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吸水 干旱“吐”水 西宁要做能“呼吸”的“海绵城市”
今日视点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海绵城市的构想与推进,正是上述绿色发展思路的一个生动实践与具体努力——
继2015年4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后,今年4月22日,国家三部委再次发布了第二批14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西宁市在参加的17个城市中,以评选结果排序位列第九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
也就是说,西宁市将从今年起连续三年获得中央财政的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补贴,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在我国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当下,弄清楚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以及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对于西宁这个干旱缺水的西部省会城市来说,无疑,将是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动力。
西宁试点意义重大
——西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将具有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全面推广的典型示范意义,必将对根治黄河等江河水害沙害,保障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意义深远
国务院办公厅75号文这样解释海绵城市: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我对海绵城市有一个比喻,相当于用生态的方法给城市重新装修。”面对记者的疑惑,西宁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吴志城给出了通俗的解释。吴志城说,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有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的城市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
内涝之外,另一个尴尬却是:城市缺水。2014年住建部数据显示,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而西宁就是这300多个缺水城市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也就成了解决城市内涝和缺水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省会西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合部,市域总面积7660平方公里,建成区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0.8万,平均海拔2261米,随着这些年生态建设成果显现,雨水逐年增多,年均降雨量达到410毫米,这也是西宁申请海绵试点城市条件之一。
西宁市申请海绵试点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宁在全省生态建设中承担着引领和示范责任,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先行先试的重要支撑。青海作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4年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今年4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工程和措施。其定位是城市的发展方式,这刚好与西宁市提出的‘十三五’规划‘12315’核心目标中的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相吻合。西宁城市化率已近70%,一系列的城市病日益凸显,处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关口。海绵城市恰恰是西宁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途径。”吴志城说,把山水林田湖作为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正是解决西宁涵养绿色、建设美丽家园的根本之策,更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
西宁地处黄河源头,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许多城市具有地形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相似性,创新的系统治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降低对黄河的泥沙贡献。海绵城市在西宁的成功试点,将具有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全面推广的典型示范意义,必将对根治黄河等江河水害沙害,保障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意义深远。
城市建设新的起点
——海绵城市申报成功是西宁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宁来说,海绵城市的申请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西宁市城市建设新起点
因为缺绿,高原人从未停止追求绿色梦想的脚步;因为少雨,西宁人像珍重生命一样爱水护水。
“惜水爱绿”已成为西宁社会的共识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也是我们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信心和动力所在。
自古以来西宁各族人民在河湟谷地兴修水利,屯田灌溉,密植林木,珍惜水热爱绿的追求一刻也未停止过。近年来,西宁市持续发力改善人居环境,重点实施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火烧沟冲沟治理、北川河湿地公园、新华联小区等一批由大到小的海绵体建设,主城周边植树造林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230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建设水窖1.12万处,水库29座,积累了多种类型以海绵理念进行生态修复的经验。开展节水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称号。
在2015年初次申报之时,西宁市就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引领,积极编制完成了《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图集》,制定了《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并作为城市规划许可的前置条件纳入全市基本建设程序,全面推广。
海绵城市的申报成功是青海省、西宁市齐抓共建、全力推进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是西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宁来说,海绵城市的申请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西宁市城市建设的新起点。
对此,未来三年,西宁市不仅要在海湖新区21.61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域内,东起新宁路西至湟水路,北至青藏铁路,南到大南山山脊线,实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完成“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要求。同时将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努力打造西宁样板
——构建“治山、理水、润城的外围环境+城市单元”系统化治理模式,突出“山-水-城”一体共治,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让城市软下来,让城市会呼吸……“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渐为西宁人所了解。
人们在期待海绵城市,让渴望碧水的西宁变得柔软,回归自然。
不同于南方城市“以防洪排涝为主”的海绵建设目标,西宁市将突出对雨水的“蓄、净、用”,以“用”为主。因为干旱缺水的西宁更加期盼天降甘霖,如何把大自然附于我们的水资源能够在西宁这个区域做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把“雨”留下来,这是西宁区别于南方城市最大的特点。
为此,西宁通过下凹式绿地、道路屋面雨水收集、调蓄设施,利用湿地蓄水、绿化灌溉和中水回用等方法,将集中的降水曲线,延伸为相对平缓的用水曲线,形成以集雨利用为核心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为西部干旱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针对西宁市“两山对峙,一水穿城”的典型川道型城市形态,植被稀疏土地贫瘠、典型冲沟型地貌、水土流失严重;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等问题,西宁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治山、理水、润城的外围环境+城市单元”系统化治理模式,突出“山-水-城”一体共治,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高原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治山”——通过山体绿化和沟道治理减少径流损失和泥沙输送,构筑城市海绵体外围的水资源涵养和缓冲区,实现“渗”、“滞”功能。
“理水”——通过沟河水系自然生态修复,连通流域自然循环,突出自我净化功能,构筑海绵体内外清澈干净的水系统,实现“蓄、净”功能。
“润城”——通过综合治理,发挥水资源集约利用,面源污染控制和水安全保障,实现示范区供水可靠、排水安全、水资源循环利用有保障的综合效果。包括管网建设、内涝治理、污水厂提质改造、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雨水收集利用五个部分,综合实现“渗、滞、蓄、净、用、排”的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点多,面广,影响深远。面对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力有限等不足,西宁市将通过成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中心,统筹推进,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深入定制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和政府措施,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三年建设期后,西宁市将力争18平方公里新区和相邻老城区3.5平方公里内,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雨水径流控制率达到88%以上,非传统水源替换率≥20%,污水再生利用率≥50%,雨水利用量替代城市自来水比例≥2%,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年等总体控制目标。努力打造西北地区半干旱缺水型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西宁落实国家重要精神的具体实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