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步——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
“时光走过65个春秋,沧海桑田、纷繁巨变,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经历了1949年风云激荡的历史关口,感受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破晓之曦,有太多太多的镜头定格于我们的记忆,有太多太多的感动留存于我们的心底。
与共和国同步,我们曾经遭遇,我们经受考验,我们收获惊喜,如今,青海——这片年轻的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青海进入高铁时代
从没有铁路、民航、现代水运,勉强可以通行的公路也只有区区几百公里,到现在青海交通由闭塞、落后走向了繁荣、辉煌,航运、现代水运、铁路、黑色公路、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及大发展,如今,青海又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始建于1959年的西宁火车站,正在经历着首次大规模改造。大手笔设计和高标准建设,让西宁火车站站在新的高点上,将结束我省没有高速站台和高速场到发线的历史。
与之相配套的,西部地区首条长距离高速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也将建成通车。
此外,2014年青藏铁路线上最大控制性工程关角隧道也将打通,青藏线将提速。这些项目完成后,我省将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近年来,青海加大投资,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经济社会发展“提速”。
到2013年底,3787公里的地方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6570公里省道和农村公路升级为国道;3000多公里的高速路网串起全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圈。2014年,我省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大力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和沿黄河公路大通道、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项目及我省通往古丝绸之路主骨架连霍高速公路的连接线。
同时,以西宁为中心的区域航空运输格局已然形成。
2013年,西宁机场新增南苑、虹桥、天津、石家庄、宁波、温州、敦煌和台北8个通航点,新增17条航线,对口支援青海各省市航班全部开通,通航城市累计增加到39个。台湾立荣航空8月至10月开通台北至西宁往返定期直飞航班,标志着西宁机场正式运营国际(地区)业务,为西宁机场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目前西宁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已经完工,德令哈机场实现通航,花土沟机场试飞,加快果洛、祁连机场建设,推进格尔木机场二期扩建和青海湖机场前期工作。
西宁机场在未来发展中将倾力打造青藏高原航空枢纽地位,航线网络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及各大旅游城市,并充分发挥青海连接新疆、西藏与外地的桥梁作用,逐步形成“一主多辅”机场格局。
夏都西宁,谜一般的城市
每年夏季,当部分城市出现高温天气,被网友调侃:“我与烤肉只差一撮孜然”时,人们的目光便会投向夏都西宁——一个谜一般的城市。
百度百科里西宁是感性的:这里是天路起点,一座带你驶向青藏铁路绝色之旅的城市;这里是中国夏都,一座以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美震撼你的城市……这里就是青海西宁,一座被2275米海拔高高擎起,飞向更高梦想的城市。
居住在这里,与城市同生共长的各族人民也是感性的: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天天生活的城市似乎不一样了!楼更高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环境更加舒适了!
环境的改变只是“美丽西宁”的一个侧面,加快发展,产业支撑,民生为本,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则让“美丽西宁”的内涵更加丰富。
如今,在加快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激越号角声中,西宁以领跑的姿态让“龙头”昂扬。
火车站综合改造全力实施,进入崭新亮相前的冲刺阶段;中心广场北扩、机场高速沿线综合整治等重点片区改造正在让城市变得更美;多巴新城启动建设,“五城联创”步伐加快,“清水入城”工程快速推进……
今年西宁市确定实施的757项建设项目中,610项全面开复工,这些项目力求在城市发展扩容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夏都也成为一片投资热土,今年上半年,西宁市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近400亿元。
如今的西宁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9.5平方米、市政道路面积10.25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0.6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0.5%。西宁市去年公共服务满意度整体排名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中由2012年的第31位跃进至第8位。西宁还上榜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胜地。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深化各个领域改革到城乡统筹发展,从城市面貌形象到城市的“精、气、神”,西宁这座城市的内涵与外延更具品质。
宜居、宜业、宜游、宜人,西宁正向着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推进!
玉树,梦想和希望的崛起
三年,一个满目疮痍,悲壮满怀的新玉树,如花似锦,焕然一新,站在腾飞新起点上。
治多县扎河乡小伙旺堆在当地藏族同胞自发组织的灾后重建庆祝活动上说,“我的家,回来了!”
