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2016年国家经济政策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

09.12.2015  12:06

  11月28日下午2点,由浙江卫视、杭州新浪乐居共同主办发起的“聚焦G20 经济新形势 城市新机遇”高峰论坛在杭州洲际酒店正式拉开帷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发表了题为《2015-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在,城市发展的新机遇》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李稻葵: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日子,在初冬的寒风中,我们聚集在温暖的会议中心,一起探讨一个对杭州、对中国都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G20。G20很久以前就成立了,但多年来我们不关注它,国际上也不关注它,直到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了,大家突然发现有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成员国的GDP占80%以上,这19个国家加上欧盟能团结一致,能齐心协力,出台一些政策,能出台一些改革,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2009年开始,G20就变成了全球高度瞩目的国际组织和一系列国际会议的组织者。

   的确在金融危机爆发七年多以来,G20的每一次峰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协调机制帮助世界比较快的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现在从全球发展来看,基本上可以讲我们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今天中国是G20的轮值主席国,这也是我们比较谦虚的推让了很多年,终于我们不好意思的推让了,当了一把。其实大家都知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人都希望中国当一次主席国,希望在中国开一次G20。但处于各种原因,中国认为要办靠自己的事情,要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一直没有做轮值国,一直没有办G20的峰会。但现在不一样了!新一届的领导人,完全不同的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的新姿态,我们勇敢担当起解决世界难题的重任,也要尽到中国的一点责任,要做我们的贡献。所以,我们这个月开始,两个星期前开始,中国正式成为G20的轮值主席国,我们要举办下一年的G20峰会,在明年9月份举办峰会。尽管时间不长,我们的轮值国只当了十个月左右,但全世界对中国的期望非常大。

   G20将在明年7月份在杭州召开,对杭州有什么好处呢?刚才各位嘉宾谈得非常好,我补充一点。对杭州而言,如果我们抓住机会,举办一次有意义的,让世界各国记住的有意义的峰会,那么从此开始,杭州就迈入了世界城市的门槛,世界城市和国际城市还不太一样,比国际城市更高一个台阶,杭州已经是国际化城市了,我们已经有国际航班了,有很多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在这里,举办了很多国际性的年会,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但G20的峰会不同,G20是各国首脑在这里开会,各国关心经济在这里开会。但意义不一样!我们成为了世界性的城市,是世界有影响力的城市,对世界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的城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上海、北京都是世界城市,所以,如果在杭州能举办一次有影响的,值得纪念的一次峰会,我认为杭州就跨入了世界城市的行列。再加上后续游泳的世界锦标赛,加上后续的亚运会,那么杭州经过这几次的会议举办,应该说完全的、牢牢的、稳稳当当的迈入了世界城市的行列,进了这个门槛。所以,这件事的的确确值得我们展望,也值得我们期待。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活动将会给杭州带来一系列的新面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开会的意义所在。

   此时此刻,在杭州筹办G20峰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什么意意义呢?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个人不喜欢用的一个形容词是“深秋”,我们处在深秋中,我不认为我们是寒冬,但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凉意。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处于深秋?下一阶段到底怎么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关心的另一个话题,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这一轮的下降,下降幅度或者是深度,或者对经济的冲击力,可能比统计数据来得稍微更严重一点。对这一轮经济增速下滑的严重性,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定实事求是的认识。为什么这么讲?这次官方统计数据是1月份到9月份,前三季度累计增长GDP增长速度是6.9%,数据并不是太好,政府的目标是7%左右,6.9并不是太差。但要仔细分析,6.9的背后是什么?如果刨除金融业绩的,那增长速度只有6.2%。这是根据官方统计数字测算,我并没有统计数据。从农牧渔业,到服务业,每个行业的数字已经公布出来了,如果刨除金融业只有6.2%。6.2%的增长速度对实体经济而言,是相当低的。很多企业家很不习惯的,我们习惯于两位数增长。

   再看一下,在6.2%的实体经济增长速度后面又是什么数据?首先工业增加值是6%左右,还低于这个数字,因为工业物价的增长速度是负的,还在跌。所以给企业家们带来的心理冲击被三个季度累计增的6.2%还要严重一点。最近我做了简单的测算,按照国际测算,重新测算一下工业增长的速度,把工业部门的产出除以上半年的产出物价指数,再减去工业部门的投入产比,原材料按当前价格的总量,再除以原材料1到9月份累计价格的增长的价格指数,明白吗?就是把实际的产出减去实际的投入,这是比较准确的工业部门增长的实际速度。如果仔细算的话,可能比官方的数字还要低一点,可能还低于0.3%、0.4%。如果这样考虑的话,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刚才说的6.2%还要低一点。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要回避,不能说6.9%已经不错了。

