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河湟现代邮政史

29.08.2016  07:39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河湟地区的近代邮政业是从清光绪三十二年开始的(1906年),根据《西宁市志·邮政志》的记载,我省最早的邮局设在当年道台衙门附近的一处民房中,邮局建成之初,只有一名职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名英国籍的北京邮政总局的副邮务司希尔兹来青海视察,他将所见所闻以报告的形式发给了当时主管西宁府邮政分局的北京邮政总局,讲明了他对青海发展邮政业的若干建议,北京邮政总局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于宣统三年(1911年)陆续在碾伯、享堂、丹噶尔、贵德等地开办了邮政代办所,由此青海近代的邮政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今天的东大街东门十字一带已是繁华的商业区,青海最早的邮政分局的具体位置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一些专家推测它的位置可能在原工业大楼的地址上。我省地方史学家李逢春先生是当年编修《西宁市志·邮政志》的主要编委之一,在他的家中有一份翻译成中文的希尔兹的西宁府及边远地区的巡视考察报告,这份报告也是研究青海邮政业发展史的重要史料。通过这份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青海最早的邮政所建立的经过。李逢春说:“近代邮政业在青海的产生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清朝光绪年间,西宁府、丹噶尔厅、碾伯镇等城镇都是民族贸易的集散地。当时羊毛和土特产的贸易都掌握在来自天津的洋行代理商手中,为了加强河湟地区与内地联系,方便人们寄送来往信件,近代邮政逐渐从沿海通商口岸迁至青海西宁。”

  西宁府邮政分局沿用大清邮政制度,实行垂直领导的邮政管理体制,由当时的北京邮政总局管理。希尔兹作为北京邮政总局派到青海筹建邮政事业的副邮务司,不仅需要为西宁府邮政分局选址、招人,还担负着巡视青海各地,增设邮政代办所,开辟新邮路的使命。“希尔兹到青海后先后去了循化、保安、西宁府、贵德厅、丹噶尔厅、大通县、威远堡、碾伯镇等地,总共用时35天,经过考察,希尔兹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是发展邮政业最好的地区,虽然青海的邮政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邮局在此获利不大,所以设立邮政代办所宜缓不宜急,在考察西宁府邮政分局时,希尔兹还发现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培训和对记录工作的重视度,所以邮政的业务量短时间难以提升,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李逢春说。

  希尔兹来西宁时为西宁邮政分局开辟了另外两条邮路,并且引进了一套先进的邮政管理制度。李逢春说:“最早的邮路是西宁至兰州的邮路,据史料记载,这条邮路从兰州出发经新城、享堂,穿越老鸦峡,经碾伯到西宁,全长267公里。后来又增设西宁至丹噶尔和西宁至贵德的两条邮路,清朝时期,这三条邮路是青海最主要的邮路。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邮局的信差越来越多,查点信函、包裹等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清朝时期西宁的邮局一直没有自己的资产,租用民房当作办公地点,宣统三年以后,青海的邮政业渐渐成了规模。”

  在希尔兹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青海近代邮政的产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自从近代邮政进入青海后,青海一些地区居民的生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青海东部地区,无论是荒乡僻壤还是商贸重镇,随处可见的都是信差们奔波的身影,三条邮路也在人马车流中显得异常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