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联动”:青海的金融品牌和党建名片
跟随只能进步,而创新却可以实现超越。
2015年初,我省金融系统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设计了以“双向挂职、双签协议、双办业务、双评信用、双控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双基联动”模式。这一推动基层金融机构与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深度合作的贷款新模式试行两年以来,各级组织部门积极参与,不仅创出了青海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品牌,而且形成了我省党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省情的普惠金融新路子。
1 聚焦基层汇集“双”方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国家战略。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特点于一身,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48%,藏区面积占96.5%,贫困人口有52万。发展普惠金融对青海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金融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稳定的问题。但是,青海地广人稀,牧民群众以游牧为业,居住分散,按照常规的方法布设物理金融服务的网点成本高、难以持续,如何实现广大牧区的金融服务全覆盖,用金融手段服务于精准扶贫呢?
结合青海实际,创新服务模式!
2015年年初,青海银监局会同省委组织部、省金融办及“一行二局”设计出“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即:“搭建一个平台、发挥双重优势、打造‘五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搭建一个平台,就是依托基层党组织与基层银行合作,在行政村联合建立信贷工作室,搭建为农牧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新平台。发挥双重优势,就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信息、组织、政治资源优势,基层银行业机构利用资金、技术和风险管理等优势,实现优势对接和有效整合。打造“五双”机制,就是建立基层党组织与基层银行“双向挂职、双签协议、双办业务、双评信用、双控风险”。实现多方共赢,就是通过“双基联动”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普惠金融,发展农牧区和社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青海银监局局长秦汉锋说,“双基联动”模式的基础和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银行机构建立的“五双”机制。具体来说,一是人员双向挂职,基层银行选派信贷员到基层党组织兼职,发挥信贷宣传员、推销员和服务员的作用;基层党组织选派干部到基层银行兼职,全程参与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监督信贷员是否吃拿卡要,监督借款人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是否及时还本付息,并随时通报重大信息。二是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共同为农牧民办实事。三是双方在当地村委共同设立“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办公室,定时、定点、定人服务。四是双方共同开展建档、授信和评级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五是双方按照协议,通过组织或参与信贷管理活动,共同控制信贷风险。
2 实现共赢“贷”出脱贫致富的希望
今年3月,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下大滩村的村民桓国军通过“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拿到了5万元贷款,并在县城开了一家钣金喷漆店。短短几个月下来,除掉成本,桓国军每月净赚三千多元,这让桓国军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有能力带着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一起致富。
回想当年,桓国军因为兄弟分家,两个孩子都要上大学,家里的几亩薄田,加上农闲外出干体力活儿挣点儿钱,在交了孩子的学费和维持家用之后,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此时,镇政府、村两委和门源农商银行青石嘴支行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走村串户来到桓国军家,向他介绍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银行“双基联动”扶贫贷款。经过村两委评议,桓国军在2015年拿到门源农商银行青石嘴支行的1万元贷款。“我买了3个尕牛犊,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已经育肥了7头牛,值4万(元)呢。刨去成本,一年可以赚1万多元。”桓国军说。
2016年,门源农商银行青石嘴支行的工作人员在回访中,又向桓国军发放了3万元的零利率、无担保、无抵押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今年3月,根据桓国军的信用情况,他的贷款额度增加到5万元,桓国军想开个汽车修理店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如同桓国军一般,全省“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试行至今,“双基联动”合作贷款让信贷服务“进村入户”,延伸至农村牧区的“神经末梢”,使金融的一池活水更加顺畅地流向农牧区。目前,我省“双基联动”合作贷款余额达到78.99亿元,累放贷款达到113.89亿元,惠及61.3万农牧民群众。
“贷款只要找支部,再也不跑冤枉路”。在“双基联动”合作贷款中,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在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争取优惠条件,拓展了服务群众的内容和职能,在为民说话、为民办事中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基层银行在与基层党组织联合办公、双向监督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信贷服务公示墙和举报信箱,信贷政策、流程、条件、结果全公开,提高了贷款透明度和规范性,有效控制了金融风险。试点两年多来,从未发生过一笔不良贷款,真正实现了群众满意、银行收益、党政支持的共赢局面。可以说,通过实施“双基联动”,把基层党组织的信息、组织、行政资源优势与基层金融机构的资金、技术和风险管理无缝对接,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功能捆绑,创造了1加1大于2的效果。
3 金融知识进村入户信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金融服务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就是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目前,农村金融领域的理财需求和融资需求存在大量空白,全国种植业、养殖业从业人口接近5亿,这是一个庞大的细分市场。但是,由于农牧民家庭资产信息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交易不确定性高、资产评估机制不完善、交易双方信用累计不足等问题一度曾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我省42%的贫困人口致贫主要因素是缺少发展资金,这一指标高出全国近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因为农牧民群众缺乏金融知识,过去常有“钱到我的手里,就是我的钱”的观念,这就导致金融机构贷款清收难,农户想要再贷款更加困难的恶性循环。
借助“双基联动”模式,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发挥在本土的地缘、人缘和亲缘优势,将自身的政治信誉与财政扶贫担保资金的经济信誉、乡风民俗的文化信誉有机结合起来,为合作贷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保障和道德约束,让合作贷款“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有效益”。
截至5月末,我省评定信用县、乡(镇)、村、户数量稳步增长,信用户贷款余额6.42亿元。