   原因何在?为什么当前中国经济的速度在不断下滑,顺便说一句,其实不用我补充,你们都清楚,金融行业一到三季度增长很快,因为至少到12月之前金融是火爆,券商是火爆的,附加值是上升,所以金融业高是不奇怪的。所以,我们想提的问题是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速比较慢?原因何在?未来会怎么演变,政府会出什么政策?我们反复探讨,企业家怎么调整,个人怎么理财。

   我个人观点,三个因素导致一到三季度中国经济实体部门增长速度在下滑。第一个因素,很简单,房地产。房地产仍然在调整之中,房地产这个行业已经调整了将近两年,去年全国总体房价和交易量是负增长,是负的8%到10%的增长,房价下降了8%,交易量下降了10%,这是去年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在交易量和价格萎缩的过程中,我谈的是全国平均,不是个别地区。当然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在放缓,它还是正增长就已经非常幸运了。所以,2014年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增长是12%左右,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这个12%比前面的15%、16%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继续下滑,今年上半年的投资开发新房子的增长速度,累计到9月份已经降到了3%了。你看看3%,从去年的12%到今年的3%已经是巨幅下降,那经济不下滑才奇怪。先讲客观原因,不要说时好时坏,把个人的价值判断放在一边,把事实说清楚。

   好在从今年5月份开始,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了拐点,从5月份开始,房地产行业的交易量和房价,全国总体上看开始回升了!5月份开始回升了!但交易量还有房价的整体上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递到房地产的新开发的投资增速回升,还需要一点时间。清华大学发了一份报告,经过分析,明年五六月份才会出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升,从目前的3%往上走,所以这是第一个因素,房地产这个行业在深度调整,当然现在已经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从目前情况来看,大中城市、大型城市回升比较好,包括北京、深圳、上海,交易量在回升,中部城市安徽、武汉恢复得比较好。因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马上带来原材料、钢铁、水泥、有色的下降,产能过剩进一步严重。

   第二个因素,不可否认,是国际因素。现在此时此刻,全球经济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速下滑。下滑到3%,一般世界经济正常的增长速度是5%,尤其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比如说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欧盟,经济不景气。我们的贸易伙伴东盟,东盟是我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增长速度也下滑,这是国际因素。只有英国、美国增长速度基本上正增长,但购买力没有上升,消费并没有上升,工资率并没有进一步上升。英国和美国为什么恢复得比较好呢?这里面有个基本的道理,尽管美国和英国是金融危机的肇事国,金融危机的正中国,但他们的经济政策是最老道、最务实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日本和欧洲还辩论应不应该救市,英国第一个提出必须救市,怎么救市?不是买股票,是政府直接拿出财政的钱或者是印制钞票去救助金融机构。英国的金融顾问劳伦斯·沙莫斯(音),他最近到我们清华大学做了一套节目,在明天晚上央视二套方式。他说与其我们给金融机构办葬礼,不如拿钱把它救活。就是因为这样务实的方法,英国和美国帮助了金融经济。09年金融衰退基本消除,现在美国的失业率降到5%左右,日本和欧洲相对比较教条,最近一两年开始量化宽松政策。所以,整体的世界经济现在是恢复比较缓慢,也脱离了中国经济。比如说今年整体上讲,我们的出口将是负增长。少有的,去年是2%的正增长,今年是负增长,快到年底,这个数字可以预测清楚。

   好在中国经济在不利的情况下,进口原材料价格在下降,国际收支没有影响。今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将会出现创纪录,今年国际收支将会出现6000亿的贸易顺差,恢复到6%。前几年一路下降,今年恢复到6%,有6000亿的贸易顺差,虽然国际市场不利,但国际收支没有影响。浙江的企业家很多在国外,可能最有感觉。

   第三个因素,我觉得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值得强调的因素,现在中国经济出现了新陈代谢放缓的现象。经济和人一样,要新陈代谢,什么意思呢?老企业要干掉,不符合中国经济的企业要干掉,新企业要加速,这才是经济发展之道。但现在什么情况?钢铁企业严重产能过剩,但还在苦苦挣扎,就为了挣几毛钱还在生产。去哪儿生产?我看了一下数据,上半年是2%的正增长,这就奇怪了,去哪了?出国了。英国1971年之后,第一次出现了不生产钢铁的现象,英国的钢厂都关了。为什么?中国的钢才厉害了,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化国家,居然不生产钢铁了。他们很务实,就不什么了。造成5000多人下岗,这对他们来说是大事。所以,我们的钢铁应该退出一部分,应该让更多高效的企业进来。进入的退出太慢了,现在称之为“僵尸企业”的太多了,现在退不出来,还抱怨政策不对、经济不好。

