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品家庭光影记忆 听青海光阴故事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翻翻家中的那本老相册,看看微微泛黄的老照片,那些早已飞逝的时光伴随着照片中的笑脸扑面而来。在这些光影中跳动着一个家庭的记忆,也跃动着一个年代的故事。照片中那看上去有些“土气”的背景、服饰、妆容甚至是拍照姿势,都是特定时代最鲜活的“自我介绍”。它们,最真实地记录了若干年前的生活气息,也间接地留存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印记。
翻开手机中的新“相册”,看着那些色彩艳丽的数码照片,生活里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自信的脸庞化作感慨涌上心头。这些光影中闪烁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更诉说着新时代的风采。新时代有新时代的叙事手法,而这些故事就藏于照片里繁华的城市、多彩的衣着,还有父辈祖辈曾经奢望的私家车。它们,为我们印证这个新时代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也唱出了新时代人民的“光影”赞歌。
你我手中的家庭相册啊,记录着一个家的酸甜苦辣,也映衬着新中国70载的沧桑巨变;定格了一个家的精彩瞬间,也铭刻了时代的沧海桑田;承载着一个家的真情记忆,也述说着青海大地的流金岁月。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在默默地诉说一个光影故事、一段青海光阴,今天,让我们透过这些照片讲给你听……
把青春献给玉树医疗事业
“1951年玉树州人民医院刚成立,我们的医院有9间干打垒的平房,医疗设备就是几只听诊器、体温表,医生7名,护士12名。”回想医院建立初的情景,原玉树州人民医院护士吴咏均感慨不已。
为响应把医疗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原是北京鼓楼医院护理的吴咏均首次踏上青海,走进玉树,陪同她的是丈夫和刚满3岁的女儿。高寒缺氧是常事,医疗硬件设施的缺乏迫在眉睫,为此,只要有同事们回家探亲,少不了的是协调各种关系为医院求得援助医疗设备。
“虽然只有9间房,那时候也分出病房、诊室、办公室以及药品器械的仓库。看到善良质朴的藏族群众,大家伙都是捧着一颗心对待,比不了现在,科室齐全、人才济济,诊治的水平也大大提高,都能实现家门口就能看病的愿望了。”年迈的吴咏均因为腿脚不利,身体状况原因,居住北京的她已经不能前往“第二故乡”玉树看一眼,但是只要闲暇时间,都会通过手机、电视了解玉树发展的点点滴滴。
时代在变,前进的步伐从不停歇。如今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为玉树全州各族群众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等毗邻地区广大群众提供着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肩负起为群众治病疗伤、除患去疾的重任,成为三江源头区域医疗卫生行业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8年底,当相关部门派人去北京看望吴咏均时,她委托来人给医院带来了一段寄语,“叶茂于根,水深于源。玉树州人民医院在经过67年风雨征程的洗礼之后,已是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我祝愿它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宽广的情怀和更加豪迈的气概,为建设健康幸福、平安和谐的玉树保驾护航、再谱华章。”
感恩这个时代
“照片上笑得格外开心的这位就是我的爷爷。当年戎马一生的爷爷跟随部队来到青海......”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的故事从一张拍摄于1968年的老照片说起。
多年后,刘翠青的爷爷刘恒臣因为工作原因调离青海,刚刚退伍的父亲则因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而选择留在这里成为一名工人。刘翠青说:“照片中骑着自行车的就是我的父亲!”同样是一张黑白照片,骑在自行车上的父亲刘军同样笑得格外开心。
而对于自行车,刘翠青的印象格外深刻:“小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居住偏僻,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还有很长一段漆黑的路要走。为了保证上高中的我早晨七时准时到校上课,每天天不亮,妈妈就在自行车上绑一个手电筒,骑车送我到公交车站。”
2006年,从天津理工大学毕业的刘翠青,做出了与父亲同样的选择——回到西宁。刘翠青说:“回到西宁十多年,西宁的变化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工作的海湖新区拔地而起且格外繁华,西宁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让市民受益匪浅。休闲时光,我们在省内或是市内,就可以拥有一次不错的家庭旅行。”
现在刘翠青有一对可爱的女儿,在市中心拥有安逸的住宅,2010年购买了私家车。她说:“一家三代都是党员,懂得感恩,是我们家的家风。我很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创新动力,给了我们更好的物质生活。生活在新时代的青海,我们拥有了比前辈们更强的幸福感,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够留在西宁,为这里尽一份力。”
“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
从冻手冻脚的户外排练到暖意融融的排练大厅;从缺这个少那个到服装、设备一应俱全……今天,海北藏族自治州广大群众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乡乡有特色”的喜人景象。
今年66岁的李萍是门源回族自治县党校的一名退休教师,因为喜欢舞蹈,2003年,她和30多位志趣相投的姐妹们组成了夕阳红舞蹈队,成为给城镇乡村百姓带来丰富“精神食粮”的重要力量。“今年我们已经下乡演出了11场,参加比赛2场,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我们也深深感到,政府对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重视,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多了。”李阿姨笑着说。
