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神”送到群众心坎里 ——中央宣讲团在班彦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侧记
青海新闻网讯 2017年11月9日,寒风凛凛。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的文化广场上,很多群众在LED大屏前收看十九大的实况录像。
下午3点30许,班彦村20多名土族妇女身着民族服装,在文化广场跳安昭舞热情迎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带领的中央宣讲团成员的到来,现场展出了县文化局支持班彦村发展土族盘绣产业的10个掠影展板。
五十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向蔡昉介绍了村里扶贫产业和盘绣产业的发展情况。随后,村民与蔡昉围坐在一起,聆听他宣讲十九大精神,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双方展开了互动交流。
村民吕志发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常振奋人心,请问院长国家将来会出台哪些农村扶持措施,更多更好地支持‘三农’工作,帮助农民早日实现小康?”
“这个战略是第一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世界面前向大家做出这一庄严的承诺,将这一内容第一次写进了十九大报告,成为报告中‘七大战略’之一。”蔡昉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农民,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农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大的蓝图,接下来各部委会制定相应的具体惠民政策,会逐步落实,每个村民都会从中受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就业创业,请问在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方面,国家还会出台哪些扶持政策?”吕有存接着问。
蔡昉解释,在十九大报告里,“三农”政策占了较大的篇幅,为什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呢?原因就在于传统农业,产品增值少,我们农业的比较利益就低,大家都觉得种一年地还不如去打一个月工收入高。下一步,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的产业链拉长,搞农产品深加工,大幅提高农业效益。同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非农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大幅度提高收入,农业发展的基础就更加扎实了。我想,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还会有更多的扶持政策,为乡村提供与城里人越来越接近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我们为实现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座谈交流后,宣讲团一行来到77岁的吕有荣家中,老人高兴地向蔡昉及随行人员展示去年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合影:“习总书记来看我,还和我握了手!”他向宣讲团讲述了搬迁后的好生活,介绍了家中女眷参与盘绣和民族舞蹈培训的情况,“从山上搬下来以后,领导干部们还帮助我们改善了生活,我老伴现在做盘绣,儿媳妇学习民族舞蹈,都挣上了钱。”
蔡昉对吕有荣一家从事第三产业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吕有荣还就养老保障问题,向蔡昉请教。蔡昉很认真地说:“这些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要养老、敬老、孝老,这就把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家庭的义务都结合起来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像您一家人都参加了新农保,这是好事啊。如今,把保障的框架搭起来了,今后还要提高参保率、提高待遇。而且,国家实行高龄老人津贴,鼓励群众长寿,这是其它国家所没有的。”
蔡昉亲切地拉着吕有荣老人的手鼓励他,在国家这样好的政策下,一定要活到“三位数”。旁边随行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