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个转变”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大思路引领 形成“绿色联动”大战略
面对面嘉宾:
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杨汝坤
省林业厅厅长党晓勇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
人们形象地说,青海“感冒”,全球“打喷嚏”,青海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保护责任十分重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工作讲得最多、最有针对性、要求最严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再次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青海要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这是青海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的新要求、新实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大要求的战略途径、历史选择、现实需要,是青海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的自觉行动,是青海朝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迈进的总动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海坚信,从经济小省迈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保护生态是巨大动力,更是责任担当。
对此,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杨汝坤认为,对青海这样一个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的省份来讲,保护好生态环境不是包袱而是机遇,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战略、首要责任、紧迫任务,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生态生产生活联动和全社会共建共享。
这一点,省林业厅厅长党晓勇感同身受:“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四个转变’战略要求,特别是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对林业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征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切实增强战略思维,着力提升发展水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
生态是篇大文章,从不是某一部门“关起门来搞建设”,它需要环境保护、农牧林业发展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多方合力推进。机遇当前不可错失,如何借势走好“绿色”路?党晓勇表示,要抓住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美丽中国、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找准结合点,积极融入国家总体战略中,重点推进经济带绿化和产业发展,加强高原经济林开发与研究。依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建立并强化相关区域野生动植物打击非法贸易执法联动机制,联合开展濒危物种(尤其是藏羚羊等物种)跨界缉私和非法贸易打击行动。
李晓南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关乎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进步伐,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是现实的大思路,当前要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突出抓手,统筹推进省内五大板块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全流域和区域生态保护,聚集新合力做大青海生态。”
“加强环境保护,既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力量,也是稳中求进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引擎。对资源环境来讲,可以破解瓶颈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结构调整来讲,有利于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再造发展新优势;对发展空间来讲,能够扩大市场需求,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杨汝坤这样说。
规划前行,科学布局。具体在实践中,怎样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怎样结合具体工作,在国家大局中打好生态这盘棋?李晓南表示,要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指引,主动与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总体战略接轨,把“四个转变”落实到生态保护各项工作,形成绿色联动大战略,实现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新突破和“绿色崛起”新形象。立足主体功能和“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尽快研究启动编制青海生态保护中(前)期规划,同步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三期、青海湖流域水环境综合防治规划工程等区域治理的分项规划编制工作,保障“五大板块”和“一屏两带”生态格局持续提质增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杨汝坤认为,青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后发赶超,一定要找准优势。首先要发挥好资源优势,资源一旦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青海的前途不可限量。而青海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生态。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青海生态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青海生态建设和保护效益巨大,投资回报率巨高,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完全符合青海实际。党晓勇认为,要积极争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包括国家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长江上下游合作互动机制。争取长江流域各兄弟省市加大对青海对口支援、人才保障、资金支持力度,扶持当地农牧民群众参与林地、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增加公益管护岗位设置,强化农牧民技能培训,加大生态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帮助农牧民发展二三产业,确保农牧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巩固青海生态保护建设成果。
人们犹记,2005年,国务院批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22项工程。十年来,累计完成投资85.39亿元。2014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十余年的呵护,三江源区水资源量增加了近80亿立方米,黄河源头高原湖泊再现波光粼粼,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水资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农牧民收入及保护区发展能力节节攀升,我们深信,良好生态的推进者,是国家、是政府、是人民;良好生态的受益者,是国家、是政府、是人民。(张 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