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藏区行】劳动换来的成果最可靠

06.03.2019  16:31

达隆村的通村柏油路。吴雪摄

  雪中的高原有别样的景致,2月28日,记者驱车沿着桥荫公路,来到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最东部的向化藏族乡。绵绵的白雪覆盖着两旁的群山和田地,为这个小乡镇增添了几分寂静。

  向化藏族乡地处脑山,背临祁连山脉支系的达坂山,辖区内藏族群众居多,主要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行至海拔3100米处的将军沟村就到了目的地。一到村口,眼前豁然开朗,路上的积雪被扫到了两边,露出黑色的柏油路,挂着红色灯笼的太阳能路灯静静伫立,蓝白相间的栅栏和木屋为这个传统的村落增添了许多现代气息,远处山上的木栈道蜿蜒至山顶,好似一幅至美雪景图。

  将军沟村88户391人,有汉、藏、蒙古等民族,其中藏族占全村人口的68.9%。过去,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单纯依靠种植业,规模小、效益差,是向化藏族乡的重点贫困村。如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项目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先后进行了土地开发整合,发展林下经济,土鸡养殖和药材种植,实施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不仅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让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将军沟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以前村里人住的是土房,村里都是土路,村容村貌别提多差了,”谈起将军沟村的变化,“第一书记”王春元说道,“如今,村里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先就是要搞好环境卫生。现在家家户户都配发了垃圾桶,村民们也会自觉地打扫村道路卫生,环境一好,村民的腰包也就渐渐鼓了。”

  村里的贫困户邓玲玲,通过产业发展基金买了4头牛,如今她家的大棚已经有了十头牛,再加上养鸡和丈夫外出务工的钱,从以前的年人均收入2000元变成了现在的人均收入8000元。邓玲玲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有了这些政策和帮扶,我们家才慢慢地好起来。现在房子、水、电、网络都有,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方便,我们会更努力地奋斗,让家里红红火火,不拖村里的后腿。”

  在向化藏族乡,像这样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的村落,不只有将军沟村。蓝雀山脚下的达隆村也别有一番景色,干净整洁的人行道旁就是通村的柏油路,村广场的石墙上有色彩鲜明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字画,家家户户同样造型的大门更添韵味。

  达隆村“第一书记”李福贤介绍,达隆村海拔2800米到4000米,共有184户768人,有汉、藏等民族。2018年,在全村水、电、路、网达标的基础上又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修建石墙、铺装人行道、修建小游园等,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并且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退出目标。

  说起“脱贫”,不得不说村里的好榜样——林海龙。因学、因病、因缺劳动力让父母和两个女儿一家五口的生活压力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他,他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去摆脱贫困的束缚。不断地外出打工、土鸡养殖、西门塔尔牛养殖,只要能赚到钱他都会拼了命地努力。2017年,他们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林海龙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村干部主动申请脱贫。

  “政府已经给了我太多帮助,这贫困的帽子不能一直带,”提起以前的事,林海龙满是岁月沧桑的脸上泛起阵阵红晕:“不等、不靠,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才是最可靠的。”(吴 雪)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