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纪实
将历史的记忆翻转到2012年,有件大事令人难忘。这年11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集中力量,精准发力,采用超常规扶贫手段,投资42亿多元,三年内全方位改变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贫困落后面貌。”
从此,一场打破噩梦、扶贫攻坚的战役在同德县打响。至今,阳光满地果满园,同德县特殊类型扶贫取得了骄人业绩。
打破贫困噩梦的扶贫攻坚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不敢相信同德县农牧民的贫困程度之深:2012年以前,全县5个乡镇30个村部分地区不通水,有2.3万人44.3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无房户1227户、无畜户2901户,4630户不通电,一半牧户看不到卫星电视。再加上草场退化、鼠害猖獗,全县农牧民历年拖欠的贷款本息累计2.66亿元,平均每户达2.27万元,平均到人也有5284元。
有人说,同德之所以列入特殊类型扶贫攻坚,其“特”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特”在环境恶劣,基础薄弱,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特”在农牧产业几乎为零,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人均收入离全省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特”在贫困面广、人多、程度深,75%农牧民处在贫困线以下,居全省之首;
“特”在农牧民靠贷款生活,平均每户背负2万多元贷款,生活举步维艰;
“特”在疾病流行、残疾人口众多,因病返贫现象极为普遍。
“基础设施差,因病返贫率高,迫使农牧民的生活走了一条年年贷款只还息,无力偿还债高筑的恶性循环之路。”县扶贫局局长华泽加说:“自《规划》启动,县委、县政府将解决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到首位,两年间将全县农牧民住房全部翻新了一遍。”
自《规划》启动到今天的两年时间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笔笔巨大资金投入,一条条优厚政策落实,创新的扶贫机制实施……党的阳光普照着贫穷落后的每个角落,撼动着久积贫困的同德大地。
如今,基础设施更新、住房全部翻新,医疗机构入村、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两年间,全县贫困人口从3.69万下降到7935人,“力争三年内使全县3.69万农牧民实现基本脱贫”的目标已近在咫尺。
全新的扶贫开发大格局,不但促进了同德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为青海探索出了一条藏区扶贫攻坚的新路子、新方法、新举措。
阳光照耀下的城镇乡村
2014年12月初,距县城20公里的北巴滩上,一处草原新村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
——紧邻公路整齐划一的藏家小院,宽敞的文化广场,两层的村委会办公楼,门类齐全的健身器械,还有,篮球场上嬉戏打闹的孩子。
———硬化路、太阳能路灯、统一的大门围墙,还有家家户户的太阳能热水器、窗明几净的住房。
“这是瓜什则村定居点,2013年整合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和异地搬迁项目,统建成60平方米的房子、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将160户无畜少畜户,从30公里外的山区搬到这里发展。”华泽加高兴地介绍说。
村子特别寂静。在村口小卖部,通过翻译,记者与女主人攀谈起来。女主人叫才多玛,全家里6口人,以前在山里住着“土担梁”,养一头黄牛。家中靠丈夫打工和挖虫草,收入极其微薄。为生计年年贷款过活,目前还背负着4万多元贷款。
“现在好了,我们村搬到县城边上,每家自筹1.9万元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新房子,全村劳动力都去县城打工了,能干的每月能有三四千元收入。别看才多玛开一个小店,每月收入六七百元,彻底告别了‘饱一顿,饿一冬’的生活。”村民贡青南加补充道。
集聚民族特色的新城区开发,可谓建县历史上一大创举。新城区与旧城隔河相望,分为生态家园、商业中心、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四个功能区。配套有学校、幼儿园、医院、燃气、物流服务由心和污水处理厂等公共基础设施。最具特点是在建设中融入了扶贫开发因素,新建集贸市场和开发部分商住楼作为商铺,通过租赁或自主创业,安置1600多户贫困户从事商贸、餐饮,来加快脱贫步伐。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两年来,全县在5个乡镇21个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在24个村实施异地搬迁项目;培训农牧民1.4万多人次;43个村新通硬化路,247个自然村通路,解决1.12万人安全饮水和19万头只牲畜饮水;有262个自然村通电,有239个自然村看上电视,有41个自然村用上电话。
两年来,全县这农牧民新建钢筋混凝土或砖木结构住房6397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500户。行政村有卫生室和合格村医的达到了73个村。总投资6100多万元、设施齐备的县人民医院,预计2015年7月完工,届时将辐射解决周边10多万农牧民就医。
“输血”“造血”后的产业园区
尕巴松多镇贡麻村是一个有着传统榨油历史的村子,村民最大愿望是建一座现代化榨油厂增加收入。县有关部门根据群众意愿将邻近各村的产业整合,建起1400亩的巴塘扶贫产业园,填补了同德县扶贫产业发展空白。
“贡麻村油菜籽加工厂、尕巴松多镇草业公司、科日干村石雕加工厂和瓜什则村有机肥料加工厂坐落园区,作为几个村脱贫致富的后续发展产业。现在厂房及生产设备全部就位,预计2015年4月开工。目前最大困难还是缺技术人员,希望冬闲时政府能够给予这方面的培训。”贡麻村娘加先对华泽加说。
华泽加一边应允,一边给记者介绍:“园区投产后,以目前村民的技术水平难以经营。征得群众意见后,县上决定让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先把生产搞起来,并安排村里17名大学生到各个关键岗位锻炼学习,等有能力经营时再让村民经营。”
