党务公开,把村干部放在群众面前“晒一晒”,放在群众心里“称一称”,加大对不称职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开展村干部“五分钟服务圈”活动,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代表主动认领居住地附近的困难群众帮扶、责任区保洁等项目,当好社会管理服务的排头兵,把带领困难村民发家致富作为“责任清单”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村已有20多名服务团队人员有了自己的“责任清单”,明确了作为一名服务人员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