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在一线:为村民点燃脱贫致富的火种
青海新闻网讯 从乐都区出发,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二十多公里后,我们便来到了海东市乐都区城台乡城子村。这个住房还是土木结构、土墙上长满苔藓的村庄,正因新来的“第一书记”雷喜红而悄悄发生着改变。
“雷喜红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派到城子村的驻村书记,他可是个好书记,驻村以来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雷书记农历大年初四就从北京回到了城子村开展工作。”多次采访过雷喜红的海东电视台记者应存业介绍说。
近城子村的村委办公楼,寂静的小院里传出孩子们的读书声。“工作之余我把村里的孩子组织起来给他们教《三字经》,我是出生在农村的山里娃,现在我是城台乡城子村的一名党员,乡亲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会尽自己所能改变这里的贫困现状,也想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雷喜红说。
“他像城子村春天里的一把火。”城台乡党委副书记时盛利这样形容雷喜红。自从雷喜红2015年10月11日正式驻村开展工作以来,村里就开始活跃起来。
在雷喜红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五张从谷歌地图上下载的城子村卫星图片,那是他和城子村的第一次接触。按他的话说:“把作业做仔细,才能全面掌握基本情况,才能真正为这里做一些实事。”驻村工作前,雷喜红就着手收集整理、学习相关资料和方针政策,提前做足了功课。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平均3次走访了全村55户人家,165次的走访成了他与城子村“最亲密的接触”。他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列出了一份非常详实的《全村人员信息表》,而且还成立了一个红皮大蒜种植合作社,为村民点燃了脱贫致富的火种。
谈到红皮大蒜的种植,雷喜红说,“选择种植红皮大蒜,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红皮大蒜一直以来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销售不成问题,即便是市场发生大的波动,我采取的是订单销售的方法,农户不会承担太大风险。”
城子村原本有耕地2000亩,通过退耕还林后耕地减少了93%,目前仅剩下150余亩的耕地,平均到每户人家也只有3亩多一点,地多时可以靠天吃饭,现在没得靠了。雷喜红根据城子村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产及技术水平,精耕细作打造绿色原生态农作物的发展思路。此外,雷喜红还对外出劳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创收能力和技术水平;积极落实教育扶助政策,解决因学致贫问题;解决因残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因大病导致家庭暂时性困难群众的问题……
“第一书记”雷喜红驻村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城子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村民都说:“雷书记虽然第一次来我家,可是家里的情况他都了解,说明他是真的下了功夫啊。”
“第一书记”雷喜红大年初四就从北京赶回城子村提前上岗工作的事儿在全县传开。“一个家远在北京的人都能提前上岗工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雷书记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为群众着想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村民尊重,获得了很高的威望。村里的党员干部也被雷书记的工作作风所鼓舞,决心努力踏实工作,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