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诗和远方在一起之后,青海谋划“文旅两开花”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朵海平 摄影报道) “想一想昆仑文化和遥远茶卡的天空之镜,想一想驰骋在无尽头的果洛大草原和磅礴的格萨尔史诗,想一想青海湖边磕长头的阿妈和蓝天碧云下随风摇曳的油菜花……这些元素的结合,是否能够契合你诗和远方的情怀与向往?现在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这是记者去年11月29日,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文字。这一天是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的日子,不管是手机朋友圈的刷屏,还是媒体、网站上“诗”和“远方”的话题搜索、关注,都持续了很久的热度。
当时记者注意到,机构改革成立的众多厅局单位中,能有如此“诗情画意”待遇的也唯有青海文化和旅游厅了。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崔永焘 摄
文化和旅游本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正如2018年11月29日,副省长杨逢春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仪式上说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而文化和旅游的整合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统筹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杨逢春说。
那么如何开启我省文化和旅游相依相融的发展之路呢?又怎样做到“文旅两开花”(网络章学体)的发展效果?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给出了答案。《报告》指出,将努力繁荣文旅产业。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文化主题,展示和传播昆仓文化、河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青海解放70周年文艺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反映巨大发展成就和新青海精神的精品力作。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和提升“青绣”品牌。推进青海之窗文旅城、循化撒拉尔水镇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和景点。以增强体验感为目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制定引导性政策措施,推出以民俗游、冰雪游、乡村游、特色文化游、体育健身游等为主题、综合性强的冬春季旅游产品。打造智慧旅游,加快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自驾车旅游示范省。
对此,在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省代表和委员表示极大的认同和赞同。
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陈镁
陈镁代表说:刘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提到繁荣我省文化旅游产业,以我省生态优先的高度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思考、谋划,指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主题。
充分挖掘我省昆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等的提出,完全切合我省文化旅游实际。目前,文旅全面进入人民大众的日常消费,文旅活动空间和消费场景发生了质的变化,以文旅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人们彼此交往交流交汇的机遇再次凸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努力繁荣文旅产业,这与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相结合,与长远发展与长期发展相结合,与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相结合。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文化和旅游越来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深化文旅融合将加速都市休闲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日常化、休闲化和品质化方向发展,将对提升国民综合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今后,制定引导性文旅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有效的推动作用,文旅产业迎来新的春天。
其实,“文旅”融合发展在我省一些地方已开始有所行动了。
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海西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海西州打出了以独一无二的盐湖资源和知名度最大最响的昆仑文化为突破点,以“旅游+”为抓手,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的融合发展,做足做好“盐湖”和“昆仑”的文章,带动激活州内旅游板块,积极打造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目的地。
“青海年•醉海东”的相关活动。朱月琴 摄
今年1月份,记者到海东市互助县采访,该县唯一的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土族故土园内的纳顿庄园,就是融合了文化和旅游的产物。在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是寒冬天,不少游客依然在庄园游玩,这与以前高原景区一年只适合4、5个月开放旅游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平时喜欢喝点酒,因此对酒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兴趣,我这次来到故土园,就是听说这里保持了古法酿造技艺的青稞酩馏酒大作坊,还可以跟随酩馏酒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亲自感受酿造过程,我非常喜欢这种体验文化式的旅游。”专程从西安赶来的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
据互助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互助县尝试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后,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内容,延长了观光季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对文化和旅游产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文化+旅游的模式层见迭出。就在近日,海东市又开启了“青海年·醉海东”活动,以“过海东欢乐大年,赏河湟民俗文化”作为吸睛点,举办“乐都敲祥云大鼓”、“互助千人共饮一海酒”、 “敲平安钟,击祥云鼓”钟鼓齐鸣、河湟九曲黄河灯阵迷宫体验和冰雪嘉年华活动、民和“刀山会”和网红歌手演唱会、青海宴席曲、拉伊大赛、千人共品腊八粥等活动,以此来吸引省内外游客到海东农村过大年,赏河湟民俗文化,品民族特色小吃,购地方特产年货,体验乡土年味。“借助这些活动,我们市争取吸引到200多万人次,实现经营销售收入10亿元。”海东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信誓旦旦地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
2018年,青海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这个数字非常喜人!我省旅游业正加速成长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而今年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蓄势待发,这让我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呈现出更多利多态势。
“‘有融则强、不融则废’!旅游和文化有机融合才能发展壮大。如何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1月29日,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他告诉记者,今年,是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融合年,为了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将要加强与精品力作的融合;加强与公共服务融合;加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强与市场监管的融合;加强与人员队伍的融合。
张宁说:“我们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以‘1+3+6+N’的总体要求,依托旅游产业化,提升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创新厅地合作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启动并深入推进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海东市合作共建海东乐都省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支持贵德、同仁、门源等地重点推进、创新模式、示范引领。”
他说:“我们将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开发为主导,借鉴国内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全面推动海北州、祁连县、贵德县、大通县、乐都区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推进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突破区域旅游产业开发的行政、行业等壁垒,推动鲁沙尔、热贡艺术、大通-互助、海晏-刚察、玉树环结古地区5处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创建工作。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以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业旅游示范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农业、名村名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为主要内容,推动旅游产业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