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老有所养 回乡创业天高地阔——走进天境祁连系列报道之三

09.12.2015  18:22

  

  工资折上的幸福滋味

  “我是十年前退休的,当时的退休金只有900多元,今年我的退休金又涨了264元,能拿到手的有三千多元,在助农取款点就能领取,特别方便。”祁连县71岁的老人陈万洪翻出多年前的退休金存折,发现每年领到退休金的钱数都有所上涨。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祁连县连续11年上调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对老年人的优抚政策也越来越多……增调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积极征缴社会保障基金,增强社会基金支撑能力,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障金,是祁连县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

  今年1月1日,祁连县再次调整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保险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25元。基础性养老金标准由2011年的55元提高到2015年的125元,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更好地保障和改善了低收入或无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除此之外,祁连县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设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金融机构,在全县各乡镇村社均设立了助农取款点,有线转账电话,为参保群众就近领取养老金提供了便捷服务,降低了支取养老金的成本。

  保障房里的新生活

  “能住上这样宽敞整洁的新房,真的很高兴!”64岁的老人秦敬兵笑得合不上嘴。今年6月,祁连县原一完小的保障房开始入住,很多居民告别旧房,搬迁到新建小区内,大家都住进了温暖明亮的新房。

  “住进楼房就是好,不仅宽敞明亮,而且出门更方便,居住环境也改善了不少。”在小区三单元的保障房内,43岁的王明站在阳台上高兴地说。以前他们一家四口住在平房里,不仅房子狭小,而且上下水不方便。现在的房子不仅有两室一厅,而且水、电、暖齐全,和以前没法比。

  安其居,才能乐其业。为了满足征收群众异地安置的需求,祁连县委、县政府选择县城繁华地段建设安置房。根据改造进度和安置需要,2013年起,在县城原医院、原一完小、团结路、民族路、七一路等地共建设安置房732套,共计投资1.2亿元。安置房有各种户型设计,从65.2平方米至123.11平方米,共十余种大小面积供住户选择。安置小区水、电、暖、电信、网络等设施齐全。根据个别被征收人的要求,在东西村新建南环路沿线建设示范村,已有95户被征收户在示范村建设新宅。祁连县通过几年来保障房的建设与管理,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认可。

  回家乡圆创业梦

  每天上午9时,位于祁连县城人民路伊穆鼎记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

  苗彦生是祁连县八宝镇冰沟村人,2002年开始,苗彦生在广州、深圳、河北保定从事餐饮行业,经过十年的努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2年,苗彦生思前想后决定回乡创业。现在,他的餐馆有上下两层600平方米,除了接待散客外,将重点放在承包宴席上。

  “回乡创业,不仅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为家乡做一些事。”苗彦生说,决定回乡创业是自己考虑了很久后的决定,如今祁连县关注就业、支持就业、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信心。

  苗彦生只是返乡就业人员中的一个。近年来,祁连县落实城镇失业人员登记和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和就业见习、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和制度,返乡劳动力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有所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祁连就业环境的提升。

  为了照顾低收入人群,祁连县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发的门卫、司机、清洁工、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职工、特困人员等745人。高校毕业生通过招录考试、三支一扶、见习、自主择业等实现就业898人,就业率达90%,缓解了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足的现状。

  随着祁连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以“农家园”“牧家乐”、家庭宾馆、家庭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已达到240余家,不少农牧民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和大力引导,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