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故事:老虎村通电两周年回访记
青海新闻网讯 10月21日,记者跟随国网海南供电公司同德县公司工作人员驱车前往同德县秀麻乡老虎村,对这个两年前实现通电的无电村接电后的生活状况进行回访。
老虎村距离同德县城约65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这里分散居住着70户350名藏族牧民,长期以来村民们烧牛粪、点酥油灯和使用分户光伏照明,生活非常不方便。2014年10月27日,老虎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投运,新建10千伏线路20千米,安装总容量为300千伏安变压器6台,结束了当地的无电生活。
临出发前,同德县供电公司副经理陈世界介绍说,去往老虎村的路况不好,路途往返需要4-5个小时。尽管有了心理准备,当车辆驶入秀麻乡路段后,盘来盘去的山路和颠簸崎岖的路况还是让人不免有些紧张。如同地名一样,这里地形险峻,群山环绕,最高山体坡度达到60度。
“前面是被山洪和泥石流冲毁的路段,路基塌陷得厉害,小心点开!”陈世界一边提醒着司机师傅,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今年7月底、8月初,同德县经历了两次较强的降雨天气,强降雨和泥石流造成了路面的塌陷,同时,沿线11基电线杆不同程度受损。接到乡政府的报修电话后,县公司紧急组织人员、物资全力抢修,只用了4天时间,新立和转移37基电线杆,为老虎村恢复了供电。
老虎村的供电服务工作由同德县公司所辖班多供电所负责,在通电的两年时间里,尽管路途偏远难行,供电所员工每月至少一次上门,检查村里的变压器运行情况、入户为牧民群众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排查安全用电隐患,并义务为牧民修理更换老化电线和开关,保障安全、放心用电。
为减少村民上县城缴费出行的不便,供电所员工还上门收缴电费。“每次收费,最多的一户每月30几元,最少的每月也就7、8元。无电地区通电体现的是央企的社会责任,单单算经济账肯定是不划算的。”陈世界说。
一路的攀谈中,车子已驶入村中,几处民房星星散散地坐落在半坡中。牧民站在村口,笑盈盈地迎上前,拉起营业班孟永福班长的手,将我们迎进家中,迫不及待地诉说他们用上电后的喜悦心情。华科加家里一共8口人,他说通电前家人与外界联系很少,基本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现在有了电视机、收音机,了解外界的信息变得很方便,家里的小孩子尤其喜欢看电视,这让他们长了很多见识。记者注意到,华科加家里冰柜、洗衣机、电视机、收音机等家用电器配备齐全。女主人扎西措打开冰柜向我们展示储备的冷冻肉品,脸上洋溢着幸福满满的笑意。
现年60多岁的努日加是村里的老住户,儿子年轻时因摔伤致高位截瘫已经卧床23年,供电所员工每次来村里必去他家,为他详细检查电线和开关情况,交代安全用电事项。说起通电的好处,努日加老汉感慨地说:“以前用光伏电不稳定,夜里照顾病人经常是黑灯瞎火的,现在通了电,照顾病人确实方便。以前家里也用不了冰柜,吃的都是风干肉,现在随时可以吃到保鲜肉,炖汤给病人喝有营养。”
此行,供电员工还给村里的群众发放了藏汉双语的《依法用电安全用电画册》,并对画册里的用电常识和安全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嘱咐大家注意室内或插板不能私拉乱接,出门走亲戚或赶场一定要把电灯电源关闭,做到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
临近回访结束的时候,同行的班多供电所所长袁锋魁接到电话,告知有两户居民家需要复电,地点临近兴海县。记者抬腕看了下手表,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一刻。供电所员工一行4人与我们道别后急匆匆赶往下一处工作地点。“这样的情况经常有,客户一个保修电话,再晚我们也得第一时间赶去处理。”陈世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