眼看着身边跟自己一样的农牧民利用贷款搞养殖,跑运输挣了钱,娶了媳妇,这种看得见的变化比银行工作人员说百遍千遍的效果更为直观有效。如今,“信用”这个词正在走进农牧民群众的心中,贷款致富、主动还款、再借不难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唤醒了群众利用信贷融资杠杆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优化了农村牧区信用环境,推动了信用体系建设,基层党员干部在参与信贷服务中学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增强市场经济思维,提高为民服务本领,我省的农村金融市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全省开展“双基联动”的银行基层网点469家,互派挂(兼)职人员4751人,建立信贷工作室3212个,贷款余额78.99亿元,累放贷款达到113.89亿元,惠及61.3万农牧民。两年多来,“双基联动”合作贷款不良率仅0.12%。
为此,国家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评价:“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子,并在2016年的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广青海“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确定为我省的重点改革项目。全国多个省份复制我省“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
4 力争有条件的县乡村今年实现“双基联动”全覆盖
通过试点先行,“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工作从最初4家金融机构的15个基层网点起步,发展到目前15家金融机构的469个基层网点共同参与,依托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立“双基联动”信贷工作室3000多个,从试点期间发放贷款一个多亿,到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00多亿。短短两年多时间,实现了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双基联动”工作的强大生命力。
2016年,“双基联动”被纳入青海省普惠金融2016年2020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同年6月,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青海被确定为全国唯一一家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省份。以此为契机,我省不断丰富具有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特色普惠金融“青海模式”的内涵,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升。
今年9月,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省马上召开全省普惠金融和双基联动工作推进会。在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燕指出,要推动这一具有党建基因的金融品牌不断做深、做实、做大。组织部门要着眼农村发展全局,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普惠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副省长王黎明则提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投入小、见效快、带动性强、融合度高”的特点,以推进普惠金融示范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切实发挥金融在脱贫攻坚中应有的作用。
对此,省金融办主任韩英表示,我们将力争在有条件的县、乡、村,于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双基联动”金融服务模式全覆盖。同时,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创新发展“固定平台+流动展业+流动金融服务车”的多维度金融服务模式,为涉农涉牧经济实体、农牧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金融服务,形成具有高原多民族贫困地区特色的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新模式。
5 用“双基联动+”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说起“双基联动”工作开展一年多来的感受,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党支部书记杨奎林说,现在只要被评为信用户,农户就能获得3万、5万和8万元不等的贷款,基本上能解决农户生产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随着“双基联动”工作不断深入,我们慢慢发现仅仅帮助村民申请到贷款还不够,发掘优势产业和项目,让信贷资金变成推动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才是关键。因此,通过反复调查研究,马营村利用村里丰富的水资源和野生蒜、石葱花草场资源发展绿色养殖。村“两委”班子会同县农商行加大对本村养殖大户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引导养殖产业上规模,从而辐射带动村民从事养殖业。在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下,目前马营村的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其中,牛存栏120头,羊存栏5000余只,养殖葱花土鸡12000多只,受益农户150户。
“双基联动”合作贷款让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农村,特别是通过对高原生态农牧业、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等新兴农牧业经营主体的重点信贷支持,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有力助推了农牧业产业发展和农牧民致富增收。
海晏县农信联社推出“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升级版”,扩大“双基联动”合作贷款范围,将“双基联动”合作贷款向支持县域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创业就业、信贷补短工程拓展。构建“双基联动+”模式,量身打造“双基联动合作快捷贷”,探索开展“农信社+政府+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将“双基联动”做成助力脱贫攻坚的又一品牌。
海晏县农信联社向海晏县金滩乡“能人议事协会”中的“能人”张金元等3人扶持信贷资金500万元,带动全乡所有贫困户。通过贫困户年底务工收入,配套发放带动资金。通过这种方式,不转变了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预计年底通过激励务工和分红,贫困户均可以增加收入8000余元。
此外,我省各基层金融机构以“双基联动”模式为基础,创新推出“美丽乡村贷”“林权抵押贷”“春耕生产贷”“诚惠贷”“模范贷”等适合群众需求的金融产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甚至因人制宜,有力地缓解了农牧区群众贷款难的问题。
农业银行杂多县支行、农商银行杂多支行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和高利贷猖獗的实际情况,推出“双基联动”之“虫草贷”,有效挤压高利贷生存空间,减轻农牧民利息负担。2017年虫草采挖季,两行累计发放“虫草贷”3498万元,惠及杂多县8个乡镇16个行政村15320人,实现杂多县农牧民采挖虫草收入增收2600余万元,人均增收1700元。
“双基联动+特色产业”、“双基联动+精准扶贫”、“双基联动+创业就业”“双基联动+信贷补短”“双基联动+流动服务”、“双基联动+风险防控”…… “双基联动”已成为我省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强化基层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一个有力抓手。
可以说,“双基联动”找到了普惠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突破口和发力点,打通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和农牧区金融服务两个“最后一公里”,是全面实施普惠金融的有效路径和重要载体,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助力,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致力于服务“四个转变”,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载体。(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