苦干3年,震后跨越20年,在当地的老百姓看来,按以前的发展,不要说20年,恐怕30年、50年也建不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城市。
2013年年底,玉树全面完成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447.54亿元,16710户农牧民住房和22439户城镇居民重建住房全面建成并实现入住。玉树市区“四横十五纵”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建成,给排水、燃气、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建成运营,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微电网发电项目和110千伏联网工程的建成,让电力保障能力比震前提高了2倍。如今的玉树,学生人均校舍面积是震前的1.5倍,教学投入比震前翻了两番,在行政用地规模降至震前60%的同时,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和公共用地却比震前分别提升了32%、77%、13.6倍和12倍。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硬件水平已跃居藏区前列。
三年重建,是比抗震救灾更为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更为复杂、更具挑战的考验。
玉树高寒缺氧,一年中7至8个月都是冷季,按照3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要求,3年的实际施工期仅为17个月;这里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左右,不仅施工人员要忍受高原反应,连各类工程机械的实际功率都会严重下降。
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紧抓速度、质量、民生、环保等重点,通过科学决策,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并科学规划,强调效率、质量、生态、民生、和谐等关键词,使玉树重建的目标没有止步于恢复基本的生产生活,而是锁定在“再上台阶”、“更进一步”上。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玉树灾后重建的主旨所在。在所有的恢复重建项目中,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被确定为优先。学校、医院、老百姓住房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也成为整个灾后重建中开工最早、进展最快、建成最多的项目。同时,从建材取用到建筑设计,生态环保的理念贯穿玉树重建各个环节。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灾害防治和规范开采、推广节能环保材料等93项灾后重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面完成。
“目前,玉树正处在城市规范化管理和城市品牌塑造提升的关键阶段。要建成高原生态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藏区城乡统筹的先行地区,必须在充分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的同时,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副市长张标表示。
三年重建,三年跨越,三年辉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历三年恢复重建的玉树地震灾区正在大步走向光明的未来!
生态青海的魅力
这里离天最近,蓝天、碧湖、黄花、绿草交相辉映。莽莽昆仑、巍巍祁连,纵横高原,气势磅礴,圣洁的冰川滴水成河,长江、黄河、澜沧江奔流而下,滋润广袤大地。
把青海放到全国大局看,能为中国奉献什么?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青海,具有的是无可替代的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
青海按照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部署,全面加强了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制定与实施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各领域,做好治山治水大文章。
2014年,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确立了青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有力有序开展的保障措施。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划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大区域,其中禁止开发区域面积为2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11%,包括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同时,还规划了以32项重大工程为支撑的一大批项目,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2014年还全面部署和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这是继三江源、青海湖之后,青海实施的又一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已根植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工业领域,注重产业集聚和循环发展,积极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关联性强、支撑作用明显的重大工业项目,工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新提高。
在农牧业领域,大力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扶持,着力改善农牧业物质装备条件,深入打造农牧业特色产业,现代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蓬勃发展。
在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旅游、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引进一批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来青游客人数“井喷式”增长,“大美青海”旅游急剧升温。2013年省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
保护与发展,是青海永远的“主题”,青海作出了自己的战略选择!
感受进步体味温暖
“中国梦”具体到普通老百姓,就是“就业梦”、“养老梦”、“医改梦”、“增收梦”、“住房梦”……
2013年,青海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财政支出的75.6%用于民生建设。就业增收创历史新高。录用高校毕业生8100多名,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5万人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7.57万套。减少贫困人口21.3万人,整村推进项目户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增幅……
民生改善,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旦化为高度自觉的执政情怀,外化为具体可行的发展举措,“幸福”这一抽象的感性词汇,便由此触手可及,并成为考量发展包容性的重要标尺。
近些年,青海省委、省政府秉承“小财政、大民生”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民生改善“升级版”,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使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城乡基本医疗、养老保障水平等民生指标走在了西部或全国前列,真正让老百姓感受进步,体味温暖。
2014年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449亿元,增长10.1%,为提升全省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提供财力保障。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最响亮的声音、最重大的主题。(张月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