   如果分析问题的话,提出一个新问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企业应该怎么做?投资理财应该怎么做?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相信未来这一两年,尤其是2016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我刚刚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影响面往往超过速度所表达的力度。按照目前这个态势还要下滑至少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到了“十三五”的开局年,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往下滑,对“十三五”的执行非常有挑战性。所以,种种迹象表明,我个人观察是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担还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性稳增长、保增长。所以,明年上半年,我的估计、我的预计是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调动地方积极性,包括给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正面激励,树榜样,破格提拔,鼓励创新,鼓励多试。通过这些办法把已经批准的、已经立项的项目落实下去,这些事在明年一季度会密集布局,到明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会逐步发力。这是一个因素会导致明年的增长前低后高。

   第二个因素,房地产。刚刚已经讲过了,明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开发的速度上不来,但到明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应该是逐步逐步往上走了。所以,房地产这个行业就会从2014年到今年2015年整个拖中国经济后腿的格局转换到成为中国经济的拉动力,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第三个因素,影响明年经济走势或后年经济走势的,可能是已经出台的、还没有完全落地的计划生育改革政策——二胎政策。我一直做研究,愿意和各位方向。现在一年是1500万新出生的婴儿,我们一年出生的婴儿是1500万,已经比高峰年代降了很多,60年代初我们这批人出生的时候是3000万,所以今天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比我们好多了,现在毛入学率到了38%了,2014年是38%的18岁到24岁的大学生入学,所以出生婴儿数在下降。我看了很多人口专家的各种预测,他们的普遍预测是二胎政策在明年下半年,按全年算,将会带来200万到300万多生出来的婴儿。就算明年下半年的一半,就算是150万,那也是比较大的数字。

   上面是我引用做人口的别人的分析,下面是我的分析。这200万到300万的婴儿对2016年、2017年经济有什么影响呢?首先,一批人要能够享受计划生育改革红利的人口,应该集中在城市。同意吧?因为农村计划生育到此为止影响力是比较有限的,你问餐馆服务员,我喜欢问他们“你从哪里来的”、“家里有没有兄弟姐妹”,不幸你晚上去吃饭问服务员,你问问他们,大部分家里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城里人、公务人员、大学老师到目前为止生一个孩子,现在计划生育一改革,首先响应的肯定是城里。第二响应的是什么呢?是想生二胎,想了很多年了,但一直受政策影响,不愿意生,不敢生的这部分人群,生育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家庭,应该赶紧行动起来。第一批能够得到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实惠的一定是这批人。1300万人0.23%左右,这0.23%左右新出来的婴儿,比正常全社会的平均消费量多一点。更重要的是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后,还必须增加其他的消费。房子适当要扩大,因为有了二胎之后,要有保姆住,父母要帮着看,如果摇号要摇不了买不了第二辆车,要车换成七座,我初步测算,至少会带来额外0.5个人的消费。所以二胎政策,如果能带来300万新出生的婴儿,对GDP的拉动是0.2%。主要是城里人,一个孩子的消费带来额外的消费,而且平均消费比全国多一点。

   所以,这几个因素告诉我们,2016年恐怕是前低后高。当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在2016年中可能有所逆转,年底有所回升。2017年稍微远一点,不太好测,但基本上和这个是一样的格局。2015年是6.8%,因为四季度会略有下降,2016年略有回升,2017年还是这样的格局,6.7、6.8或者高一点。我还要说一下,这是官方统计,并不是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这个数字多一点,所以这是2016年、2017年的基本格局。

   好了,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分析了格局,第二个问题谈了原因何在。第三个问题,请问朋友们,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个人、家庭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个人理财做什么样的调整?企业家朋友们,我认为你们应该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前面,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说把今天的经济布局建立在对未来十年的经济规划之上,不能说今天布局十年以后的事,这个可能过早了一点,但至少要略有提前,要有前瞻性。我们一起讨论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产业必须布局。中国经济出现了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的格局,这个结构不一样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我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千条万条都是一条,其他都是虚的,就是工资涨了。工资上涨影响千百万,并不是你我的工资涨了,是农民工的工资涨了,全部改变我们的产业形态,不信你问一问。未来大学生比不上同样年龄蓝领工人的工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注重教育,工资再低也要上大学,教育本身就有价值。有机会上大学上大学,先不要谈其他的。但话说回来蓝领工人的工资上涨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带来的后果是消费上升。此时此刻,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消费的增长超过GDP,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自己做了一个研究,我的研究表明国家统计局的消费量远远低于实际消费。

