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一碗面,诠释改革开放的无穷活力
穿针引线,工匠精神铸就化隆拉面“真功夫”! 摄影:黄灵燕
青海新闻网讯 对于青海人来说,无数个早晨都是从一碗拉面开始。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汤清面白,翠绿的葱花漂在汤面上,再加上辣椒油鲜红的点缀,还没开口,早已食欲大开。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青海团审议时询问了青海拉面的由来、与兰州拉面的区别、经营拉面人员的情况等。听说现在青海有2.8万家拉面店,有18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
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拉面之乡— —地处偏远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只是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小县城,人多地少、靠天吃饭,超过六成的农户为贫困户,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而如今,经过30年的发展,化隆拉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产业。1988年在厦门起步后,化隆人把拉面馆开到全国,目前已达1.5万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拉面经济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纯收入30亿元以上,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53%。
从顶着兰州拉面的名头走南闯北,到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打出化隆拉面的招牌,再到持续提档升级,让青海拉面走上一条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路子,30年来,这条道路,艰难曲折,而又荡气回肠。如今,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鼓点,一批批面一代回到家乡,面二代开始在这场发展中崭露头角,他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走出山门天地宽
把毡房下给在沙滩上
铁锨把蹭手着浑身儿酸
手心里的血泡着全磨烂
哎半碗的清汤半碗的面
端起个饭碗着把星星看
— —青海花儿《沙娃泪》
山大沟深,干旱少雨,浅脑山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3% ,人均耕地不足两亩。
丰衣足食,是化隆人祖祖辈辈都想圆的梦。
1980年5月,和无数家徒四壁的山里人一样,巴燕镇庙尔沟村韩进录踏上了一条淘金的路。茫崖、花土沟……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小伙子终于看到了大山之外的天地,可这并不意味着幸福。没有机械,全靠手挖,有时候大雪封路,困在原地四五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苦呦!可这个小伙不怕苦。三个月后,他拿着“挖”回来的2000多元踏进了家门,手上多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渐渐地,淘金成为化隆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行当,几乎所有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可回报往往与风险并存。
1989年春,牙什尕镇冶沙拉带人到无人区采金。 5 月底,楚玛尔河附近突降大雪,许多手扶拖拉机陷进泥坑。县志记载,此次化隆500多人被困。
“挖金子的苦太大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这段往事的韩进录连连摇头。
沙娃难当。有人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1984年初春,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下卧力尕村的韩录和妻子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开了化隆县第一家帐篷拉面馆,并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几年后,当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到沿海地区因为改革开放已经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时,韩录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开拉面馆的好时机。 1988年,这个敢想敢闯的年轻人凑了7000元,和家人来到厦门,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开起了化隆人在内地的第一家清真拉面馆。早上卖油饼、牛羊杂碎,白天经营牛肉拉面,当年纯收入达到了5万元。
当这个消息从厦门传回化隆山沟时,家乡沸腾了。谁都不敢相信,一碗面,居然能有这么大的收益。
亲帮亲、邻帮邻。很快,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想要摆脱贫困的化隆人真正体会到,走出山门天地宽。
拉面产业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大道。
拉面大军下江南
走进了个火车站嘛格岗
你就东张西望嘛格岗
长长的个火车嘛岗格岗
你就寻不见车厢嘛格岗
进了这个车厢嘛格岗
你就找上个空地来躺上
我的阿哥你实话是孽障
— —青海花儿《面匠哥》
1998年的一天,家住群科镇团结二村的韩生林带着1.3万元走出了家门。当时,拉面馆对于他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
“没见过,更没吃过,放什么料我都不懂。”即便如此,一心想改变命运的他还是选择走出大山。
睡桥洞、打地铺、学手艺……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韩生林嘴角泛起一丝苦涩。找到合适的铺面,进行简单的布置,不久后,他的第一家拉面馆就开始营业了。
