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山深处延伸的致富路
青海新闻网讯 2月26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海西州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6116公里,乡村通公路率达100%,公路总里程达15300公里。无疑,在广袤的海西大地,在这创业干事的热土上,交通建设加快了群众致富的步伐。
“这几年我们德令哈市不仅实现了乡镇、村社道路‘村村通’,还在快速向地处大山深处的牧场延伸,对牧民群众来说这是一条通往致富的幸福之路……”德令哈市尕海镇副镇长苏义拉说。
“路修好之前,牧场虽距市区仅30公里,却要翻越几座大山,耗时近两小时才能到达。原因很简单,由于没有大路,经过的都是沟壑相连的‘羊肠小道’,牧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只能靠牛、马、骆驼搬运。”尕海镇副镇长苏义拉说。
苏义拉告诉记者,以前一旦遇到雨雪多的天气,一两天时间都到不了,家里一旦遇到急需救治的病人,那就只能干着急。现在这条路修通后,一般的汽车都能跑,个把小时就能到,解决了困扰几辈牧民群众的难题。
“瞧!山谷牧场的生态环境都保持了原样,为保护好公路沿途的生态环境,筑路工人都是就地取材,从不长草的碎石滩、山沟里采石取沙铺路。”谈起修路的事,蒙古族牧民阿英说。
阿英说:“修的这段沙石路,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她说,几年前,因为需要,家里买了辆皮卡车,每一次转场,都会拉满满一车的东西,有时陡坡爬不上去,只得先将东西卸下来,全家人把车推过去后,再一样一样搬过去重新装好继续赶路。遇到一不小心陷进了沙坑里,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条路直通我家的草场,以后再也不用为搬家、转场、进城、卖羊的事发愁了,有了这条路,我们的生活就更有奔头了。”阿英说。
德令哈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从根本上改善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德令哈市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7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修建这条连接陶哈村、努尔村、浩特茶汗村,总长67公里的沙石路。要想富先修路,路修起来了,牧民群众的好日子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