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重民生 提品位 促发展——格尔木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综述
长江源头,江河奔流;戈壁新城,生机勃发。
2015年,伴随着发改委等11部委新型城镇化试点文件的出台,格尔木入选全国64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标志着格尔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迎来重大机遇。
瀚海春潮涌,风劲帆正扬。按照《格尔木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全市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加强规划编制、加快结构调整、加大基础建设、加快城乡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一幅大干快上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的画卷已然展开。
推动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
“我在市里买了房,到单位打工更方便了。孩子今年10岁,也在市里学校报了名,上了学。”3月10日,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村民金作生说,下一步他计划把全家人的户口迁到市里,给妻子也在城里找份工作。“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成了城里人了,生活会越过越好。”金作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同金作生一样,格尔木市有许多世代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农牧民,他们向往着城市人的生活,却一直无法融入城市。随着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和格尔木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这一梦想。
按照《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格尔木市提出,到2017年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6.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018年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符合实际的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为解除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格尔木市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综合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制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让城市人享受的社保,进城农民同样也可以享受到;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增加保障性安居房建设,建立各级财政住房保障稳定投入机制,完善廉租房租赁补贴制度,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支持农民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住房;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扩大招生规模,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让进城农牧民“走”得放心、“进”得安心。
“进得来”,还要“过得好”。就业是进城农牧民在城市生存的根本。为了让更多的农牧民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格尔木市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落户格尔木,促进产业集聚群的发展,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批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率、功能高复合、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同时,格尔木市政府也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扶持更多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
推进体制改革提高机制创新
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工作,格尔木正在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大中心城区道路、供水、供暖、供电、污水排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城区绿化美化,努力把格尔木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城市。
建立格尔木市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包括农牧业转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在内的全部市民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行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管理。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改革现有村镇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不足的现状,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加快城镇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以格尔木工业园区为依托,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知识、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创业孵化能力,优化区域创业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加大社会建设工作力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社会治理、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
加强城市生态绿廊(带)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加快制定和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细胞”工程建设。
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实现4G网络全覆盖。推进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智能化建设。加快综合交通、物流、工农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物联网研发和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品质+幸福
让群众不断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正是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探索和实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立意所在。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尔木市重点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党支部书记祝举年介绍,此前,许多村民一直居住在原河西农场的土坯房里,部分房屋已成危房,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筹措资金,再加上百企联百村带来的实惠,村民基本上都搬入了新房。
新乐村的村民王登业说,政府向每户补贴3.1万元的建房款,每户村民需自筹3万元至5万元就可以住进新房。新房开建时,王登业根据自家的情况,登记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交了3.2万元。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正是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记者在郭勒木德镇看到,政府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污水处理站及排水管网,中心区域道路、给水管网、农牧民安置点印象小区等项目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栋栋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新房屋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檐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整洁的村容、宜居的环境,使得这里呈现出一片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景象。
城市的内涵:教育+文明
新型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教育和文明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
近年来,格尔木先后投资完成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布局。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已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各中小学校按照“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同时,格尔木市各个单位还时不时组织道德讲堂、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引导大家牢记历史、尊重传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既有传统文化的滋养,也有现代文明的时尚。格尔木以“文明格尔木”为总抓手,分类施教:对党政机关人员,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对企业经营人员,强化“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教育;对市民,实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对青少年,加强“荣辱观”和“感恩”教育;对一线服务人员和窗口单位人员,树立“文明行业”和争创“文明窗口”教育。宣传部门还通过宣传廉福章、尕布龙、陈永洁等先进典型,营造崇德向善氛围。
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多彩。在格尔木体育场,歌声嘹亮,舞姿翩跹。许多市民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唱歌跳舞,绘画弹琴……
放眼山水秀,极目尽朝晖。格尔木,正向着既定的目标阔步前行,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正在昆仑山下崛起……(陈万宏 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