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中增效:和衷共济走向共享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系列述评之五:深化警务合作机制篇
在合作中增效:和衷共济走向共享共赢
2017 年6月5日至25日,10名中国警员分成4组,分别在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4座城市与意大利警员联合巡逻,协助意警方处理与旅意中国游客、华人、华侨安全有关的问题;两个月前,北京八达岭长城上,中国与意大利警员联合巡逻的身影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2016 年,杭州警方建成的全国领先的合成作战中心,基于大数据运用进行实时监控、研判、指挥、联动,通过多警种合作、全手段应用、全局性服务,在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中大显身手。
这是一个全球化、互联化的世界;这是一个信息化、动态化的时代。
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2个10年,合作合成、聚合融合,已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成为这个时代独特的色彩。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只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才能抢占先机。
在融合中谋求发展,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强调,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坚持整合资源、合成作战,突出重点、因国施策,完善对外合作战略布局,开拓创新,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不断提升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要提升动态环境下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推动警务合作向部门合作、社会合作和国际合作延伸,着力形成打击防范犯罪的整体合力。”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多次强调。
以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护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维护中国公民和机构海外安全利益,为构建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积极顺应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以合成作战体系建设推动警务机制变革,加速聚合形成公安机关的新质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勇立时代潮头,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警务合作的征程中,步履铿锵,硕果累累。
求共赢——
以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服务大国外交战略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外交理念清晰而坚定,“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对标看齐,与国家战略同步;同频共振,与大国外交同行。
近年来,中美网络安全执法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新亮点。
2015 年12月,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达成的重要共识,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代表中国与美方达成了《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指导原则》。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第二次、第三次联合对话相继在北京、华盛顿举行,双方就推进打击网络犯罪、网络安全合作、完善热线联络机制、网络反恐合作、情报信息共享等达成广泛共识。
2017 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次会晤。双方明确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四个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中美执法安全合作已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对话机制、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务实合作水平——执法安全合作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在合作中共赢,在合作中前进。
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深刻变化,区域安全威胁挑战愈发复杂。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成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题中应有之义。
“安全促发展”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一场场对话、一个个机制让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的轮廓愈加清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积极推进双多边执法合作过程中,我国公安机关高度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执法合作体系的形象愈发鲜明。
一幅幅国际执法的“合作画卷”徐徐展开——
目前,我国警方已与1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务实高效的合作关系;搭建了129个双多边合作机制和96条联络热线;同70余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签署各类合作文件400余份;向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德国等33个国家40个驻外使领馆派驻警务联络官68名。一组组数字见证着国际执法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向联合国9个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先后派遣维和警察2609人次,现仍有161名维和警察在联合国总部和4个任务区执行任务;组建2支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其中1支警队通过甄选验收,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首支具备快速部署能力的常备维和警察力量。一支支维和警队夯实着世界和平的力量,更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警务理念和技术,同时我国的警务理念和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欢迎。目前,我国已邀请相关国家一万多名执法官员来华研修,并派遣数千名警官赴外培训。一次次交流学习增强了各国执法互信,共同提高了执法能力。
战略布局,高瞻远瞩。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大格局”轮廓清晰。
一道道打击跨国犯罪的“铜墙铁壁”巍然屹立——
在一系列协议、机制的基础上,中国警方与国际同行携手,开展了一次次专项行动,将合作协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打防犯罪成果。
先后开展中吉“边防联合决心-2013”、中俄“东方-2014”、“中亚-反恐-2015”、中蒙“雄鹰-2015”、“中塔特警-2015”、中吉“天山-3号2017”等一系列联合反恐演练。
在连续4年开展的“猎狐行动”中,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我国警方共从8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遣返外逃犯罪嫌疑人2730名;与马来西亚、韩国、越南等国建立联合追逃新模式,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实现引渡合作突破。
我国与东南亚、非洲、欧洲的10余个国家深入开展打击电信诈骗合作,捣毁窝点上百个,抓获遣返犯罪嫌疑人近5000人。
2016 年,中老缅泰柬越六国“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第二阶段行动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近70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万名,缴获各类毒品近13吨、易制毒化学品近60吨。
捍卫利益,正气凛然。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正能量”落地有声。
一串串维护海外安全利益的“合作舞步”闪亮国际舞台——
2012 年以来,公安部先后派出工作组40余个,足迹遍布阿根廷、巴西、南非、安哥拉、俄罗斯等5大洲20余个国家,配合当地警方打掉针对华人实施侵害的犯罪团伙数十个,追缴赃款上千万元。
我国与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30余个国家深入合作打击有组织非法移民活动,打掉“蛇头”组织100余个,抓获中外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有力地维护了出入境人员的合法权益。
