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阵地惠民生 西宁市城北区奏响三基最强音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元年,也是西宁市城北区党建工作昂首阔步迈上新台阶的一年。
今年,西宁市城北区将持续推进“三基”建设为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发展理念,以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对接满足群众党员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水平为重点,从组织建设、制度设计、政策规定、规范管理、投入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措施,补齐“短板”、消除“软肋”,奏响党建引领发展、党建服务发展的最强音。
强基层持续发力抓“三基”
强基层,固本培元聚合力。坚持“扬长”与“治短”同步,“固强”和“补弱”同轨的思路,按照“从严从实”的要求,主动向问题“叫板”,解症结“扣子”、开问题“方子”。
◆阵地建设规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对22个基层综合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新建起了乡村舞台、平价超市、爱心慈善超市、便民午托班、幼儿园等服务设施。
◆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的通知》,对开展党内活动明确了12项标准,并将检查与指导、整改与立制、评价与考核紧密结合,确保“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保质保量落到实处。
◆组织制度规范化采取“重申制度,重立新规”的方式,喊明叫响党组织任期目标承诺制度、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和农村“两委”成员坐班值班制度等,编密农村党组织工作“制度网”。
◆党建创新品牌化以创建“一居一品”和“高原先锋工程”活动为载体,以落实“四有两化”工作责任为重点,各党组织在拓展服务、提升效能的同时,形成了一批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品牌。
◆基层队伍标准化坚持“内选”与“外引”相结合,采取“以选促调”的整治方式,对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的9名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建立了农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选配农村社区书记后备人选139名,委员后备人员234名。
强基础加大投入增活力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一年来,北区始终坚持财力重心下移、保障下倾,抓“三基”强“三基”的要求真正落地见效。
◆真金实物投入基层投入“财力”,理直气壮抓保障,确保足够的资金和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2015年,投入了专项资金1000万元,审批、立项、实施了党建项目14个;整合各单位资金2650万,确保了“三基”建设“两年见成效”46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争取、投入各项资金5400余万元,对8个社区和14个村进行提升改造;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下拨党建补助经费近30万元。
◆真心实意重视基层投入“人力”,把精兵强将充实到基层,配强工作力量,帮助基层抓好党建工作。通过采取“以选促调”的整治方式,调整了5个“后进”党组织的6名班子成员,选派19名任“第一书记”,排查整顿突出问题4大类共22项,为“后进”村引入道路硬化、水渠维修等各类项目10个,争取项目资金440余万元。引进“光彩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为辖区内的1166名低保、孤寡、重度残疾等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家政、生活照料、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1.2万余人次,有效减轻了社区工作负担。
◆多措并举挖潜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开展各类培训学习的“正餐”,2015年设置完成党员干部培训项目146个,培训各级党员干部1.3万人次。目前,开展各类活动500余场次,受教党员群众达5万余人次,“进讲堂、听故事、学模范、讲感悟、勤实践”已成为基层党员、辖区居民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从严从实推进专题教育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区以书记讲党课的形式在全体区级领导干部中正式启动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在学习教育上践行见效为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在中心组学习和强化自学的基础上,开办了区级领导干部“周末课堂”,制定了区领导干部年度学习计划,细化了4个学习专题和29项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全体区级领导干部集中开展专题学习31次、专题讨论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2次,实地观摩2次,区级领导干部“领学”32人次,交流讨论发言26人次。
◆在立规执纪上践行见效从建制度、立规矩,强化刚性执行入手,后出台了《城北区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十严禁”》等,全区各级党组织整治不作为问题17件次、整治乱作为问题15件次,约谈相关负责人11名,通报批评10人,党纪处分10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切实保障“三严三实”要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
◆在整改落实上践行见效坚持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摸清、把责任落实为主线,通过自查自纠、上级交办、网络舆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基层单位意见建议、梳理遗留问题等途径查摆“不严不实”问题。专题教育以来,收集梳理常委班子“不严不实”问题35个。“四大班子”面向社会作出的46项承诺全部完成,班子成员53项整改事项全面完成。
◆在服务群众上践行见效在全区区级领导开展了“党员代办员制度”,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区委区政府领导信访接待工作的通知》,明确每月1日、15日分别为区委书记和区长公开接访日,各区级领导干部轮流接访61批、387人次,办结58件,正在办理3件。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点村调研37人次,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群众32人次,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27个。
建立“中心党委”打造“三基”招牌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探索创新结合起来,紧贴实际、更新观念、创新思维,认真总结提炼工作中的新经验、新做法,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打造和培育各自特色亮点,创造性地树立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走得远、群众公认、务实管用的“三基”建设品牌。
◆资源整合更加有效
中心党委采取了委员单位“轮值制度”,按照“一月一主题,会议轮流主持、活动轮值开展”原则,由中心党委各委员单位轮流负责主持每月例会,轮值牵头开展活动,在有效规避以往区域化党建“一人做大家看”问题。