   浙江企业家,你们是最灵敏的一群,你们应该跑在市场前面。要布局,要改变结构,那里有先进的结构,你去看,研究日本、韩国,去发展起来,人家先做什么,后来做什么。有现成的案例,不要走远了,就看日本、韩国、台湾,一开始他们也做小五金,后来逐步升级做电子产品,这就是觉醒。

   第二,我呼吁大家一定要改的是地区结构,也一定要清楚。地区结构也非常重要,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在浙江,在浙江如果再炼钢铁的话不太容易。除非你在浙江沿海某一个地方,我只是举例子,只是开玩笑举例子,不见得是认真的。除非你到沿海有一块地,这块地不是很贵,这块地是滩涂,这块是盐碱地,这块地靠近码头,你进口世界上最好的焦炭,进口最好的矿石,你用德国的技术炼钢,德国人还炼钢,他能做到炼钢的降尘量比城里开汽车扬尘量低一半,总的来说,在城里做炼钢的行业不是你的方向。浙江应该有自己的优势,之前有很好的行业,比如说做小五金,做家电,你去研究,我只是建议性,恐怕就可以移到隔壁的江西、安徽了。江西和安徽的人均GDP还不到浙江的一半,他们的劳动力便宜,土地便宜,那个地方建个厂房,雇一些工人装一些东西,就很容易。所以,位置选对了,在什么位置做什么活也一定要选对。

   说到这儿,也许你会问中国经济哪些地方会比较活跃呢?哪些地方的三四年、五六年的经济会发展比较快呢?中国的经济版图将会如何演变呢?我讲一点个人的认识。这个认识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中国经济从现在开始,多少年来,老百姓有了比较大的、自由迁徙的权力了。历史上有过,我们闯关东,那时候我们逃荒逃难,那时候往往是被迫的。但45年以后就没有了,因为有户籍制度。今天这个制度正在被逐渐打破。如果问我中国经济哪里火,首先中国人往哪个地方移,哪个地方就会火。现在年轻人往哪里,哪里就有戏。为什么东北不行?因为人少,人往外跑。再有本事也很困难。俄罗斯为什么不灵?俄罗斯每年少30万人口。为什么不要害怕日本?日本人口也在萎缩,日本在老龄化,一个人口萎缩的国家以后怎么打仗呢?所以,我觉得不用太担心日本。一个老龄化、人口萎缩的城市没有斗志了。

   好了,话说回来,中国哪些地方人口会集聚?哪些地方人口会活?哪些地方值得浙商去折磨、去投资?一是人口基数大的地方要关注。哪里人口基数大呢?安徽人口基数大,河南人口基数大。过去安徽、河南人人口基数没有基础,他们到外面打工;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人口开始回流了。四川人口多。所以,第一要关注人口原本的基数,是籍贯人口。二是关注什么呢?关注气侯因素。气侯因素是不能改变的,是老天爷给的,不能认为改造。当我们人均GDP很穷很低的时候,当大家担心温饱的时候,北方寒冷地区经济发展稍微快一点。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不是在杭州吧,杭州也有一段时间,首都在西安、在洛阳、在北京,在北方偏多。什么原因?很简单。在古代,在我们很穷的时候,人儿最害怕的是夏天,天气一热蚊子就繁殖,蚊子一繁殖,传染病就跟着跑,传染病一来,医生没有办法,婴儿就夭折。但寒冷地方不怕,寒冷地方夏天短,没有那么热,传染病少。冬天不要紧,冬天穿衣服就好了,取暖就可以了,取暖的技术比治传染病的艺术来得容易。所以,过去古代经济活动的中心,尤其是明清之前,历史上在北边。现在是反过来了,现在是经济发达,东北人民最聪明,马上往南边跑,三亚、海南都被东北人占领了,我看浙江去的还没有东北人多。人家最聪明了,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早就醒悟过来了。去年7月份,我去哈尔滨跟他们交流,我问他们,去年你们去哪儿过的春节?吃饭的时候,一个个都说在三亚,没有一个留在哈尔滨。我说哈尔滨本地不在哈尔滨,怎么怕冷?你们去几个月?是不是过完春节就回来了?他们说住三个月。我说生活习不习惯?他们说习惯,把东北大米空运过去。所以,东北经济不发达,东北一个人出去,带走了五套房子,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不能起来。

