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高地”打造“创新高地”

14.02.2019  23:51

今日视点

在攻破了高原多年冻土层等难题后,一条青藏铁路贯通世界屋脊,让这片高天厚土不再遥不可及;

盐湖提锂技术实现新突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居全国第一;

人畜共患的包虫病,我省不仅已经研究出了防治治疗的技术,还开启了微波消融的新模式;

一片又一片曾经鼠洞密布、沙化严重的黑土滩又重新长出了生命的绿色……

40年的砥砺奋进,几代青海科技人把建设新青海的汗水挥洒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

40年的风雨兼程,几代青海科技人在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特色农业、生态文明、精准扶贫、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科技金融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奋力在青藏高原这个“地理高地”上打造“创新高地”。

构建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自2009年开始,我省组织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为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以科技培育新的战略性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了10个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鼓励企业引进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支持企业开展消化吸收和集成再创新;实施20个联合攻关项目,解决青海省重点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技术瓶颈问题;实施30个企业自主创新项目,重点支持和加强企业研发能力。

到2014年,“123”科技支撑工程安排项目282项,其中企业自主创新项目134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盐湖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藏毯与纺织及节能减排等领域。安排经费9.9亿元,企业科技投入55.4亿元,带动建设投入近650亿元,实现产值820亿元,获得389件国家发明专利, 443件实用新型专利,制定各类技术标准190余项,引进和培养人才750余名。

从百项重大技术进步和百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到开展企业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试点,再到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是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关键的一步。

如今,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7家、科技型企业415家,工程技术中心6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3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实施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科研经费达12亿元,取得各类科研成果600余项、获得省部级各类成果奖励156项;建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国地联合工程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实现了零的突破。

建成高层次人才团队、农牧区科技信息、文献检索服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实验动物信息、技术交易服务等6大类系统。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844件增长到2016年的3284件,增幅达289%。

攻克一大批重点领域的科学技术难题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坐落着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设计年均发电量在14.34亿千瓦时。从2017年全面建成并运行开始,成为目前国际上光伏组件种类及系统运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实证性研究基地,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并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建成中国首座5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着力打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级新能源集成应用科研基地。这是我省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展,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的最好见证。

加强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行动,建设盐湖资源、太阳能、锂电池、复合材料、新型晶体材料、特色生物等创新集群,攻克一批技术瓶颈,全方位推动产品、品牌、产业创新,集中力量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着力为“四个千亿元”和“四个百亿元”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我省科技在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生物、特色农业等更多的领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组织实施的离子选择性分离工程化项目突破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低成本提取电池级锂的生产工艺技术,打通了青海省上下游锂电产业链条。建成国际首条全48对棒大型加压还原炉高品质多晶硅万吨级生产线。盐湖提锂技术实现新突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居全国第一。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从电源端解决了光伏发电稳定性差的问题;中国首座10兆瓦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在德令哈顺利并网发电,拉开了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序幕。

通过包虫病研究攻关获得的多项技术填补了我省包虫病治疗空白;黑果枸杞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材审核列入终止审查目录;“梓醇片”获得国家中药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实现了我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临床批件“零突破”。

围绕马铃薯、油菜等十大重点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了“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通过“三系”配套技术选育出的青杂系列12个油菜品种,已覆盖到全国80%的春油菜产区并推广到蒙古、俄罗斯等国,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蓝型春油菜制繁种基地。

2012年以来,以主动推送服务为主的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覆盖17个县区,1796个行政村,27.29万户农牧民,17.7多万公顷耕地,并为1029个涉农协会、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建成的5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面积达到1.6万公顷,引进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91项,核心区年产值已达166亿元,园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

开展一系列促生态建设的技术集成示范

围绕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柴达木、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省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为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改善、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我省出台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构建星-空-地一体化监测方法,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与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定量化、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支撑与精准化服务。

为稳步推进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通过运用草畜平衡核定技术、智能称重、遥感、GIS以及地面调查等手段,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精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面对威胁三江源核心区域生态安全的“黑土滩”问题,建立三江源区“黑土滩”草地恢复技术体系,查清三江源“黑土滩”退化草地面积,培育出适宜优质草种,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难题。

在祁连山地区筛选出适宜草种6个,进行了春秋季休牧对不同类型草地植被恢复效果的试验示范,提出了祁连山区天然草地保护与利用及退化草地修复技术集成模式。在祁连山煤田矿区采用覆膜种植适宜草种技术恢复木里煤矿渣山生态植被覆盖度达65%,实现了煤田矿区种草复绿。

同时,“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省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视点短评

以科技之手助推“一优两高”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40年前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一声春雷,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自此,广大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青海科技进入快速发展期。

40年的改革开放,我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让青海人走在了信息化新时代的大路上。高原冻土难题的攻克,让四通八达的交通打通了青海向外发展的快速之路,除了方便出行,也推动着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农村信息化的大力发展,让青海的农牧区插上科技的翅膀飞速发展起来。

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组织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实施以“123”“1020”为重点的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助推新材料、光伏制造、盐湖化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领特色农牧业创新发展,集中力量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

40年的改革开放,我省着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与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定量化、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支撑与精准化服务,以技术研究加大环境恢复和治理力度,推动青海绿色发展。同时,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从蹒跚起步到成就显著,从“高原338”春小麦单产创世界最高纪录到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蓝型春油菜制繁种基地,从育成世界第一个人工牦牛品种“大通牦牛”到冷水鱼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从包虫病治疗技术的空白填补再到“黑土滩”治理难题的破解……这一串串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几代科技人为青海这片土地的无私奉献,艰苦拼搏、苦干实干、追求真理的科技精神体现,也是青海科技人不忘初心、团结进取、砥砺奋进团队精神实践的最好诠释。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青海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以科技之手助推“一优两高”战略实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再建新功。(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