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雪桑保:子承父业的“好曼巴”
青海新闻网讯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29年?出生于藏医世家的叶雪桑保,接过父亲的衣钵走家串户,当了整整29年的村医。他每一步出诊的足迹,都凝结着岁月的峥嵘。29年来,虽然华发早生、容颜早衰,但他的心依旧火热。他普通而又平凡,他渺小而又无言,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悬壶济世”一词的真正含义。叶雪桑保,你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救的是情啊!
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叶雪桑保,家族中六代都是医生,是村上人尽皆知的藏医世家。29年来,他扎根农村,默默奉献,为群众医疗保健事业呕心沥血,替村民行医看病不辞劳苦,是一位广受当地群众好评和爱戴的好村医。他个人多次获得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预防医生”“结核病防治监督先进个人”等各项荣誉。
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寒,叶雪桑保上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在家。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内心深处早早就种下一粒救死扶伤、看病行医的种子。
1986年,叶雪桑保向村里申请到共和县人民医院“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从培训班结业回乡后,便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当时流行麻疹,给从医不久的他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为控制疾病传播,他在防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带着预防药,提着热水瓶,沿着崎岖的乡村小道,不分昼夜地为全村180多户村民挨家挨户送去预防药。对易感人群,他坚持“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吃了才走”。几个月后,上合乐寺村基本控制了麻疹疫情,所有的患者都完全康复。
预防保健,少不了打预防针,这可是一件苦差事。由于疫苗需要冷藏,必须尽快注射,在村里还没有成立卫生室的那些年,每当疫苗一到,他就背起装着冰块的保温箱挨家挨户,为适龄儿童注射疫苗。为不贻误接种时机,他经常晚上十一二点还在为小孩接种奔忙。对患有疾病或外出的儿童都一一登记下来,等下次补种,决不漏掉一个娃娃。
为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叶雪桑保在做好预防保健基础工作的同时,往往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2003年“非典”期间,他密切关注从疫区返乡人员的身体状况,发现高热病人,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家中,详细检查,并观察病情,可疑病例立即上报。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睡觉时放在枕边,一有疫情电话马上出诊,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
29年来,他接种的儿童没有发生过预防接种引发的不良后果,村里没有发现新增的肺结核病人,没有发现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小儿麻痹症、流脑等传染病。
叶雪桑保当乡村医生29年,负责全村980多人的医疗保健工作,每年出诊上千次,治疗的病人难以计数,凭他的医技和人气,在当地应该说是一个富裕户。
然而,实际生活中的叶雪桑保家庭并不宽裕,衣着也显得有些“老土”。脚上经常穿着十多元一双的运动鞋,用他的话说是“走起路来舒适”,用他女儿的话是“舍不得买”。
叶雪桑保舍不得为自己、为家人花钱,却舍得为病人贴钱。他经常说:“医生要讲医德,行医即是行善。如果你治好病人的病而拿走了病人维持生活的费用,那你的治疗就失去了意义。”
今天,在叶雪桑保的卫生室里,各种荣誉证书装了满满一箱子。每逢别人提到这些,他总是谦虚地说:“把群众的病医好,是我的本职工作,病人的康复和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