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2015年高考试卷

09.06.2015  09:39

  青海新闻网讯

   语文 西宁二中(原青海湟川一分校) 刘文静

  2015年语文试卷基本题型稳定,部分题目微调,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区分度增大。在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的课改思想统领下,整套试题呈现创新性、多样性、开放性特点,与过去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同,这套试卷继续强化了课程改革以来对于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过程的关注。因此呈现以下特点:

  一、阅读题难度有所增加

  (一)现代文阅读:稳定微变,符合《考试说明》能力要求。

  选文类型并不陌生,属于课标卷自2007年以来青睐的文艺理论作品。三道小题设题角度稳定,不过第1小题在题干设计上有小变化,未限定类似往年试卷中“一、二段内容”或“核心概念”的答题区间,从而扩大了筛选信息的范围,延长了阅读答题时间,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无疑是一种考验,毕竟在第一门考试的第一大题中遇到了和平常训练不大相同的提问方式。但是此题的4个选项设计难度平易,指向鲜明,合乎大纲能力考查理解层面。

  (二)文言文阅读:稳定突变,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选文《来护儿传》属于课标卷一直采用的人物传记文体,出自《北史》,与新课标卷以往的《明史》《新旧唐书》《宋史》《晋史》选文相比,部分语言形式令学生稍感陌生,但在内容上难度基本持平。

  题型方面,除了第三题,其他两题从顺序到内容,变化都比较大。第一题保留了去年开始考查的断句题型,删去了之前一直考查的文言实词释义题,第二题完全换成了新题型,即文化常识题,涉及“古人名、字、号各种称谓”“谥号”“嗣位”“阙”4个要点,考查学生平日积累。可见,在课改理念影响下的高考正在发挥着指挥棒作用,侧重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在能力层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题:稳定不变,题目趋向规律化。

  诗歌鉴赏选取晚唐五代诗人韩偓的七言律诗《残春旅舍》,语言通俗,注释详尽,情感易懂,较去年的比较诗歌题,阅读量减少,两道主观题分别考查手法和情感,属于常规题型,难度不大。课内名句默写仍采用自去年开始的理解性默写,两道出自高中篇目,一道出自初中篇目,问题中暗含答案,难度较低。

  (四)大阅读选做题:稳中有变,回归课本,重视阅读本身。

  文学类文本阅读《塾师老汪》节选自当代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题目延续往年小说类文章的考查方式,在第三、四题的问题设计中凸显“传统文化”和“回归课本”两大特点,涉及同项归类的逻辑思考方式和自主对比阅读方法的引导。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将军赋采薇》摘自《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中的戴安澜将军部分,题型稳定,但是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问题设计相似,在第三问中,将人物评价和诗歌典故结合起来,并设置得分点,把诗歌鉴赏降低的难度加到了这里,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一种讯号:在语文试卷中,以时代或者文体划分的外在知识体系界限逐渐模糊化,相比之下,知识的内在联系显得格外重要,要求学生必须将阅读内化为能力,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另外,为了改变过往“小说传记选做”成“传记必做”的尴尬境地,《考试说明》中有新闻类文本阅读样题的设置,因此这道人物传记的热题出乎大部分师生的预料。

  二、语言文字运用题:采用常规题型,难度适中,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考查。

   数学 (文科) 西宁二中(原青海湟川一分校) 朱蓉

  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注重在知识交会处命题,强调知识的交叉、渗透和综合,试题灵活,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和素养,特别注重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方程思想。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试卷结构稳定

  (1)知识点分布与去年基本一致,题型相对稳定。重点考查通性通法,体现了知识、方法、能力为目的命题要求。

  (2)试题设计合理,稳中求变,突出运用,凸显能力。如选择题1-6题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考查为主,7-12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选择题的7、10等几个小题,稍有难度,第18题以统计概率为模型,是学生熟悉的知识,所用的方法很常规。

  (3)三选一试题难度适中,第20题是解析几何题,难度不大;第21题是函数与导数题,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较去年更易入手。

  (二)试题推陈出新

  整套试卷较以往数形结合考查突出,第19题是立体几何题,通过几何体的割补,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普遍感觉困难,可能在“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今年的高考数学在以往的基础之上,继续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试题紧扣考试大纲,贴近平时教学,既注重基础又注重能力,因此平时的教学要坚持三基为本,坚持能力为纲,注重通性通法的掌握。

   英语 西宁二中(原青海湟川一分校)范春玲

  2015年英语高考试卷由四大部分组成:听力(30分)、阅读(60分)、七选五(10分),英语知识应用(45分)。其中完形填空30分,语法填空15分;写作(35分),包括短文改错10分和信件写作25分两小节。听力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往年难度没有变化。

  一、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

  阅读理解包括两小节,第一节有4个阅读篇目,其中记叙文1篇,说明文2篇,应用文1篇。选材涉及贴近生活,七选五的阅读内容涉及对马拉松训练的准备。考查范围既包括对内容细节、词义句义的理解,也包括一定的逻辑推理、判断和概括能力。可以看出,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除了获取细节或事实性信息外,还关注到了逻辑推理、概括总结和辨别文体特征等能力。七选五更注重对语篇整体意义、逻辑关系和内在连贯等综合阅读能力的把握,体现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平时要多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英文文章,特别注意根据所读内容,从不同角度理解社会文化。

  二、英语知识运用主要考查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

  本部分试题中完形填空重点考查词汇运用。所设的词汇选项不拘泥于考查考生对词汇本身的理解,侧重考查考生的语篇层面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选项中形式和词性无误,只有词义差异,考生须在理解语篇意义和把握逻辑连贯的基础上,选择最得体的词义。

  语法填空题,采用语篇填空形式,文章的内容和语言都不难,侧重考查学生对语篇深层信息的理解,以及在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填空形式不同于过去的单选,而是要求学生或根据所给选项写出正确的词性或词形,或根据上下文自己补充完整,这样的语法考查方式,考生仅靠记忆或孤立的语法知识学习是无法完成的。每个语法知识都有其特定的表意功能,只有将语法知识运用到所表达的语言意义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运用语法知识,这体现了学习语法知识的目的,反映了课标提出的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脱离语境学习语言知识是无法有效表达意义的。

  三、英语写作主要考查有效书面表达能力

  本部分第一节为短文改错,重点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第二节为控制性写作,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有效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能否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

  短文改错要求学生为同学的作文进行修改。任务设计具有真实性,特别是对于在平时课堂中体验过同伴评价的学生来说,会比较熟悉,倡导学生参与式的自主学习模式。

  书面表达沿用了多年的书信应用文,要求学生写一封邀请信。大部分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类似的写作练习。从题材上看,写作任务有一定的真实性,利于学生展示其语言运用能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