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宜居宜业幸福景 红光村里话未来

07.11.2022  07:41

德令哈市河东街道红光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正在平整耕地。摄影:韩玮玮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深秋时节,大地一片金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在河东街道红光村彩虹路,只见道路一侧的大型农业拖拉机正在平整耕地,另一侧10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洁白的大棚墙体上“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宣传语分外醒目,大棚外,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棉被卷帘机……

  “这些年来,村里、家里的变化太大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德令哈市河东街道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四军一边向记者介绍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情况一边说。

  “这条铁轨小火车计划后期再继续延伸,将环绕整个田园综合体,你们看到的这10座温室大棚以及周边的这块空地开发的就是种植采摘区、土地领养区和餐饮区……”

  听着刘书记的介绍,记者一行继续向南走去。

  河东街道红光村位于德令哈市城乡接合部,现有村民340户1091人,耕地103.02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947公顷,主要种植小麦、油菜、土豆、蔬菜等农作物。因人均耕地少,一部分村民选择进城打工。

  2013年,红光村整体搬迁至光明小区,村里原来的宅基地就闲置了。对此,村党支部一班人集思广益,提出“留老村、建新村”,并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现有耕地发展田园综合体,这样既可以解决村民致富问题,又可以开辟一条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经前期各项准备,2020年7月,红光村田园综合体开业,截至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82万元。2021年,红光村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

  “刘书记,你是不是来给我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来了?有啥好消息,快给大家说说呗。”走进其中一座温室大棚,正在种蒜的几位大姐看到刘四军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了起来。

  “好消息多得很,这两天正准备召开党员扩大会,你们过来仔细听听,我今天过来给你们提前说一声,顺便看看各个大棚的种植情况,你们这棚蒜快种完了吧?注意保持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刘四军笑着说。

  “成!成!大家都听到书记说的了吗?咱们快点干完手头的活,到时候好好听书记给咱们讲讲二十大精神!”正在种蒜的都春兰笑着招呼其他一起干活的大姐。

德令哈市河东街道红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在大棚里种植反季节蔬菜。摄影:韩玮玮

  “我听二十大报告里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咱们种大蒜、草莓、小西红柿算不算发展特色呀?”一位大姐笑着问。

  “这你就说对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丰富得很,到时候我仔细讲给你们听。现在我先给你们说个好消息,十一月中旬咱们的农事体验馆就建好了,流转土地上收割的油菜籽、小麦就可以加工了!”刘四军说。

  出了大棚又走了一段路,便来到了游乐区,这里的水系项目已经建设完成,亲子无动力乐园正在规划实施中。再往前走,就是民宿四合院及农事体验馆。

  红光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建设,积极打造有机农业、农事体验、亲子乐园、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地域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三大产业增加值,助力产业振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带动农民不断增收打造新的增长点。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这些内容真正说到村民的心坎里了。”

  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党的二十大必将给广袤乡村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