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加大生态保护 助力申遗工作

20.09.2016  04:35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 孔令磊 摄影报道)近日,记者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为迎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来青实地评估考察,以及明年申请世界自然遗产,该局今年继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为申遗成功助力。

  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长江源园区核心区域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我国目前建立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境内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野生物种。保护区水资源丰富,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轻,是目前国内保持原始状态最完整的区域。

  据了解,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1个关键区域之一,藏羚羊是可可西里区域野生动物的代表种和优势种,从数量到分布区域都明显大于其它物种。今年来,可可西里管理局重点开展了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进入保护区的一切违法行为。每年完成大规模巡山不少于12次、巡线巡护400余次。每年及早安排部署藏羚羊产仔以及回迁保驾护航工作,在大批藏羚羊陆续经过辖区时开展巡逻。

图为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今年救助的两只藏原羚

  “我们除了每天的巡线巡护工作外,还积极参与救助野生动物,今年救助了4只藏羚羊和2只藏原羚。”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站员袁广明说。记者了解到每年7月份藏羚羊在可可西里的核心区产仔,到了8月初藏羚羊就会迁徙,救助的这4只藏羚羊就是在迁徙的过程中和母羊走散的。此外,袁广明还介绍说,目前保护站的救助力度比较单薄,每年都会招募公益志愿者,近年来,很多爱心企业也自发筹资帮助保护站一起救助野生动物。

  经过全局工作人员的努力,可可西里盗猎藏羚羊案件逐年下降,2006年以后这里再没有听到盗猎枪声,使藏羚羊种群得到了拯救和稳定恢复。据监测统计,可可西里保护区境内及周边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已接近或达到6万多只,较盗猎活动最为猖獗的上世纪90年代末不足2万只增加了4万多只。仅2013年,在卓乃湖畔产仔的母藏羚羊种群数量达到3.5万多只。现如今,可可西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平静而悠闲地繁衍生息,青藏公路沿线随时都可以看到藏羚羊及其他野生动物采食、嬉戏、活动的场景,成为了青藏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可可西里不冻泉保护站

  同时,可可西里各保护站全面掌握藏羚羊产仔期间各项动态情况,对产仔、回迁数量、时间及相关细节做好详细的监测和统计,并做好冰川、冻土等固体水源的保护,利用公益林、湿地等保护项目,做好境内灌木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湿地监测、水患监测等项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据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噶玛才旦介绍,可可西里申遗的最大优势就是整个区域保持原始的自然状态,有着完整的生态环境,另外它也是藏羚羊的栖息地和野牦牛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10月份,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将实地对可可西里进行评估考察,我们四个保护站在加大管护能力的同时也在进行环境教育,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可可西里人一代代前赴后继,就是为了守护好这一片净土,同时今年我们也要为可可西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做强有力的保障。”噶玛才旦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