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胸中有大局 心中有群众——记祁连县科技农牧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秦海生

23.10.2014  14:24

  高原上的十月,已经进入深秋,祁连县峨堡草原绿中泛着隐隐的枯黄,几场秋雨过后,天气已有些寒意。秦海生站在贫困户朱海国家泥泞的院子里,看了看眼前已盖了一半的房子,又抬头看濛濛秋雨的天空,不禁叹了一口气:“哎,这天气,如果不下雨的话,再有半个月就可以盖好了,冬天之前一定要搬进新房!”这语气铿锵有力又带着几许急切与期待。

  秦海生是祁连县科技农牧扶贫开发局的副局长兼扶贫办主任,今年年初,他在峨堡镇走访时,了解到朱海国的妻子身体常年有病,不能干家务,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境非常贫寒,住的房子也是几十年前的老屋,也许一场大的风雨,就有坍塌的可能。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秦海生又联系县民政局,多次协调,最终争取到了8.5万元的项目资金,为朱海国建新房。“要不是秦局长给我们争取资金,帮我们一把,恐怕我这一辈子都住不上这样的新房了。”已经60岁的朱海国用自己朴实而憨厚的语言表达着全家人对秦局长的感激之情。

  如果说,为乡亲们办实事是润物细无声的情,那么胸中有大局一定是关心群众未来的爱。

  作为一名基层的扶贫局长,秦海生脚踏实地,凭借着十几年基层扶贫工作的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祁连实际的扶贫思路,对于祁连县目前乃至未来几年扶贫工作的主线,秦海生说出了自己的思路:“祁连的旅游业正在健康快速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产业发展必将成为祁连的主导产业,而我们的扶贫工作也必然围绕这一产业,借旅游产业发展扶贫工作!”

  祁连县扎麻什乡多什多村地处一座大山的背后,而大山的前门就是通往县城的公路,一座大山挡住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2007年,祁连县扶贫部门想把多什多村搬到公路旁,虽然只相隔着一座山,可搬迁难度却非同小可,因为观念和自筹资金等问题,仍有部分村民拒绝搬迁,秦海生一面苦口婆心做着解释工作,一面在大山前开始了新村的建设工作。2008年和2009年,秦海生的大部分时间就住在多什多新村的施工现场,他对村民们说,你们出去打工,挣房子钱,这里的事情我来操心!2009年的秋天,房子修好了,大山里的村民搬进新屋,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今的多什多新村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宽敞明亮的新房不仅彻底解决了村民安居的现实问题,相继办起来的农家乐、乡村游也正吸引着四方游客,成为这个新村的后续产业发展方向。

  “只有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干好基层工作。”深知这个道理的秦海生在工作中把身边的群众当成自己的朋友,以心交流,以诚沟通。

  “用心去做事情,没有做不好的”。这是秦海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2年的扶贫工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是沧海一粟,但对于秦海生来说,却收获着人生的价值,他说,心里装着老百姓,踏踏实实为他们铺路架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一件积德的事情,让我的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孙海玲)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