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耕“新图景”探寻农业发展“新常态”:在希望的田野上
几名农民在曲靖宣威市板桥街道耿屯社区的玉米地里劳作(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新华网郑州4月29日电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眼下谷雨已过,正当春种春管大忙时节。东北黑土地冻土已融,农民朋友正着手播下新的希望;华北平原麦苗已郁郁葱葱,开始拔节抽穗;江南华南西南各地的稻田和油菜田,一片生机盎然……
农业稳,天下安。日前,新华社多路记者来到广阔田野中,在春天中寻找农业生产的新变化、新气象,并探寻保障粮食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方向。
从无人机到物联网,新技术绘出春耕新图景
21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江苏射阳县。一片绿油油的麦地上空,一架长约两米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像一只姿态轻盈的大蜻蜓一样平稳自如地飞行。年轻的“飞控手”徐健在地头操控。飞机经过之处,一层薄雾轻轻洒落,这是在进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别看这家伙块头不大,一架次可携带10公斤农药,一天最多能喷洒400亩,抵得上40个劳动力。”射阳县卓诚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广军说,合作社共有6架无人植保机,大幅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作为新型农田喷药“神器”,无人机一经出现便备受农民欢迎。在农业大省河南,在试点农机补贴的带动下,短短两三年内全省拥有量已达300多架。
这一天,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鹤壁市,58岁的农民唐全合正在根据前一阵的倒春寒和小麦长势,制定下一步的田间管理计划。靠着“星陆双基系统”,他就能知道啥时候施肥、啥时候打药、啥时候防干热风。
老唐说:“如今种地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小麦都是一类苗,单位面积内绿叶比例较高,苗情较好。”
唐全合是全国第一个使用“星陆双基系统”种粮的农民,他每年种出来的粮食,足够10万人吃一年。
在即将开始春播的东北,“大粮仓”黑龙江的水稻秧苗管理正是关键期,玉米也即将播种。在黑河市勇胜现代农机合作社,翻地机、播种机等共41台大型农机具都已检修完毕。理事长杨永合说,合作社一共经营了3万亩地,玉米种子、化肥都已买好,“五一”之后就开始翻地。地翻好后,不到半个月工夫就能全种上。
俗话说,秧好半年粮。如今,水稻集中育秧系列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为丰收打下了好基础。在黑龙江绥滨农场一处育秧大棚内,地上像铺了一层绿油油的地毯。种植户李艳芬正在查看秧苗长势,并不时拿着喷头,为秧苗补水。“现在都是标准化育秧大棚,培育的都是好秧壮苗。”李艳芬说。
“物联网农业”的新技术,甚至也用到了育秧中。黑龙江八五九农场第一管理区智能化育秧大棚控制室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数公里之外的棚内相关数据便实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形成一张张动态曲线图。想要灌溉、通风,点一点鼠标就好了。种粮大户李树权掏出手机,打开育秧棚监控系统,与电脑同步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就立刻呈现。
“农业生产的变化之大,和整个国家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一样,令人感叹。”安徽定远县池河镇农技站站长许成枝说,“20多年前拉犁耕地靠的是人力畜力;分田到户初期,水稻亩产600多斤就不错了。如今用上了新技术,达到1200斤。”
“谁来养活中国人”答案渐明,新型种粮大户成为主力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一连增”,但当前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主粮供求格局已由“总体平衡、丰年有余”转为“紧平衡”。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耕地等资源日趋紧张,中国有能力继续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吗?
记者在各地采访看到,除了农业新技术的加速应用,耕作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普遍兴起,也正在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而努力。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河南冬小麦正由南至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值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预防和控制赤霉病、条锈病等穗期重大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冬小麦是夏粮的主体,也是每年我国农民收获的头一茬粮食。在我国的粮食生产结构中,夏粮产量虽然只占全年的1/4,却至关重要,关系着后面的粮食生产是不是能如期进行。而夏粮之后,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秋粮,则决定了全年粮食的丰收大局。
河南是冬小麦产量第一大省,而冬小麦是农机使用率最高的一大作物。在这个省,机械化耕作和收获,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据河南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介绍,最近5年该省的拖拉机从339万台增加到387.7万台,增长14.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幅高达130%。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农业人口外流,农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一度引发“谁来种田”的担忧。张开伦认为,河南省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2000万之多,粮食仍能实现连年增产,与机械化发展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紧密相关。
据农业部统计,去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人力畜力为主转为以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新阶段。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三大粮食作物这一比重均超过75%,小麦生产更是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而随着种粮食和为种粮食提供施肥、喷药等服务的各种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兴起,土地产出效率得到提高,也为增加粮食单产做出巨大贡献。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长发镇正合村,不少院落紧闭,记者所见多是老人的身影。村委会主任王凤财说,全村1330人中有600多人进城务工,占壮劳力的八成以上。留守农村的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50岁左右的妇女以及小孩。“村里8700亩耕地全部由一家合作社耕种,没有一亩地抛荒。”王凤财说。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已有317万户、家庭农场87万个、农民合作社124万家,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200亩。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新时期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旧压力新挑战并行,中国农业在改革创新中突围
田野上尽管孕育着新的希望,也因一些新老问题存在隐忧。
种粮大户普遍反映“差钱”。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种粮大户廉金生说,虽然有针对种粮大户的贷款,但“事太多,要这个资料、那个资料的,太费劲”。他希望有拿着流转合同就能贷款的信贷产品,银行利息降一些,少一些种地成本。
一些种粮“小户”则面临土地抛荒的窘境。在豫东的淮阳县鲁台镇,眼看着邻居们忙着除草打药,无事可做的农民郑瑞海心急如焚——去年他家三兄弟的12亩承包地一次性转包给了一家公司种高粱,到了秋季,公司却因经营不善未能如约兑付租金,农田被抛荒。
近三年来,流入企业的承包地面积年均增速超过20%。截至2014年底,流入企业的承包地面积已达到3882.5万亩,约占全国农户承包地流转总面积的10%。河南省农业厅农经处副处长朱金芳认为,土地流转让粮食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迈进,但类似的工商资本下乡“跑马圈地”也存在着盲目投资和概念化炒作,风险和隐患不能不重视。
来自于市场的压力和风险,对所有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都是个挑战。去年9月至今年2月,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走低,不少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主体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中央财政尽管收入增速下降,但今年对三农投入依然有所增加。本月初,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通知,拨付今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三项资金1434亿元。同时,要求各地采取农业信贷担保、贴息、现金直补、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补助等有效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解决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针对土地流转,农业部等四部门2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重点保护农户权益。
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种田,各地都在尝试新办法。
“我家6亩承包田,以前春节一过就要整理秧池,现在政府扶持的育供秧基地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只要看看苗、放放水就行了,技术更到位,丰收有保障。”射阳县海河镇农民王家民说。
当地探索一种叫“联耕联种”的规模种植模式,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机制调整推动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让越来越多的散户更愿种田、轻松种田。
由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令人担忧。正如黑龙江富锦市种粮大户柳军力所说,“增产靠肥料催的老路难以持续,土地会越来越‘馋’。”
记者看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正在东北黑土地上得到推广,通过化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缺什么补什么,避免了盲目施肥。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一年。层出不穷的春耕新事背后,恰是农业生产的深刻变革,新技术、新农民、新机制的叠加共振,正开拓着中国农业的未来。(记者张兴军、王建、陈刚、程士华、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