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发展 海东篇:疏通海东大地上的“水动脉”
“像这样的土地,我们村一共有3000多亩,以前种小麦时完全靠天吃饭,6月到10月不见一滴水,全村3282人每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多下几场雨,能有一个好收成。自从水利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村所有的耕地全部实现灌溉。现在我们全部改种玉米,你看看这长势多好!”
顺着村支书苏尕大五的手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谷穗饱满,丰收在望。这样的情景让这个为了水操了一辈子心的老支书喜上眉梢。“按照一亩地平均产量1500斤来计算,一亩地算下来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另外我们还可以种些蔬菜,现在的日子啊就有盼头了!”
这个让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甘都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以巨大改变的项目就是公伯峡北干渠5号隧洞。这段1858米的水渠,为包括甘都村在内的9个村庄注入了新的希望。“以前我总跟村民们说,我们守着黄河水却吃不到黄河水,短短几公里的距离,却难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灌溉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利用水资源。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第一个农民用水协会,自协会1月份成立以来,目前已经有78个成员。我们的目的就是方便联合群众,协调用水,统一安排,避免村民因用水而产生矛盾纠纷。”协会会长沈彦真告诉本报采访组。
水渠究竟能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多少收益?一个灌溉工程的实施究竟能改变多少人的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令人振奋的。仅化隆县而言,李家峡、公伯峡灌区北干渠涉及化隆县牙什尕、群科、甘都镇和李家峡、公伯峡管委3个镇及2个管委会78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近10万人,灌溉面积10万亩,亩产提高后的收益近5000万元。如果在灌区发展特色林果业,年产值将达6600万元。
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社会效益也摆在了我们眼前。
在乐都区,水利工程也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在洪水镇下沈家村,本报采访组看到这条今年4月份就已经修好的渡槽支架上还保留着当日不少村民一同庆祝时绑上的红布。提起当日的场面,很多村民还记忆犹新。“上个水渠差不多是几十年前修建的,年久失修不能继续用了。今年3月份政府领导听说这条水渠坏了,就立即派人前来维修,200米的渡槽,差不多40天就修好了。现在我们村里360亩耕地和80个温棚的灌溉问题全部解决了。完工那天,我们一个村的人都来放鞭炮庆祝,这对于我们就是天大的喜事啊!”
在高庙镇西村,村支书余武邦听到记者询问水渠的问题一下就来了精神。“我们村共有600多户人家,全村2300多人一共有1200多亩地,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早些年间,我们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叫‘一浇水背着塑料捆’,说的就是因为缺水老百姓在地里浇水时因为缺水都得铺着一层塑料。随着水渠的逐渐修建,沟岔里都有水,现在全村的条件都有所好转,粮食的产量跟以前相比,提高了一倍多。灌溉问题解决后,除了种植小麦,我们还套种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粮食产量增加了,我们投入的劳动力却少了,村里可以有更多的劳动力输出,收入增加的也更多了。”
而在洪水镇下街村,今年三月份因为水渠地基突然垮塌,全村的老百姓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当时正值春季播种,耽误一天就是少了一些收入。但让人欣慰的是,不到15天水渠地基就抢修完成,全村500多亩地的灌溉问题在节骨眼上得以解决,同时原来的钢管也换成了U型槽,既结实耐用,又方便清扫。
根据乐都区“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全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扩大耕地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以上。今年,乐都区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民营渠道的维修改造,涉及12个乡镇63个村。
同样,水利工程的实施也让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农民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位于民和县城以南约89公里的黄河河谷盆地积石峡水电站下游的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在完成后,能改善灌溉面积5.67万亩。“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有个好收成,没有水,就是种金子也种不出来。灌溉的条件改善了,就是给我们送实惠,就是改变我们的生活面貌,这样的工程我们当然支持。”当地的村民告诉本报采访组。
青海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在水,发展的潜力也在水。近年来,海东水利部门紧紧围绕水利工作发展重点,牢固树立“大水利”的理念,抓住国家和我省财力增长、建设能力显著提高的历史机遇,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用水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工建设和计划建设一批关系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72座,涝池207座,总库容为1.02亿立方米;抽水泵站366座;规模以上机电井170眼;渠道382条,工程控制灌溉面积80.46万亩,实灌面积75.46万亩……(“走基层看发展”采访组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