从“输血”到“造血”,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是促进发展的关键,让农牧民彻底摆脱贫困,持续增收致富的一条捷径。巴塘扶贫产业园区让农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成尕巴松多镇3506户无畜、少畜户,14714人通过产业园转产就业,户均将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全县共规划了涉及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43项建设工程。新建的县扶贫产业园,目前已引进8家企业,将建成畜产品、矿泉水、粉条、藏式木雕加工企业和獭兔养殖场,可直接增加1200人就业、带动5个乡镇农牧民增收。
“依托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平台,全县建成有机牦牛繁育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和草产业示范园‘三大示范园’”县农牧局局长曾太加介绍,同时重点打造出了绵羊育肥、农区特色养殖、温棚(露天)蔬菜种植、城郊奶牛养殖、良种作物种植、优质蚕豆种植、饲草料种植等“八大种养区”。
目前,有机牦牛繁育示范园已向社会提供合格的良种牦牛种畜2100头,实现销售总收入630万元。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种植示范温棚36个,预计单棚年产值达1.6万元以上。草产业示范园集生产、加工、贮备、销售为一体,年产草产品3万吨。这些园区将形成稳固的增收产业,为农牧民脱贫增收奠定基础。
干部群众眼中的自信希望
两年时间,大量扶贫资金的注入,使同德县的城乡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采访中让记者感受最深的还是干部群众眼中透出的自信、希望。
走进县城,街道没有了记忆中的杂乱,一座新建的大桥连通了新旧城区。“如果没有特殊类型三年扶贫规划,按照全县的财政收入,所有人不吃不喝4年才能修建好这座桥。”随行的宣传部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2014年4月示范基地通过有机认证,种牛比市场上其他品种贵二三百块钱,再加上党和政府的政策优惠,牧民群众入股基地的积极性很高,明年两个乡镇的农牧民将全部加入到基地。”在同德县有机(良种)牦牛繁殖示范基地,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增巴对发展有机产业充满了自信。
“加入基地后,养一头牦牛,能顶过去两头的价钱。原来我家有牦牛90多头,羊100多只,现在我只养了60多头牛,不仅减轻草场压力,收入还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谈到身边的变化,河北乡黄河村原村支部书记仁欠才让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收入增加后,农牧民最大的变化是吃得花样多了,穿着时尚了,就是不到节庆日,也会聚在一起,唱唱跳跳,享受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不论是住进新居、将房子收拾得一尘不染的瓜什则村才多玛,还是贡麻村娘加先家里新添的摩托车、家用电器,再到县城用扶贫资金开汽车维修店,实现脱贫致富的桑结……他们内心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
他们向往的还有———《规划》完成后,同德县将在全省牧区成为第一个建成完整的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的县;成为率先进入大电网覆盖的乡镇村社户的县;成为第一个无危房户的县;成为第一个广播电视全覆盖、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功能齐全的县。届时人均收增幅高于全州农牧民收入增幅,成为全省第一个率先退出贫困县的县。
他们向往的还有———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同德人以前所未有昂扬劲头,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脱离穷根,走向环境改善、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
昔日期盼走向现实
同德县75%农牧民处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比例居全省之首。因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解决难度大,农牧民日夜期盼脱贫致富,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于2012年11月启动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这在青海的扶贫史上还是首次。
两年来,省、州、县三级在规划引领下,发展为重、民生优先、打整体战、打攻坚战,精心谋划项目、整合资金资源、强化公共服务,把打基础、办实事、谋长远放在首位。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做起,解决群众吃水、用电、行路、就医、住房等方面实际困难。抓住增收这个核心,创办了两个扶贫产业园、三个农牧业示范园区和八大种养区。采用“三分天下”战略(即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县城定居,三分之一的牧户搬迁到农业点定居,三分之一的牧户在原有草场放牧),改变了以往扶贫开发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牧民致贫因素。
同德县的贫困问题是综合性的,办好同德的事,最终要靠同德人自己。在把同德县建成特殊贫困类型扶贫攻坚创新区、生态畜牧业建设先行区、减灾避灾产业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中,全县着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能力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六大任务。贫困农牧民从“饱一顿、饿一冬”的极度贫困到住进宽敞明亮的藏式定居房,广开增收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昔日期盼正一步步走向现实。(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