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藏区行·民族团结之花:爱洒第二故乡
武警官兵为老人体检。 尼玛永泽 摄
三江源头,通天河畔,民族团结进步的花朵正在绚丽绽放。
3月5日,武警玉树州支队来到自己的共建单位禅古村,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医疗服务、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理发等服务。活动现场,武警官兵与禅古村群众亲切互动,众多村民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检测血压、领取了药品,官兵为村里的大叔理了一头清爽的毛寸,还特地来到村里孤寡老人才吉卓玛和退伍伤残军人公保多杰家中慰问,将亲民爱民的情怀带到了群众心中。
“感谢共产党,感谢武警官兵,感谢你们长期对我们的帮扶,我无儿无女,你们比我的儿女还亲!”禅古村86岁的孤寡老人尕措阿妈紧紧握着官兵的手激动地说道。
对于武警玉树州支队来说,玉树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在这广袤的江河源头,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身影。玉树“4·14”地震发生后,驻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高原腹地的武警玉树州支队在自身地处重灾区的情况下,用最快的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成为投入抗灾战斗最快、救灾时间最长、担负任务最重、救出群众最多的部队,仅当天救出969名被埋群众。
“武警官兵在地震中救了我们,现在又来帮扶,你们是我们的救星,欢迎你们经常来。”玉树支队官兵赴称多县歇武镇当巴村开展帮建帮扶活动,当巴村村民更求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道。
巍峨屹立的巴颜喀拉山见证着武警官兵与藏族同胞的血肉深情;雄鹰翱翔的三江源头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壮丽诗篇;宛若玉带的通天河流淌出警民共建的和谐旋律。
多年来,武警玉树支队官兵扎根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本着“海拔高工作标准更要高、氧气少奉献精神不能少、环境苦更要苦干不苦熬”标准,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坚持驻守一方保稳定、共建一方促和谐,与驻地群众携手奋战,共建美丽和谐新玉树,为驻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高奏了警民共建的“和谐曲”。
玉树,因受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偏远地区的藏族同胞生活水平不高,缺医少药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难题之一。为减少病痛给藏族群众带来的痛苦,支队专门成立了“武警巡诊党员小分队”,活跃在玉树的藏家村落中,为群众送医送药。
为响应全力打造绿色新玉树、美丽新玉树、文明新玉树、和谐新玉树,在去年5、6月份玉树地区正值植树造林的黄金期,官兵挥锹培土,一把镐,两把锹,镐不停,锹不停,攻下一个有一个山头,顶烈日奋战近40天,种植树木5.2万余株,建起新寨村通天河畔210亩的“武警林”,拨动了绿色玉树的“主旋律”。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支队开展一个党支部帮助一个村支部、一个中队帮建一所学校和一个班(排)援助一名辍学学生的“一帮一建一援”活动,捐款近81万元援助“三江源武警希望小学”、玉树市一完小、二完小、州民中等13所中小学,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16人,帮助167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另外,投资近20余万元,开办农牧农机、围栏牛羊育肥和温室大棚种植培训班12期,帮助5个村改变了落后的面貌,100余户牧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与驻地共建“少年军校”、“军营第二课堂”等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每年免费军训1万人(次)。此外,还多次协助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非法盗猎活动,保障三江源头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因拥政爱民工作突出,支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并荣立集体一等功,先后4次被青海省委省政府、1次被武警部队命名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支队长范玉龙被评为青海省“民族团结之花”。
经历春夏秋冬,沐浴风雨彩虹。回首玉树民族团结进步的历程,在这片雪峰极地、“生命禁区”,“橄榄绿”的故事举不胜举,作为常年驻守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武警玉树支队官兵,把对玉树藏区的爱镌刻在了雪域高原之巅,把对藏族乡亲的情写在了碧草蓝天之间。(洪玉杰 张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