“去年起,群艺馆开始给我们发下乡演出的补助,每场是5000元,还给我们购买了演出的服装,从西宁请专业的老师教舞蹈,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从2003年自发组织舞蹈队,到2011年成为海北州群艺馆的正式演出队,李阿姨和她的同伴深深感到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李阿姨指着一张她们曾经参加锅庄舞比赛的照片回忆道“这是我们2006年参加比赛的照片,这些服装都是我们自己买的,动作和音乐也都是我们自己的主意。当时为了排练节目,我们都是在外面的小广场,记得当时是4月份,西海镇的天气还是很冷的,但是大家还是坚持排练,就是为了自己锻炼身体的同时能给广大群众带来欢乐。”
虽然是老年舞蹈队,但是大伙学习的精神非常可贵。她们陆续学会了太极拳/剑/扇,广播操,打腰鼓,蒙古舞等,“为了练习太极拳,我们买了一个小录音机,戴着厚厚的手套,就在昏黄的路灯下排练,真的是冻手冻脚,有很多人因为这个都退出了。”
坚持就是胜利。李阿姨她们坚持了下来,从去年开始,群艺馆也会给他们发演出补助,她们利用这些钱购买了一些演出的服装和道具,现在还有了专门的排练厅。
牧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在国网玛多县供电公司现代化综合办公楼内,从事电力行业12年的王成感慨地说:“现在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电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玛多。”
享受电力带来的现代化生活,无疑是美好生活的必须。如今,每到夜晚,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四处灯火通明,而十几年前,这里在夜幕下还是漆黑一片,星灯难辨静悄悄。
2001年4月,随着黄河源水电站成功投运,结束了玛多无电的历史,“过去,一家人借着太阳的光亮吃晚饭,蜡烛是家里常年必备的。”扎陵湖乡牧民三保说。王成介绍,那时变电站少,线路长,只要天气很差必定停电,一旦停电,抢修人员沿线排查,一两天才能恢复供电是常有的事。 2017年,玛多县完成了对县城的电网改造,户均变电容量大大提升。“电压稳了,电力足了,家里的电冰箱、电视等都能正常使用了,一家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三保开心地说。
走进三保的家里,客厅里煮着喷香的奶茶,推开卧室门,一张电热炕与藏式古朴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三保介绍,有了电热炕,在寒冷的冬天睡觉时,盖上轻薄的被子就可以了。这是玛多县清洁取暖的一个缩影。
2018年,玛多县新建的110kV星海变电站成功投运,实现了“无煤化”清洁取暖全覆盖。全县把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区域改为清洁能源分区分片供暖,并对牧民定居点普及电热炕,不断提升了牧民家庭电气化水平。
“过去每年冬天,一家老小围着火炉取暖,晚上炉火熄灭了,半夜就会被冻醒。我从没想过,离开煤炭、牛粪,也能温暖过冬。”三保说。
2018年,中国海拔最高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玛多县建设完成,光伏发电收益将用于增加当地村集体及贫困户收入,惠及11个村628户1686名贫困人口。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当电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释放的红利越来越多时,玛多县牧民群众的口袋就会越来越鼓,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电力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很幸福。”三保说。
我要往100岁上活
9月26日,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柳树湾村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在领取免费发放的生物农药。
“现在我们农民种地、过日子都有保障,小日子过得就‘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68岁的李洪成谈到生活的变化,从记忆中最早的片段开始聊起。
“我比新中国小两岁,小时候父亲告诉我日子要比旧中国好得多得多。不过要和现在比那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洪成最早的记忆中“饿”字始终填满了所有片段,开春抢“榆钱”、初夏挖“苦苦菜”、秋日刨洋芋、冬日杂面掺着白面过着年……
“到了80年代后期,日子过得就好多了。”当时正值年轻力壮的李洪成,赶上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生产队时代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确权到农户,“大包干”让李洪成“种起了油菜换上了钱,端着白面馍馍过起了年。”
“90年代已经不是为了吃饱过日子,而是为了吃好穿好再蹦跶!”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的名词在李洪成耳边响起,三年后他在土房的西墙上,凿出了一扇窗户开起了小卖部,“加上卖粮食和菜籽油的钱,当时我一年能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开小卖部的第三年,我花了三千元把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
李洪成家老庄廓院还保留了40年前的旧貌,西面的两层小洋楼外部被华丽的瓷砖包裹着,屋内吊顶、壁纸、地板装修不输城市的档次,“看病有医保,坐在家里还有养老金,现在的日子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我要往100岁上活,到那时日子肯定又变了个样。”
见证青海乡村变迁
“作为1979年参加工作的一名保险人,我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兼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退休职工马春明的工作旅程要从改革开放说起。
