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在基层:今年完成脱贫任务 种延宁有信心

10.05.2016  11:31
来源:西海都市报

   为打赢2016年青海脱贫攻坚战,我省驻村的第一书记更是各显神通,扶贫脱贫工作也是从细微之处见分晓。4月30日,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村一派耕种忙碌的场景,田地里,到处是村民们俯身种地的场面;村庄里,建牛棚、修猪圈的材料堆满了农家小院;村委会里,第一书记种延宁、村党支部书记张得祯、村委会主任温兴俊正商量着试种藜麦的事情。今年是上山庄村最忙碌的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上山庄村要在2016年完成脱贫任务。

  精准扶贫 细微之处见分晓

  “村里谁家是贫困户、住在哪里、由谁结对帮扶,一看‘贫困户分布图’就知道。”村民老张指着村委会的方向说,“今年种政委带着我们村脱贫致富,有哪些脱贫的工作程序、要通过哪些方法项目脱贫,看一看村委会前的公示牌就知道。”

  在上山庄村中央的村委会办公室外,整齐地挂着各种公示牌,“上山庄村基本情况”“扶贫干部公示栏”“贫困户分布图”“上山庄村2016年结对帮扶台账” “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图”“全村脱贫目标任务”“贫困户识别流程”“贫困村退出工作流程”……一块块公示牌显示着村里脱贫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也让初次到访的记者看到了扶贫脱贫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着。

  老张口中的种政委是上山庄村的第一书记种延宁,因是西宁市公安局便衣支队政委,所以村民更喜欢称他为种政委。从去年10月至今的半年时间里,村民已经把这位从城里来的第一书记看作是自己人了。

  上山庄村地处脑山,全村有152户592人,主导产业为种植小麦和外出务工,2015年人均收入4350元,贫困人口26户86人,属于县贫困村……村里的详细情况都写在公示牌上。第一书记种延宁、扶贫干部汪云平和李玉英的照片、手机号也都公示在“扶贫干部公示栏”里,方便村民联系。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出真正的贫困户,所以我们一看房、二看粮、三看读书郎、四看劳动力强不强、五看病人是不是在床,严格甄别审核,把符合政策的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种延宁说,“同时,我们采取公开公示的方法,让村民彻底了解脱贫工作的进展和目标。”

  帮贫困户 恢复自身“造血”功能

  根据公示的“贫困户分布图”,我们找到了村民温兴义家。让人意外的是,在温兴义家的大门上也有一块“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公示牌”,上面不仅有温兴义家的基本情况,还有帮扶干部的姓名和电话。

  院门外码放着一摞彩钢板,院里堆放着砖头、沙子、钢筋、钢架等建材。“这些都是我凑了两万元买回来盖牛棚用的材料,现在钱又不够了,还差水泥和人工费。我正发愁的时候,种政委给我帮了大忙。”温兴义说,“种政委帮我解决了一吨水泥,还有8万元的发展贷款。”

  温兴义夫妇俩带着27岁的女儿和一个3岁的小孙子生活,27岁的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不说,还经常打人。温兴义想出门打工却走不开,一出门,患病的女儿不是把妈妈打了,就是把村里的其他人打了。没法出门打工,种地的收入也不够家里开支,就在温兴义家陷入困境之际,我省拉开了扶贫脱贫攻坚战,肩负着脱贫重任的第一书记种延宁被派驻到上山庄村。

  “国家的扶贫脱贫好政策给我家帮上了大忙,今年家里的牛羊养殖发展起来,不仅能把家人照顾上,而且不用出门就能挣上钱了。”温兴义满怀希望地说,“每次慰问送来的一点东西,改变不了家里贫困的状况。为了长远发展,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还是要发展家庭养殖产业。今年种政委帮助我把养殖产业发展起来,我用三年时间就可以把贷款还了,以后稳定的收入也有了。”

  与此同时,种延宁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得祯专程来到低保户张思恩家,告知转移务工的好消息。院门上的公示牌上写着张思恩家中5口人,因病致贫。

  “我们已经和青海互邦农业开发公司联系好了,忙完这两天的春耕你们就可以到企业的蔬菜大棚种菜了,有技术的人一天能挣60元。”种延宁对张思恩说,“干顺了还能承包企业的蔬菜大棚,化肥、种子、技术指导都由企业负责,贫困户不用掏一分钱,只要勤快点、多种点,等蔬菜成熟了企业保底收购,到时候扣除大棚租金,一个蔬菜大棚一年的收入是两万元。”

  听了种延宁的话,张思恩连连点头。今年,村上确定了8户贫困户,到距离村子5公里的互邦企业务工或承包蔬菜棚,如果一个家庭有能力承包两座蔬菜大棚,一年能挣5万元。此外,种延宁还联系了附近的仁济医院达成扶贫协议,医院为贫困村民提供四个就业岗位,建了两个猪舍常年收购生猪三十头,并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常年免费治疗,为村民免费体检。

  试种藜麦 村书记村主任带头干

  这两天,种完洋芋、油菜等常规农作物后,村党支部书记张得祯、村委会主任温兴俊就要开始种藜麦了,这是村里的一大新鲜事。

  为了突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种延宁确定了产业扶持、低保兜底、教育培训、转移就业和资产收益一体的模式。采取能人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产业联动方式开办了上山庄村第一个种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发展牛羊和中药材特色种养殖业。同时,发挥党员带动作用,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头试种藜麦。

  “村委会主任温兴俊不仅年轻,而且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张得祯勤勤恳恳深得民心,由他俩试种藜麦这一高收入农作物,试种成功后肯定能带动一大批村民种植。”种延宁分析,“上山庄村传统种植小麦、洋芋和菜籽,农户种小麦是赔钱的,而种植的洋芋、菜籽都能卖出去的话,一亩地一年收入也就一千多元。去年邻村种植的藜麦,一斤的收购价是15元,按一亩地300斤的收成来算,收入4500元,除去2000元成本,农民也能挣两千多元。”

  80后村委会主任温兴俊对试种藜麦信心满满,他说:“去年邻村种了藜麦收入比较好,我和张书记就有点动心了,也想试着种植。但藜麦长啥样没见过,怎么种也不清楚。给种书记说了我俩的想法后,种书记特别支持,还联系了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种植的时候来给我们技术指导。”

  今年,村里的大事不光这些,种延宁帮助村上申请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将投资187万元建设村文化活动广场、太阳能路灯、土墙改造、墙体粉刷、边渠及河道整治、环卫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上山庄村的村容村貌将得到大幅改善。种延宁说:“扶贫先扶志,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精气神也会大不一样,这对树立脱贫致富精气神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