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转变发力跳起摘桃,厉害了青海旅游!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难题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快推进旅游投资和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建成高原旅游名省。
按照预期,青海旅游201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0%。到2019年,接待游客达到3750万人次,省外游客比重占到6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90亿元。
转变之间汲取新动力,转变之间蓄力勃发,转变之间构建新格局,转变之间实现新跃升——
视点短评
黄金期里何以“淘金”
两年前,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村民张万虎还是一位守着薄田过日子的农民。从去年八月份起,他换了身份,也换了一种活法。村民们喊他“致富带头人”,游客们叫他“张老板”。
这一身份的转变源于卡阳村走上了“旅游+脱贫”的路子,通过打造“青海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昔日藏在“深闺”的卡阳村走上了“美丽乡村”的新征程,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端起了旅游“金饭碗”,拥有了新生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十三五”时期,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我省旅游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全省接待游客大幅增长,旅游收入节节攀升,重点旅游项目势如破竹,同时新增国际航线、开拓冬春季旅游产品、建成一批宾馆饭店、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和自驾车营地,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空前;
我们看到,乡村旅游日渐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旅游扶贫成为全省扶贫的“生力军”,在我省扶贫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强劲的生命力,全省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3000多家,带动1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其中43个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脱贫摘帽,数量占到全省脱贫村的十分之一以上;
我们也看到,青海旅游业正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与其他产业磨合、融合、组合,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也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活力。
新形势下,旅游业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产业,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践行“四个转变”的重要载体。
值得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随着建成高原旅游名省目标实现,青海旅游业发展必定释放出更多民生福祉,惠及更多百姓群众。(孙海玲)
打造六大板块,玉树要实现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州转变
“三江之源、天上玉树”,那里迷人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时时涤荡着游人的心扉。
2月13日下午全省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上,记者见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局长阿夏永红,提及玉树的旅游业,他说:“我们将发展‘无烟工业’,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保护现有的资源优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我们的生态环境,这里将成为高端游客旅游探险的天堂。”
阿夏永红说,玉树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在这26万平方公里的神奇高原上,世代居住着勤劳智慧的康巴儿女。到了藏区不是旅游,而是旅行,旅行即是更加注重体验性,这里厚重的人文历史,崇高的精神信仰给旅者带来超凡的精神体验。
未来三年,玉树将打造谋划高端定制之旅,“刚刚收官的CCTV发现之旅·藏区十大圣山穿越之旅,是玉树旅游12345总体规划布局中四廊道线路之一,是‘跳出玉树看玉树的眼光’,这是推动‘两线一圈’为主的山地户外国际自驾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文化旅游繁荣发展、跨区域合作的具体体现。”阿夏永红说,此次活动是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引导世人向善、友爱、和谐、共生。
玉树拥有高山峡谷、雪山松涛、草原湿地、动物乐园等原生态自然景观,更孕育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历史等诸多文化,为三江源发展旅游产业注入新的灵魂。据了解,玉树全州旨在打造源头科考探险、高原户外运动、唐蕃古道怀古、康巴民俗体验、藏传佛教朝觐、重生玉树观光六大板块。阿夏永红说,到2025年玉树州将建成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城镇及民族文化村寨,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旅游市场体系,构建起配套协调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实现文化旅游大州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州的转变。(董 洁)
上线智慧平台,海南今年要撬动旅游业投融资15亿元
“2017年,海南州力争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比上年递增18%和20%,分别达到758万人次和19.66亿元,商品收入达到5亿元”。
这是在1月13日,全省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上海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局长仁贝对2017年海南州旅游业发展的期许。仁贝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发掘本地旅游资源,改变旅游业“忙两季闲两季”的情况,今年海南州将积极拓展冬季旅游,陆续推出一系列冬春季旅游活动,如中国·青海(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海南州民族传统射箭赛、海南州首届旅游企业贸易洽谈会、共和县恰卜恰镇民间民俗等活动,既让游客领略海南州冬日风光,又体验了高原阳光的温暖,丰富了冬季旅游市场。
“同时,随着海南州智慧旅游平台的上线,人们通过虚拟全景技术,即可对景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传说典故进行真实还原,使人们仿若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仁贝介绍说。
海南州智慧旅游平台首次将最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运用到地州级旅游信息化平台上,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提升旅游行业管理的高效率,人们只需访问海南州智慧旅游资讯门户平台,就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海南州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下载“海南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就可以在平台上轻松购票、买特色旅游商品、订酒店等。
仁贝说,海南州将不断完善提升“互联网+旅游”的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和服务能力,确保贵德、共和智慧城市全域旅游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游客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据悉,海南州年内力争旅游发展资金项目到位3000万元以上,进一步提升景区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协调和服务银企合作,民间资本对旅游业经济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撬动旅游业投融资15亿元。(董 洁)
创全域示范区,海北两三年之间将打造2个5A景区
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历程中是极为不凡的一年。
暮春时节,海北州正式启动我省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州创建工作。同年11月,从国家层面再传捷报,海北州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全域示范区创建单位。
到底是什么样的旅游底蕴,被省级和国家频频“看中”?
