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向 谱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我省各民主党派工作综述
省委省政府的6个制度性文件,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专题调研等工作作出了明确制度规定;三江源生态保护、青海湖湿地保护、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等一大批意见建议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这一个个实例和一串串数字,反映了近年来我省谱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的璀璨历程。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以“同心”思想为引领,着眼多党合作事业的巩固和发展,紧紧围绕青海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为大力推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5年以来,中共青海省委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各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我省民主党派工作的形势越来越好,民主党派工作呈现出振奋活跃、富有成效的良好局面。
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多党合作规范有序。2005年至今,省委、省政府下发了6个制度性文件,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专题调研、对口联系和特约人员工作作出明确制度规定。
在政治协商方面,省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民主党派知情渠道进一步畅通;在参政议政方面,建立了“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民主党派调研成果得到采纳和落实,参政议政工作规范高效。
实践表明,近年来,各民主党派省委负责人应邀参加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47次,内容涉及我省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的研究和制定,重要工作的研讨和部署,重要人事的协商和安排,以及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尤其是在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形成等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省委积极参与,坦诚进言,所提意见、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服务新青海建设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省委努力探索服务新青海的新内容、新途径、新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各民主党派横向互动、上下联动,通过全国政协、全国人大提案建议,通过民主党派中央“直通车”制度,使三江源生态保护、青海湖湿地保护、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黄河谷地保护性综合开发等一大批意见建议得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我省“三区”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及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革青海省委发起成立青海省汇爱基金会,募集善款1035万元,从商务部争取资金350万元,用于青海农村信息化建设;民盟青海省委积极打造“黄丝带”帮教活动品牌,围绕城乡教育公平,深化“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内涵;民建青海省委打造“温暖之旅”品牌活动,推进“思源移民班”计划,争取“思源救护行”项目,有力促进了新青海建设;农工党青海省委探索我省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新形式和浅脑山地区产业扶贫新途径,大力实施“同心”品牌工程建设;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做强“九互合作”品牌,开展“同心”帮扶工程……
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先后引进资金和项目210亿元,筹措捐资助学资金2000余万元,修建18所学校,引进医疗用品及药品价值达4300万元,投入各种扶贫帮困资金近800万元。各民主党派还通过开展智力帮扶、职业培训、科技支农等社会服务活动,有力促进了新青海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自身建设踏上新台阶
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取得了新成绩,通过配强配齐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和秘书长,推进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开展“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勤学习、重事业、强素质、树形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推进民主党派思想建设。
培养了一批热心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代表人士。各级党委按照“三强一好”标准,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训教育,代表人士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民革青海省委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思想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省在册民革党员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4.5%,中高级知识分子占51%,60人任各级政协委员。民盟青海省委在民盟中央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连续两年荣获参政议政工作优秀成果奖。民建青海省委选送48名骨干会员参加了民建中央和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通过会内、会外不同工作岗位培养和锻炼骨干会员。农工党党员在2014年共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2部,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九三学社青海省委现有社员1457人,中、高级职称占98.1%,博士33人,硕士171人。(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