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华农老师瞒着父母捐骨髓
捐献骨髓救助白血病患者的华南农业大学老师郭仕林。
小学和高中各有一个同学得白血病去世 他很难过 决心以后要帮助他人
暗红的血液从输血管流进血细胞分离机里,机器内的马达高速转动,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被迅速分离后,血液再回流体内……11月17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老师郭仕林静静地躺在南方医院的手术室里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看着自己的鲜血流进流出,他知道,在世上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垂危的生命因为他的义举而获得重生的机会。这是该校自2009年6月以来第15位为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骨髓的人。
昔日同窗因患白血病离世
郭仕林1991年出生,是今年3月份才入职华农校医院康复理疗科。当记者问起骨髓捐献的始末时,郭仕林说:“读小学的时候,曾经身边有一个同学因得了白血病而去世。后来上了高中,坐在我旁边,跟我玩得很好的一个同学也因白血病去世了。他们的去世让我很痛心,但当时却无能为力……后来上了大学,看到捐献骨髓救治白血病患者的宣传,我就义无反顾地跑去登记了。”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郭仕林捐献骨髓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家人。他表示,害怕讲了会遭到反对,所以等捐献完了再告诉家人,免得他们太过于担心。
华农有15人成功捐献骨髓
郭仕林是华农首位捐献骨髓的职工,但并非是第一个捐献的华农人。据了解,自2009年6月以来,该校先后有14位学生捐献了骨髓,帮助白血病患者实施手术,挽救他们垂危的生命。
据悉,造血干细胞的配对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成功配对并实施捐献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这需要捐献者的无私精神和无比勇气。“华农一个学校竟有15人成功捐献骨髓,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实属罕见,华农师生的爱心让我们感动和钦佩”。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梦晴在医院探望慰问郭仕林时说。
据悉,“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血样采集点”于2011年5月10日在华农挂牌成立。华农红十字会会长朱文崇医生介绍:“我校机采成分血2012年3155人次、2013年2914人次,全血2012年1720人次、2013年1115人次”。目前,华农献血人数高居全省高校第一,该校还是广东高校中,唯一一个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的单位。 捐献者第二天可正常工作
据了解,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前,要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人们最关心的是注射动员剂这类药物的安全性等问题。
华农校医院院长范穗光医生表示,注射动员剂是安全的,个别出现的轻微不适会在捐献后一两天后自行消失。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遵循卫生部颁布的技术标准,耗材一次性使用安全可靠,捐献者采集后无需特殊休息,第二天可正常上班工作。(记者徐静 通讯员周志荣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