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地理】在丹葛尔古城邂逅非遗之美

24.12.2018  11:50

  湟源,史称“丹噶尔”,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日月山脉东麓,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也是通往西部牧区至西藏的咽喉要塞、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排灯之乡”等美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湟源留下了灿烂的民间文艺……

  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丹葛尔古城,探寻属于湟源的独特民俗,感受湟源非遗魅力。

  湟源排灯韵味深

  在穿过丹葛尔古城城门的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六百年--现代化的气息被高耸的城墙屏蔽在古城之外。老街上青砖、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等建筑元素与醒目的排灯浑然天成。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其产生可追溯至18-19世纪世纪的清代中期。当初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内燃蜡烛,十分醒目。此后又逐步发展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能横跨街道的排灯,每逢元宵佳节便进行展出,成为湟源县城的一大文化亮点。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当年的正月元宵节展出了过街排灯。20世纪初的清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为湟源排灯的发展增色添彩。湟源排灯是湟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年),湟源排灯达到鼎盛时期。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那时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的排灯有一百多架。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太平盛世的称颂,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同时也展现了“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辉煌,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意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四季长春,永葆其年,千秋万代。每格由长3尺,宽2尺方格的纱窗组成,排灯两面,共八格,长约丈余。绘画内容丰富多彩,分别取自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某段情节,因而人物生动,场面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当蜡烛火焰旺盛,灯光闪烁之时,画面人物静中有动,惟妙惟肖。

  湟源排灯的框架要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雕刻极为精细考究。其形状有长方形、马鞍形、扇形等,一般长2米,高0.6米,厚0.4米左右,前后面分3至6档,每档画一图案,内容为商家自选的历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各图之间相互关联,里面仍用蜡烛点亮。

  据青海大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海成介绍,如今,湟源排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更加多样,排灯的用途也从原来单纯的观赏性向城镇景观、道路亮化、节庆彩灯、民用商务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

  今年6月,湟源举办的首届排灯文化旅游节,更是展示了当地的河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湟源。

  湟源里脊乡味浓

  如果在丹葛尔古城逛累了,在这里,酿皮、酸奶、卤肉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而最具湟源特色的非湟源里脊莫属。

  2016年1月,“青海老八盘”制作技艺正式入选西宁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湟源里脊作为“青海老八盘”里的头一道菜,一直颇受青海人的喜欢,而今更是成为流行青海旅游消费市场舌尖上的美味。

  其实湟源人爱吃里脊与湟源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湟源是古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途经点,其地处较为高寒,人们需要更多热量抵御寒冷,除了大量肉食,作为辅材的辣椒、八角、草果、荜拨、良姜等温热性调味品和醋充分发挥了它们各自的性能;再加上受晋陕商人的影响,湟源里脊融合了多种口味,有机糅合衍生成为具有青海特点的美食,酸辣里脊就成为青海地方特色美食中极具特色的美食。

  走进丹葛尔古城的湟源里脊店,就见服务员一手托着现炸的里脊,一手端着酸辣汤汁,在店里穿行。普通的酸辣里脊是里脊和汤汁一起翻炒,只需一个盘子即可盛盘,湟源里脊则是把里脊和汤汁分开盛放,现场浇汁。

  汤汁“呲啦”一声浇上里脊,香气像是活了过来,勾得馋虫一下子就跑了出来。一大盘酥脆金黄的丸子,配上红红绿绿的辣椒,黑油油的木耳,碎玉般的蒜茸,香气扑鼻而来,馋得馋虫直叫唤。

  吃湟源里脊一定要用勺子吃,带着汤汁一起吃里脊,才带劲儿。汤汁入口酸中有辣、辣中鲜香、回味香甜。

  湟源里脊拔得“青海老八盘”头筹,靠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乡愁。

  湟源陈醋酸味足

  在湟源人看来,湟源里脊之所以能做出与其他不一样的味道,除了里脊中所用的“独门秘籍”之外,与调味品湟源陈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省特色传统名产之一,是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酿出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湟源陈醋酿造历史悠久,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初年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之后,丹噶尔地休养生息,民力复苏,清政府将“茶马贸易”集市移之丹噶尔,于是,湟源地区商贾云集,农牧业、民族商贸业再次蓬勃兴起。湟源陈醋是丹噶尔古城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统生产工艺早在2006年11月就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丹噶尔原本就是汉、藏、蒙、回多民族杂居地区,本地居民受牧民影响,喜食肉类,广大牧区民众更是以肉类奶制品为主食,因而醋就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作料。醋的销量大增,自然刺激了酿醋行业的发展。清末,湟源有名的醋房就有4家。

  湟源陈醋工艺分为五道程序。第一步是上料,首先要选用干净的小麦、青稞麸皮与粬料加温开水拌合均匀,置于木匣之内发酵;第二步是发酵,使温度保持在18至20℃之间。发酵程度全凭经验,一看颜色、二闻味道,从而决定起醅的时间,早了晚了都不行,要恰到好处。另外,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适时“倒匣”,翻动醋醅,控制温度,使之均匀发酵;第三步是淋醋,就是提取醋汁。就是先将温开水淋到装在醋匣中的醋醅上,适时、适度加压,最后压挤出醋汁;第四步是泡制;第五步是曝晒,湟源人叫“晒醋”。陈醋实际上就是晒制出来的,醋液被装在大口径酱盆内放置于日光之下,曝晒数月之久,使药物充分溶解分化,起到了二次发酵的作用。晒醋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颇费工夫。每天需有专人看守,每隔一两小时就用木棍(不能用铁器)搅动一次,每到天阴下雨时,要用专用的石板盆盖盖好,绝不能让雨水淋入盆内,否则就会发霉变质。一直晒到醋液色呈棕红,状如胶水,方告成功。湟源陈醋之所以色如琥珀(棕红色),味似醇醴,从来不加化学香料和糖浆食色,一靠几十味中药材配料,二靠数月之久的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