驻外警务联络官积极加强和驻在国沟通联系,不断探索保护境外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合作新模式。
驻阿根廷警务联络官推动当地执法部门建章立制并成立专班,仅2015年就处置侨胞反映故意杀人、绑架、纵火、敲诈勒索等报警184起。
在南非,我警务联络官团结当地主要侨社,成立华人警民中心。华人华侨遇到问题时可以报给警民中心,再由中心与当地警察沟通协调解决。目前南非已建立9个警民中心,并推广到莱索托、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家。
2015 年1月,一场历时7天的海外解救行动画上圆满句号。获救的中国商人与家属专程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向警务联络官赠送了一面写着“为侨胞排忧解难为祖国扬威增光”的锦旗。
2016 年5月以来,中国和意大利警方已开展了三次联合警务巡逻,影响深远。
与阿联酋、法国等国家实现驾驶证互认换领,提升我国驾驶证国际认知认可度,方便中国公民出境驾车出行。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大手笔”层层铺展。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融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大局,国际执法合作向前发展。
谋共享——
大数据合成作战引领警务机制革新
信息化、跨域化、组织化、隐蔽化、智能化,违法犯罪特征不断更新;
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拐卖人口、贩毒洗钱、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形态层出不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打造现代“合成警务”新模式,变“单一警种各自为战”为“多警种合成作战”成为各地警方的理性选择。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多次要求,要切实打好整体战、合成战、信息战,做到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
向合成作战要战斗力。如今,发端于本世纪初、探索实践10年后的合成作战机制,在全国公安机关演绎得风生水起。
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大数据等信息化科技手段的不断成熟,为合成作战的枝繁叶茂发挥了催化剂作用。
“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2015年6月,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上,公安部党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体现出独具慧眼的战略眼光。
远程信息追溯技术、多维数据画像和智能布防查控技术、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电子热力图和数据预警疏导模型……2016年5月,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政法干部学习讲座上,公安机关运用大数据开展合成作战,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探索和成效,让通过视频收看讲座的全国政法干警耳目一新。
一幅幅生动画面、一张张清晰示图、一个个典型案例,真实形象地展示了公安工作与大数据结合之后显现出来的强大威力,令人信服、赞叹。
以大数据助推合成作战,向大数据要智慧、要警力、要战斗力。
这是一场突破数据壁垒的全新革命——
几年前不同公安警种、不同社会部门之间林立的数据壁垒,因为强化整合共享的理念,及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消弭。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基于新科技成果的合成作战信息系统在各地迅速建成并投入应用。
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数据烟囱和信息壁垒被打破,全域信息数据依法依规使用。一场基于大数据的合成作战风暴在广大公安民警中迸发。
这是一场实现警务资源合理配置的全新革命——
合成作战的核心是最大限度整合警种资源。大数据的共享利用,突破了警种、区域界限,实现了布警精准化、派警立体化,让警务力量集中、警务运转一体化、作战资源和成果最大化成为可能。
面向全警,服务实战。数据资源整体使用、多警种合成侦查的常态工作机制成为现实。一个个基于大数据的合成作战新战法新技法,赋予当代中国警察打击犯罪崭新利器。
这是一场警务机构和警务运行机制的全新革命——
大数据不仅彻底改变了每个民警的工作和思维模式,还从根本上打破了警种部门的界限,倒逼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全面铺开。
确定合成作战流程、建设合成作战平台、设立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实现警务机构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警务机构的合成和大部制的探索在公安一线从理念变成现实。
配套建立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战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动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机制,基于大数据合成作战的现代警务机制落地生根,合成作战的外延不断延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纵深发展。
科技推陈,穿越时空,凝聚力量;
机制出新,改变历史,昭示未来。
这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引领的警务革命,是在不完全打破警种特色情况下倒逼警务合成,避免了为合成而单纯把人和机构合并,是紧紧围绕社会治安和犯罪趋势的规律,在智慧警务驱使下的一场全新革命。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基于大数据的合成作战有力促进了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提档升级,必将引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向更高层次迈进。
抓共建——
以区域警务协同实现警务资源优化配置
“协同发展、共建共享、优势互补、联动防控、一体运行”。2016年1月签署的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为三地警务合作格局指明了方向。
合作就是资源,合作就是战斗力。
在覆盖全国的七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基础上,5年来,宏观区域警务合作思路带动着微观区域警务合作模式诞生、深化。
环首都与西北地区“7+7”警务合作机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川渝黔公安边检警务合作机制、武陵山区域消防警务合作机制、海南县际区域警务合作网络全覆盖……各地纷纷建立省际、市际、县际和派出所之间的区域警务机制。
机遇前所未有,成就前所未有。
重大活动安保、联勤指挥处置、跨地区案件侦破、治安问题联合整治、突发事件互援共处……警务合作机制建设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以往区域间、省际警务合作多数是个案且主要依靠上级公安机关协调的状况,将警务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了由个案合作到信息资源共享、反恐处突工作联动、重大治安问题整治、严重刑事犯罪打击、理论研究成果交流等全方位合作的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加强区域警务合作,不仅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动态社会环境、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必然选择。
执着奋斗,久久为功。
“这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警务资源共享,既能有效、便利、快捷地传递信息,又能实现分工合作、高效协调、优势互补、互援共助,最大限度地消除地区间、警种间、部门间的壁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永忠教授说。
一地立案、各地协作,联合行动、全面侦办。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建立后,各地围绕打击区域性犯罪加强合作,建立主侦单位牵头、相关地方密切配合的侦办模式,不断健全完善跨区域联勤指挥机制,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共享、提高预警预防能力,有效提高了犯罪打防控能力。
时至今日,合作深得民心、警心。
推进跨国、跨警种部门、跨区域的警务合作,有效整合了国内国际各方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了警务合作机制的作用,形成了整体作战合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以合作为标志的现代警务机制的创新和发展,丰富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为我国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努力拼搏、奋发向前。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警务合作力量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