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谈谈“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
叶小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无神论不等于“无精神论”。没有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不怕鬼不等于不需要心存敬畏。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精神信仰。
-------------------------------------------------------------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信仰
问:信仰,一个抽象、宏大的概念,和实际生活有什么关联?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信仰?
答:《论语》里有一段“子贡问政”。子贡请孔子说3个最重要的东西。孔子的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之”,先去掉哪个?孔子说:“去兵。”子贡说还必须去掉一个。孔子回答:“去食。”可人若不食,怎么活?那就等于“去死”啊。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孔子看来,信仰、信誉、信念是最重要的。国家可以不搞军备,人民可以忍饥挨饿,但不能把信仰丢掉。
“民无信而不立”,今天还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分量。在信仰的荒漠上,立不起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现代化则要靠全民族的坚实信仰来支撑和推动。
如何看待宗教信仰者的信仰
问:但具体谈到重塑、重建信仰,我们费了那么多劲,似乎总不如宗教信仰者的信仰,来得执著和持久。
答:宗教信仰的确也是一种执著的精神追求。但宗教压抑人们追逐现实利益的欲望,又致力于通过虚幻的期望和许诺,把现实的欲望移到未来去兑现,把个体的欲望与群体的追求结合起来,引导一些虔诚的信徒去为之孜孜以求甚至献身。
我们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尊重和保护个人追求正当利益、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启动利益机制的杠杆。如果说在“禁欲”的前提下把个人的愿望与群体的目标相结合,激励个人为群体的目标献身相对比较容易,那么在鼓励追求现实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这种结合就颇为困难。我们既要强调无私奉献,又要实现按劳取酬;既要尊重和维护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又要求超越个人利益,以局部利益服从全民族的整体利益。
在现实的金钱诱惑面前,我们如何才能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个人的目标与社会前进的目标吻合在一起,把个人的作用和群众的力量汇流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在献身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追求民族振兴中实现个人的幸福?我们又如何才能在贯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权利,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既纠正过去的“左”的偏差,又与个人至上的右的倾向划清界限?
这些问题,如果我们避而不答或者答而不准、答而不透,不能令人信服,就只好听任宗教挤上前来,展示它的似是而非的答案。以至于在一些人看来,除了宗教信仰,我们似乎就没有能信仰的东西了。
为追求虚幻的目标,实现精神的满足是比较容易的;为追求实在的目标而注入精神的动力却颇为困难。虚幻的目标正因为其虚幻反不易幻灭;实在的目标却因种种原因难以兑现而常令人失望。宗教在做着容易的事,却经过了顽强、持续的努力,把容易的事当作困难的事去做;我们在做着困难的事,却或因重视不够(“一手软、一手硬”),或因认识不清(急于求成),或因功夫不深(时断时续、此长彼消),实际上把困难的事当作容易的事去做。问题就出在这里,危险也正在这里!
我们所说的信仰,与宗教信仰有何区别
问:那么,我们所说的信仰,与宗教信仰有何区别?
答:信仰不能和宗教画等号,没有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将“信仰”解释为:“在没有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精神领域都存在信仰。人类信仰是多元的,除了宗教信仰,还有科学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乃至生活信仰,等等。比如科学信仰,它就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执著。
问: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究竟有什么异同?
答:打个比方来说:科学是个“,”,它依循着客观规律的逻辑,始终在不断推进,永无止境;哲学是个“?”,它不断地追问事物的本源,永在求索;而宗教则是个“!”,它不告诉你“为什么”,就告诉你“是什么”,强调的是“信”,是“信则灵”。
而科学信仰是“,”加上“?”:科学信仰除了笃信科学的力量,还需要哲学一起来论证。譬如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信仰,但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需要依靠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演进,而修正、完善、丰富我们的认识。而宗教信仰则是“!”加“?”,因为宗教信仰虽然也需要哲学来论证,但那是一套宗教神学——一套精致繁琐的唯心主义哲学。列宁说过,那不过是精致的不结果实的花朵。
问:那么精神信仰、科学信仰、宗教信仰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精神信仰介于科学信仰、宗教信仰之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把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的长处结合起来的信仰。也就是说:精神信仰等于“,+?+!”,总体上还是属于“在没有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但精神信仰可以是科学的信仰,它要朝着理想前景前进;又是要不断通过哲学思考进行论证和不断通过实践来证实的信仰。实践需要过程,哲学思考也可能难以一步到位,但由于它的基本方向是科学的,这种情况会在实践的进程中不断改进,对其理智的认识会在实践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一时的“没有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绝不是否认长远的科学信仰的理由。
无神论不等于“无精神论”。没有宗教信仰不等于没有信仰。不怕鬼不等于不需要心存敬畏。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精神信仰。
重塑信仰,不是回到狭隘的宗教信仰
问:今天我们说重塑信仰,不是指回到狭隘的宗教信仰,而是重塑广义上的精神信仰。在全民族的先进分子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同时,如何寻找到全民族的、契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价值观、世界观,才能不让信仰成为空谈呢?
答:贯穿个人、家庭、种族、社会的基本价值冲突,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公”与“私”的矛盾。
“公”与“私”的矛盾,可分成8种状况: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善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假公济私是痞人,以公肥私是坏人,徇私枉法是罪人。我们讲信仰,就是要向往圣人,学习贤人,提倡善人,提升常人;另一方面,当然也要教育小人,揭露痞人,改造坏人,惩治罪人。
问: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常人,作为一个常人应该怎么追求信仰?
答:当然是做“常事”,说“常理”。做“常事”,就是勤勉做事,平实做人;说“常理”,就是奉行的价值观不宜要求过高,只能“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把崇高的信仰和每个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把集体主义和个人追求对接起来,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起来。
问:那么,为什么共产党人必须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答: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敬畏,是对揭示这种规律的客观真理的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执着于个别结论,而是遵循基本原理;并不死守已有成果,而是勇于不断探索。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这是历史的接力,也是信念的传递。今天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正是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今天的努力才有目标和方向,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和价值。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类不能因为现在的道路蜿蜒崎岖,终极目标尚属远景,就不允许向往“大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虽然中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席地而来,浩浩荡荡,正坚定地向着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迈进。
太阳,必然从东方升起。我们虽远离太阳,已经沐浴着它的光芒,万物靠它发育生长。不能因太阳离我们远,就无视太阳、亵渎太阳、嘲笑太阳。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