   三是交通。举一个合肥的例子,最近合肥很火,不仅是这一年,我去了好几年了,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最近克强总理刚刚请德国总理默克刚刚去过,合肥就是人口多,气侯相对比东北温和,交通枢纽有了高铁,和上海、北京、武汉很快联系在一块儿,这三个因素都具备,因此合肥很火,再过几年,合肥人口超过一千万,经济还要上涨,地铁还要修。所以,请大家除了产业以外,一定要关注中国的地理布局,一定要多研究中国地图,把中国地图和中国高铁的规划图挂在办公室反复研究,地区选错了,有时候往往也是致命的。

   第三个需要呼吁企业家关注的是什么呢?在国外寻找你们的营养品。现在非常时髦的一句话是“一带一路”,我觉得企业家们“一带一路”是国策,应该长期坚持。作为国策是极其有战略高度的,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绝对会有影响,绝对会有正面的高度。“一带一路”是什么影响?就是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要一直往西辐射,欧洲的德国,再往东北去一点,西北去一点,是他们的英国,英国、德国和中国连成一片,这个世界就搞定了。美国是一个岛国,是一个巨大的岛国而已,三面环海。美国人历史上没有大陆的概念,所以美国的国会爷们儿都很土,所以奥巴马为什么不干把经济改革方案拿去国会,因为肯定否决,他们认为做好自己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所以,“一带一路”是战略思想,我高度赞同,我们和欧洲一起稳定世界,一起对抗、对冲美国的大权,没有多角机制就不能稳定。但对企业家们,我想提醒大家,对投资一定要谨谨慎慎,但要走出去。我建议你们把“走出去”当成深山采药一样去汲取营养品,美国、欧洲、国外有一些你们需要的营养品,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找什么。

   对个人,对家庭,你们很关心的是理财,在经济变迁时代,在金融变革时代,理财应该怎么做,孩子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做,我也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大家都是浙江经视频道的忠实观众,我们拉一点家常,讲一点供参考。现在中国金融正在经历大的变革时期,金融行业未来五年可能会有格局性的变化,未来会有几件事将会改变我们的想法:

   一是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供你们投的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对个人也开放了,也可以投资了,所有一些风险投资基金也可以投资了,如果你有几百万,也可以要你投,但前提是要锁定几年。还有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比如说蚂蚁金服、陆家所等等,就以某种形式开放。以后你们不是买股票的概念,以后你们可能到互联网上买一些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买信托,买理财,买其他各种各样比较复杂的产品,这是第一个变化。

   二是国际国外将会打通,以后的金融业将会更加的国际化。五年之内,我相信如果不出重大意外的话,一定会有一些境外的公司来境内上市,我指的不是阿里、京东、百度回归A股,这是应该的,我认为五年之内是应该的。更重要的是还有100%的纯外国公司,苹果电脑、微软来我们A股上市,应该欢迎他们,如果不出以外的话,应该可以完成。这就形成了境内境外打通,可以不出国门就可以投资股票,以后沪港通会变成深港通。

   这两个变化之后,给大家带来几个启示。首先是更多的去研究专业化的投资机构,而不是单打独斗凭着个人的喜好理财,我建议理财要找更加专业的公司,因为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了,形势越来越复杂了,你没办法盯着它了。但不是说盲目的选择金融机构,你应该花更多的精力从研究股票转向选择投资机构,你选对了专业机构就成功了一半,让他们帮你做。第二个建议是更多的分层次、多元化,现在理财的朋友们有时候比较单一,觉得要不然把钱全部放在银行,要不然全部理财,这不够多元化。今后一定要理财多元化、分散去投,这是未来五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股市经过大调整,这个周五股市跌了五点多,今后还会进一步的波动,也许不会像5月份那样大幅度波动。但就目前经济来看,不是所有企业都是阿里、京东,所以传统行业产能还是过剩,所以不要有过多的股市上升的期望值,要谨慎,但要利用好专业机构!

   最后,观众朋友们,我们还要共同关注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关注下一代。我的建议,首先当然是要国际化,未来中国不断国际化,人才培养也要国际化,孩子们的培养也要国际化,但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作为最后的接引,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的根底,所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丢失了国际化的根基,可以适当的推迟孩子们出国的时间,即便是出国读书,也要利用寒假、暑假等一切的机会回到国内接触一线的经济、金融、社会,甚至政治。通过这样的研究,通过这样的培养,才能让下一代有更扎实的根基,最宽广的国际视野,让我们的家庭、事业不断的传承下去!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爱思网      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