州旅游局局长刘光远用十六个字做一概括——“花海门源、天境祁连、藏城刚察、河清海晏。可以说,海北州四个县的旅游资源浓缩了绝大多数的青海旅游风光。”
“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成现代农牧业的龙头产业,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目标。”站在崭新起点,海北州蓄势待发。据了解,今年,海北州将以“全域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全力创建金银滩-原子城、祁连风光2个5A级景区,打造海滨藏城4A级景区。
金银滩-原子城景区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立符合景区实际的管理体制;祁连风光景区将提升改造卓尔山旅游景区,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天境祁连旅游品牌知名度;高原海滨藏城景区将结合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抓好藏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办好观鱼放流放生节等节庆活动。
另外,海北州还将全力依托项目支撑,打造“山水林田湖”的旅游+模式,通过旅游+第一产业,推进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旅游+第二产业,发展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设计和制造;旅游业+第三产业,加快文旅、文体等融合发展;旅游业+金融,营造金融支持全域旅游的良好氛围。(孙海玲)
改造升级提档,黄南计划投资25亿元重塑坎布拉景区
地处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的坎布拉景区,自2010年以来,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融资、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先后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0.84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日趋改善,旅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对群众增收脱贫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但由于坎布拉景区投资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不畅,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旅游内容单一,宣传营销乏力,景区管理不规范和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导致景区发展与预期和景区规划仍有一定差距,景区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完全开发出来,与全省其他知名景区的差距拉大。
“以项目带动为核心,夯实景区基础施设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据黄南州旅游局局长桑林青介绍,今年起,该州将利用三年时间投资25亿元,在坎布拉景区实施29个项目,实施自驾游营地、景区道路建设、餐饮一条街、游客服务中心、步行栈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制定了景区三年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努力打造全省知名景区。
黄南州常务副州长杨志军说,今后三年,将围绕景区“丹霞地貌、高原风光、原始森林、高峡平湖、后弘文化、民俗风情”等基本要素,重点建设“一心、两廊、三核、五区”。(一心:藏文化展示核心区;两廊:景区旅游攻略沿线旅游体验廊道和山水漫游风景廊道;三核:休闲度假中心、特色村庄旅游核心、自驾体验核心;五区:休闲度假区、文化科普体验区、特色村落发展区、自驾露营区、资源保护区)。
据了解,黄南州计划2017-2019三年内投资42.24亿元,围绕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交通、水利、环保、文体、林业等各类项目55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形成北依西宁、西连贵德、东接循化、南达同仁的全域旅游格局,努力把景区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王牌景区、国家5A级景区和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区。(罗连军 孙海玲)
推进专业融资,青海旅投今年要完成旅游总投资80亿元
完成旅游总投资80亿元。青海之窗文旅城、茶卡盐湖光影小镇项目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力争互助北山自驾车营地营苑宾馆升级改造和景观工程建设6月底投入使用,完成循化撒拉尔水镇、金银滩-原子城、祁连全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启动自驾车营地开发项目总规编制工作,推进“旅游+交通”一体化运营,搭建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这是成立不足一年的青海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的工作任务单。
过去一年,青海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定《青海旅投集团管理制度汇编》,编制《青海省旅游发展突破战略》和《青海旅投投融资规划》。启动了青海之窗文旅城、茶卡盐湖光影小镇、金银滩-原子城时光小镇、天境祁连、循化撒拉尔水镇、青海省自驾营地体系、坎布拉景区七个引擎项目的前期工作。制定青海省“旅游+交通”产业体系一体化运营服务方案,设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促进基金……
2017年,作为青海旅投集团加快旅游投融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攻坚之年。青海旅投集团将服务于“全省旅游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实施青海旅投“145”行动计划:“一个中心”,即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四大任务”,突出旅游演艺、生态路游、智慧旅游、资本运营四大板块业务;“五个提升”:全面提升“业务、效率、管理、作风、形象”五项工作,全力打造省级专业化旅游投融资平台。
集团重点锁定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新的旅游生产力;强化基金和资本运营,着力提升融资规模;做强企业旅游营销,打响旅投品牌。为放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杠杆效应,还将设立和发起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PPP项目基金、融资租赁基金四支子基金,力争融资规模达到50亿元。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研究、筛选,储备优良项目,组建项目库。制定旅游、交通、服务设施投融资计划,进一步加快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启动项目融资计划,推进集团融资担保业务发展,为全省重点旅游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支撑。(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