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
13.12.2015 23:4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据悉,四川是全国林业大省,林地面积居全国第3位,林业管理和服务的林地、湿地和沙地面积占全省幅员55%以上,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十二五”以来,全省自然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建成,山清水秀的底色更加鲜明。
一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累计营造林4936万亩,新增森林面积9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高出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二是生态保护修复明显。治理巩固沙化、石漠化土地400多万亩,恢复震损植被42.4万亩。现有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207个,大熊猫保护科研水平世界第一。三是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监测显示,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减少土壤侵蚀1亿吨,固定碳量7542万吨,涵养水源864亿吨,相当于86个大型水库蓄水量。四是绿色生态产业持续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生态旅游位居全国首位,森林康养等新型业态健康发展。
同时,干热干旱等地区造林困难,森林资源量少质低,一些地方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突出,林业科技贡献率不高,生态产业发展不足,林区改革发展欠账较多,保护与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林业将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在总体思路上,将坚持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四川为总统领,以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总动力,以建设和保护自然生态为根本着力点,继续夯实绿色发展的生态本底,做强绿色生态产业,加快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
在建设重点上,将坚持保护优先,着力建设“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林地保有量3.54亿亩以上,增加森林蓄积7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7%。二是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保有量控制在2500万亩以上,湿地退化得到基本遏制。三是治理荒漠生态系统,沙化土地治理和巩固面积不少于1320万亩,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四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以自然保护区为主要依托,有效保护95%以上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典型群落生态得到保护。同时,积极推进林业扶贫攻坚,实现林业产业产值40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600元以上。
六大措施推进林业保护
在推进措施上,四川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组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扩大湿地生态补偿、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
二是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开展新一轮大规模绿化全川大行动,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森林提质增效工程,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积极防控森林火灾,严防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蔓延,依法打击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发挥好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行动,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建设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特殊生态类型国家公园,建设提升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四是深化林业改革开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林地产出效益,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项目。
五是加快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继续打造林业产业四大集群,开展第三轮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确保林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六是引领繁荣生态文化。加强森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建设,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开展生态文化创作,建设自然教育试点示范基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全民共建新格局。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3.12.2015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