“当时在广州,一碗面卖5块钱,日均客流量150人,一天能使用2袋半面粉。”在此后不到2年的时间内,广州的拉面馆就多达一二百家。
2000年,为支持大家外出发展拉面经济,县领导带头给经营者做了一张“通关文牒”。希望本县劳务人员所到之处的有关部门,对他们异地创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接着教育、林业、土地等9个部门都盖了公章,证明持证人员身份合法,请当地接纳、照顾。
时间来到了2003年。为了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化隆县退耕还林1.8万公顷。离开那片本就贫瘠的土地,越来越多的化隆人通过“亲帮亲,邻帮邻,或携家带口或托亲靠友”走出大山,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一个个拉面馆,犹如雨后春笋在这些城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化隆,就这样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拉面时代。“十一五”时期是拉面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全县以拉面为主的劳务输出达11万人(次),拉面店总数达到1.1万家,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 。
为发展“拉面经济”,化隆县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几十个,积极为务工人员在办理证照、子女入学、劳务信息、面馆转让、法律援助、调解内部纠纷、协调与输入地的关系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化隆县鼓励和发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提供工资担保,村委、乡镇政府筛选推介贷款人,贷款人寻找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做担保,再由县就业、财政等部门审查核实后,由农村信用社核批发放小额贷款。
“我就想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 2004年夏天,结婚刚满2年的谭明德和妻子马晓瑛离开了家乡群科镇大庄村。此时,距离第一批拉面人外出创业已经过去十多年,不少化隆人都在外地站稳了脚跟。
终于,三天两夜的硬座之后,广州到了。10万元的贷款中9万元支付了饭馆的转让费,可生意却异常冷清。分析情况后,谭明德又在菜单上加上了羊肉串、米饭、肉夹馍等种类,以适应当地人的需求。渐渐地,面馆的生意有所好转。第三年,在5公里外的一家工厂门口,谭明德的第二家拉面店开业了。不同于第一家挂出的“兰州牛肉面大王”的招牌,这一次,他的招牌上只写了四个字— —化隆拉面。
在外地经营牛肉面连锁店的冶占富在家乡盖起了三层小楼。
青出于兰异于兰
青海的阿哥们内地转
大城市开下的饭馆
牛肉面烩面的加干拌
卖得欢
穷光蛋变成了富汉
— —青海花儿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2年之前,遍布全国各地的“兰州拉面”馆大都是由化隆人经营。起初他们拖家带口出外开店只为谋生,后来生意越做越大, “兰州牛肉拉面”的招牌渐渐铺满了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家渐渐开始意识到“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苦闷,开始让化隆从“幕后”走向“台前”。
其实,早在2004年,化隆县就开始投入资金,开展统一店面形象、店员服务、经营模式、使用招牌等活动,力图打造化隆拉面升级版。但不少店老板都觉得, “反正都能挣钱,没必要花冤枉钱做这些。”
终于,狼来了。
东方宫、安泊尔……来自兰州的连锁店持续升温,高端大气的门面装修,统一的餐具桌椅,谭明德凑去看热闹,回来后直咂舌。 “人家那才叫上档次,一个面馆,都有门迎。”
同行的竞争已经让化隆人目不暇接,其它品牌的更是来势汹汹。
沙县小吃、重庆小面、肯德基、麦当劳……站在街口一抬眼,个个都是虎视眈眈。
无论是面对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强敌,还是马子禄、东方宫这样的“邻居”,化隆拉面馆的配置显然不够高级。
“其实化隆拉面也有一些自己的品牌,像厦门震亚、苏州伊鼎苑等,在当地颇有名气。这些只是少数,且规模有限。”化隆县就业局服务局局长马玉忠说。
一边是企业化运作,连锁经营,品牌效应;
一边是家庭作坊,各自为阵,鱼龙混杂。
这场战役,难打,却非打不可。
“很多人问我,我一直用兰州拉面的牌子,换成化隆拉面后,没有客人了怎么办?”在韩进录看来,有这种担心的人,主要是对自己的饭馆缺乏信心。
早在2000年,赚到第一桶金的韩进录就在西宁开办了大西门餐饮城。随后,海东市都市绿洲生态园、群科黄河绿洲生态园……他的餐饮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这份成功的背后,不是对其它品牌的依赖,而是对自己品质的提升。
无独有偶。
2008年,在厦门经营拉面馆近30年的马贵福在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他经营的化隆拉面清真餐厅如愿落户首都机场T3航站楼; 2010年,第二家化隆拉面清真餐厅入驻上海虹桥机场; 2014年,第三家化隆拉面清真餐厅入驻成都双流机场。
2015年1月,海东市出台《进一步促进拉面经济的实施意见》,筛选扶持一批比较成熟的品牌,让更多化隆拉面馆走连锁化经营之路。
拉面让化隆农民换了个“活法”。
改革,转型,发展
马阴山高来着巴燕水蓝
拉面匠高手在化隆
走南嘛闯北地把艺献
多种经营嘛路朝天
放胆闯才是个英雄
好政策明灯着心头闪
— —青海花儿
正名只是第一步。
在餐饮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化隆拉面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我们的拉面店普遍存在经营理念落后、规模偏小、组织形态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拉面经济的发展。”马玉忠分析道,就拿经营模式来讲,家庭作坊式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
“转型升级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自我革新的良机!”
