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德令哈市发展壮大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

28.10.2014  13:03

      近年来,德令哈市把支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转变,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稳步发展。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在对农牧业合作社开通登记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加大对合作社资金、信贷的扶持力度,协调柴达木农商银行为5个养殖母犏牛的合作社贷款2330万元,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进繁育体系建设。为16家合作社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日光节能温室和畜用暖棚的建设。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00万元,建设活畜交易市场,通过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强化合作社运行能力,13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社员的分红累积达到20余万元。
      二是规范内部经营。加强对合作社的运营指导,制订和完善合作社章程,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合作社的盈余分配,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涉及合作社经营方向、投资建设、银行借贷、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均经民主讨论决定。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以培养职业农牧民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结合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年内举办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训班49期,共培训农牧民2860人次。
      二、取得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经工商部门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71家,其中农业生产资料购买行业12家,农产品销售行业7家,农产品加工行业2家,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行业4家,种植业117家,养殖业118家,其他行业11家。出资总额44356.59万元,社员共计2876人。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牧业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一是保障了农畜产品市场平衡。通过有效的农牧业合作社模式运作,极大地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产量,丰富了本地蔬菜水果、肉类市场,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对平抑市场物价起到积极作用。二是推进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市现已建成3家大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2个柴达木福牛产业基地,养殖柴达木福牛2000多头。其中,新堉合作社现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420座,每年为市场提供3600吨果蔬,其果蔬产品已通过青海省无公害产地及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作社被评为青海省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合作社主要依靠政策扶持,自我经营发展能力较低,难以发挥作用。二是部分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四、下一步对策
      一是强化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的指导工作,帮助合作社做好制度建设、民主管理、年报审核等各项工作,确保农牧业专业合作规范有序运行。
      二是深化服务内涵。积极组织开展指导试点,建为农牧民建立“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摸索经验。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为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服务、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劳务服务。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法律保障服务工作,进一步简化登记程序,放宽登记条件,为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