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赞歌 唱响久治草原

21.04.2016  08:15

  青海新闻网讯

  4月,果洛草原渐渐热了起来,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人们已经脱去了厚厚的冬衣,街上,偶尔经过的人行色匆匆。在久治县的年保玉则甜茶馆里,飘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记者闻声走进茶馆,夹杂着酥油香味的普通话让人感觉温暖亲切,藏、汉、回、撒拉等民族的群众聚集在这里聊天话家常。

  “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来这里坐坐,聊聊开心事儿,也聊聊各个民族的事,既增强了彼此的感情,又增长了见识。”68岁的卓达老阿妈是这间甜茶馆的常客,她见证了久治县的发展变迁。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围绕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进步这个任务,积极搭建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手段、拓展工作领域,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工作为重点,以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努力构建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些年来,果洛州特别是我们久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靠的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凝聚起来的牢不可摧的民族团结体系网络。”久治县委宣传部长董爱敏激动地说。

  如今的久治,处处都能看到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动人画面。民族团结为久治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与后劲,在民族团结进步的路上,随处可见各族群众携手前行的足迹。

  历史是通往未来的钥匙,久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谱写出一曲曲民族团结、血浓于水的赞歌。

  久治县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一年四季风霜雨雪,高寒缺氧,来自久治县卫生局的“第一书记”季春江经常头疼欲裂,嘴唇发紫,每天都要吃一大把药。驻村期间,工作队尽力帮助藏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申报公路改扩建项目,为牧民发放太阳能蓄电板;牧区出现雪灾,他们车拉、人背,把燃料、食品送到群众手中……

  “作为汉族干部,他们在这里生活很不容易。我们只能拿点酥油茶、糌粑给他们,他们还要给钱,让我们很不好意思。”村民格桑说。

  自“三带三推”活动开展以来,久治县累计派出138名干部进驻22个村(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面对面拉家常、听意见,手把手算细账、谋致富,心贴心办实事、解难事,与基层群众建立了深情厚谊,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

  民族团结,汇聚起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带动了久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15年,制定了《久治县村社、寺院环境保护和卫生达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乡镇垃圾填埋场和环保公厕,投资481.05万元的7个人饮项目全部落地运营,惠及牧民群众1800余人。投资400万元组建了养殖规模均为1200头的赛池村和门堂村2个肉牛养殖基地,果囊村和折安村奶牛养殖基地正在组建当中,搭建完成有机畜牧业发展框架,成立了有机畜牧业发展办公室和有机畜牧业发展协会,以5369科技畜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合作社+牧户”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实施的生态保护治理工程,认真落实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中药材限采工作,有效实现了草畜平衡。全年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4114.1万元,发放天保及森效资金2813.36万元,投资655万元实施了封山育林、生物防控和黑土滩治理项目。

  2015年共实施各类惠民项目112项,涵盖公路桥梁、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供暖排水、旅游建设、电网改造及文化教育建设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到8.96亿元,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供养金、高龄补贴金、医疗救助金1200万元。救助1079人,支出救灾资金45万元。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定脱贫1422人,贫困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6元。2015年全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3人,有序转移劳动力就业2100人次,投资1909万元的村级文化活动室、电影院、文化图书馆项目全部完工,户户通、村村通、广播电视进寺院等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新改建公路378公里、桥梁435延米,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久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各项民族政策,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未发生一起群体性民族矛盾和纠纷。

  有了稳定的大好环境,久治县的经济增速连年保持在7%以上,经济总量连年跨越增长。2015年,久治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20元。

  生活在久治的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凝聚起不竭的力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

  实践再次证明:正是有了各族人民在久治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和睦相处,和谐相容,才创造出了久治美好的今天;只有坚定不移地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才能谱写出久治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