其实,自2004年注册化隆牛肉拉面商标以来,尽管品牌影响力目前还不够强势,但随之而来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也在逐渐成型。地方企业注册品牌的意识在增强,一些本土拉面品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如果说,在这拉面经济正在由“小而散”向“大而精”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一代的成功为转型奠定了基础,那面二代新理念的融入则为这场“改革”注入了活力。
今年4月,化隆县举行了“化隆牛肉面”品牌发布及推介会,一些优秀餐饮单位被授予“化隆牛肉面”品牌使用权。这件事让马青云兴奋不已, “今天,我们面二代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相比拉面馆老板这个称呼,马青云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另一个身份— —中国拉面网董事长。
2015年5月,化隆拉面服务中心成立,中国拉面网同时上线运行,业务覆盖北上广等54个城市,青海拉面从此进入电商时代。
资料显示,随着中国拉面网、中国拉面网微信公众平台、中国拉面网APP和拉面、扶贫“二合一”大数据平台全面建成投运,中国拉面网电商平台注册网站企业和个人会员达6.5万人,微信公众平台用户达3万人,并在全国15个城市设立了拉面服务站,服务拉面店达2万家(其中化隆籍拉面店达11200家) ,先后培训拉面匠2100人(次),将拉面电商打造成了拉面学员招募、清真拉面食材配送、信息对接等集为一体的全国拉面行业最大的网上信息服务平台和离品交易平台。 2017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7600万元,今年1至8月份销售额达6200万元。
有新点子的人并非只有马青云一个。相比面一代的埋头苦干,越来越多的面二代,都在考虑如何让这碗面在互联网时代依旧独领风骚。“我和我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理念。”今年27岁的韩晓峰,从2017年开始经营父亲一手创办的黄河绿洲生态园。他说,早在2015年,他就提出创建“诺尔曼牛肉拉面”的品牌。统一的服装、统一的装修、统一的菜单、统一的服务标准……有了自己的品牌后,一切标准应运而生。随后,将互联网作为宣传自己的最佳平台,通过各种APP ,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扩大知名度。
“固步自封不行,小打小闹也不行,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既换脑子,也换‘面子’,改变以往一些消费者印象中拉面馆档次低、脏乱差的形象,让吃碗拉面也成为一种享受。”韩晓峰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以“化隆牛肉面”为龙头的餐饮业的发展壮大,化隆人所从事的工种由单一的拉面经济向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社会服务业延伸。不少面一代返乡创业,创办以冷链加工、餐饮宾馆、民族服饰加工、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23个行业的民营经济实体达380个,实现年产值达8.6亿元。
今天,除了自身的发展,这碗面也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县提出精准扶贫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改变以往短期培训变为到输入地在岗实训,依托遍及全国1.5万家拉面店,经电商中心岗前培训并精准对接实训店,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到全国各地的拉面店先做‘跑堂’ , 掌握技术后再做‘拉面匠’,积累一定资金后通过政府三年贴息贷款开一家‘扶贫拉面店’。计划到2019年共实训5000人,开办拉面店1000家。”马玉忠说。
经过30年的发展,化隆拉面走上了“群众首创、政府扶持、市场发展、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大家“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
下一步,化隆拉面将从供给方面发力,创新发展模式,以促进拉面经济规范扩面、提档升级为重点,形成“种草养畜、屠宰加工、分割研发、冷链配送、设立分仓、营销配送、拉面销售”的拉面经济全产业链一二三次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县域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省内外拉面餐饮提档升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
而这,如同这碗面过去的30年一样,都在诠释改革开放的无穷活力。
记者感言:
这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再一次将目光对准了这碗面。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次次的将它推到发展的前沿,我们要追寻的,就是这背后的故事。
是什么让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化隆人能够不远千里地外出创业?为什么短短几年,化隆拉面馆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产业?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怎么做才能从容应对,永葆生机?
答案在一次次的采访中变得清晰,有一个声音始终在脑海中回荡:改革!改革!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些创业者不认命,不认输,敢想敢做,敢做敢闯。既有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也有着坚持到底的恒心。从开始的一口锅、三张桌的拉面馆,到如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连锁,这离不开他们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推波助澜。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当这碗面和231个拉面村、1.5万家拉面店、近10万拉面人画上等号时,它被时代赋予更多的内涵。这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青海大地的回响,也是青海儿女在这场变革中唱出的一首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