改革开放之初,马春明主要负责西宁地区农村保险业务的拓展和承保工作。他回忆说:“记得那时进村入户宣传保险业务时,村道是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吃水靠人拉肩挑。住房大都是几十年前祖上留下来的土木结构老房。”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购置拖拉机的农户日渐增多。这些拖拉机除了用于田间耕作、大棚种植和拉运农资外,还可利用农闲时间到建筑工地拉运砂石、砖瓦等建筑材料,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工具。那时候的保险业务险种单一,为了拓展更多的业务,马春明们在想能不能为农民们蜂拥购置的拖拉机和拖拉机出行发生的风险设计一个险种,于是,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和产品费率的厘定设计,他所在的公司专门开发了“拖拉机损失及第三者责任险”,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在马春明眼里,“90年代初,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化后的村道不再吃土扬灰,各村都办起了幼儿园。绝大多数的村民家里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新房,自来水也通到了家里面,屋内的家具陈设也很新潮时尚,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大家手里的积蓄多了起来,腰杆子也直了起来。”
观念的转变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经营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等集体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仅城东区中庄、十里铺两乡就有乡办、村办企业90余家,涉及建材、五金、修配、服装、制革、农副产品加工、养殖以及餐饮旅社等领域。
已经退休的马春明回忆起自己的工作历程十分感慨:“近十年,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咨询保险,主动买保险,我也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火车向着格尔木跑
“在我行驶很久很久的路上,路边的风景、火车的鸣笛声、手中的操作盘和对这一片土地的眷恋,永远地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在杨章霞的回忆中,一节节车厢和一条条轨道,是他对父亲工作的继承,也是他们相融的“生命交点”。
1991年,17岁的杨章霞成为格尔木火车站的一名普通职工,随后,杨章霞被分配到了机务段,七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他正式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青藏线开通后,我父亲从兰州线支援到格尔木线,成为了一名巡道工,一直到我成为火车司机时,那时候的格尔木火车车次不仅少,而且只有单线,我们跑一趟最少都要花费三天的时间,那时候客货运都没有细致的划分,西宁至格尔木每天也只有两趟车,单线跑一趟就需要将近20个小时。”杨章霞说道。
2002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杨章霞因工作需要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当时他驾驶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从1984年青藏铁路通车后一直使用的机车,随着科技的发展,该机型火车已被淘汰。对格尔木物业流通的变化杨章霞有更深的感触:“气候环境、火车机型和线路单一都是曾经的格尔木物流发展的阻碍因素,以前的机车经常会出毛病,路上也经常会遇到风沙堵路的情况,单一的线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如今新机型、双线路和日益变好的生态环境,让格尔木的物流发展‘扶摇直上’!”
三十余年,格尔木站的客运量和货运量都翻了百倍以上,为了提高客货的承载量,格尔木站实行客货分流,改扩格尔木客运站的同时新建格尔木南站,为格尔木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国际陆港、建设青海副中心城市、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国家昌盛,才有我们的好日子
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民兴村的郭兰天是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管业生产线的普通职工,对于这位不善言谈的小伙子而言,照片中每一个定格的画面仿佛就是他诉说这些年生活变化最好的方式。
“这是我们还没搬迁时的房子,那时候条件差,只能遮遮风、挡挡雨,凑合着住。”郭兰天向我们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2013年,一家5口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个偏僻小村子举家迁到了民兴村,这张照片就是他父亲在老家房子前照的。
“刚搬过来那会我们住在活动板房里,电是从别人家接的,用水也要去别人家的水窖里挑。”对于那段艰苦的日子,妻子青措卓玛也是记忆深刻。郭兰天说:“在我们搬过来的第三年,我在当地找了份不错的工作,父母也靠种植枸杞补贴家用,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2017年年底,郭兰天一家搬进了200平方米的砖混式新房,足足有9间房子。从黑白到彩色,照片里一家人越来越多,衣服也渐渐地鲜艳亮丽起来,背景也由原来的土坯房、活动板房变成了宽敞的新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比着照片里不经意间的变化,郭兰天思绪万千。他说,现在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家里的老人身体健康,自己也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挺好的。
对于未来,郭兰天也有自己的畅想,过几年他想在市区里买一套楼房,让两个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一辈子务农的父母住上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