◆功能发力更加集中
发挥特定功能是新型党委的显著特点。如:农商服务中心党委在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问题过程中,不但整合了全区各类农业产销资源,还与大通县新庄镇、黄家寨镇等“慕名而至”的蔬菜种植基地、农村合作社达成意向。幸福楼院中心党委整合民政、街道、社区等资源,通过统一在失管楼院建立党组织,实行院落议事自治制度,实现了老旧楼院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作用发挥更加突出
在更高的层次上统筹资源,让各委员单位“各显神通”。如:将区食药局纳入农业园区中心党委,定期为各园区餐饮场所“体检”,开展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区农林牧水局加大周边农产品与市场对接和产业培育,尝试开展农业产销一体化,党组织发挥功能作用更加具体。
◆打造党建核心区
按照党建基础较好、能够集中连片、带动辐射广泛的标准,以近年来被评为省、市、区各级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小桥街道党工委、新海桥社区党委、小桥社区党委和毛胜寺社区党委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为核心,向周边的小桥街道建设巷社区和朝阳街道北川河东路社区、山川社区进行延伸,形成以小桥地区集中连片,辐射带动的党建核心示范区。
创建党建核心区打造样板田
全面整合党建优势资源,凸显党建品牌效应,制定“四区九化”创建标准,打造“小桥党建核心区”,形成集中联片,辐射带动的党建示范区。
◆服务设施标准区投入经费375万元对建设巷社区和山川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使党建核心区内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一站式服务大厅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同时,对核心区内各社区统一标识标志、统一规范布置服务平台等,确保各社区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发挥良好。
◆基础工作规范区通过建立完善上级党组织联系和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党员、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联系及服务群众的立体化网络,进一步规范一站服务、预约办理、公开承诺、社区“班子”成员交流挂职等工作服务制度,做到党建与服务共促、党建和服务双强。
◆党建亮点特色区立足已打造成形的毛胜寺社区“两化”、小桥社区“五心联动·爱心直通车”等特色党建工作优势,带动培育其他党建特色亮点,同时,以“党建示范点”为支撑,连点成线打造“党建示范街”,连线成片形成社区党建核心特色基地,进而带动工作整体推进。
◆便民服务示范区通过小桥党建核心区的打造,全面实现党建核心区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化、党组织设置网格化、党组织活动方式多样化、党员发挥作用常态化、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化、工作和活动载体品牌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化、阵地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制度化,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开展党建审计拧紧责任链条
“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已然成为城北区各级领导班子的共识。2015年,城北区借用经济理念,巧用审计方式,对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责任情况开展四项审计,拧紧了党建责任链条。
◆循环随机考核采取随机选点,循环考核的方式,对全区各党工委、区直机关各党组织日常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每半年对督查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攻克了“平时松一松、年底补一补”的“顽疾”。
◆每月定期通报建立了党建工作日常纪实台账,通过“跟踪式”督促、“手术式”剖析、“信函式”反馈,对基层书记抓党建遇到的困难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重点专项督查采取专项督办的方式,每月定期抽调专人参与督查,对工作进展缓慢、工作不力的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各项党建重点工作圆满完成。
◆ “问责抓、抓问责”通过定清单、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定奖惩的“五定”责任机制,将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整合相接,形成了严密的明责、抓责、问责的党建责任“链条”,真正将“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
◆“自由发问”质询召开专题区委常委会,对各党(工)委书记全年抓党建中存在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质询,被询问人现场给出相应说明和承诺。在2015年的党建专项述职中,全区12位党(工)委书记自我查摆问题61个,查摆原因22个,提出整改措施37项,区委各常委、“两代表一委员”共提问、质询问题37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8条。
◆“黄牌红牌”问责按照从严从实的要求,强化了问责追究力度。在今年的审计过程中,对发现“履职意识不强、重点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的2名党(工)委书记和“党员管理不严格、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的1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给予了约谈的“黄牌警告”。对2名不作为、乱作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给予了调整岗位、免职的“红牌处理”。
群众的口碑是党建最大的奖杯
通过坚持不懈的补缺、补短、补软,更多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在基层集聚,以党员为主体,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打通了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推动了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
◆镜头一:功能型中心党委——感谢城北区委和农商公司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归属平台,让我们在集散中心有了“家”,借用我们习总书记的话说:为了我们这些商户,你们确实是“蛮拼的”,我们要为农商服务中心的成立“点赞”。
(城北区马坊街道商户流动党支部书记赵思海)
◆镜头二:党员“学议”周会——过去咱们组织学习,主要是念文件、读报纸,大家都觉得枯燥无味,有的被村干部“请”来,不是聊天就是打瞌睡,现在大家轮流讲课,还要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讲的都是大家身边的事,学习开会的劲头一下就起来了。
(严小村党员对“转型”的“三会一课”赞不绝口)
◆镜头三:社区“院落议事会”——我们的小区环境不是他们(院落议事会成员)统筹协调,不可能这么美,现在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大家住得都很开心。
(青海农机公司家属院居民在网上发帖分享喜悦)
◆镜头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早晨锻炼完身体,就过来了,感觉来这都成习惯了,有时候还和老伴一起来这吃中午饭,很有家的感觉!
(永兴家园李崇惠大妈为社区新型养老方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