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地税勤征细管 企业所得税“花开千万”
(海北讯)近年来门源县地税局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中,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规定,按照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要求,以优化服务为主线,以纳税评估为手段,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行业管理、分类管理、核定征收为突破口,扎实工作,企业所得税管理质效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户籍管理,摸清税源底数。与国税部门互通信息、相互协作,按各自的征管范围,加强户籍管理。定期与工商、国税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每月由税源科与国税局、工商局进行一次数据交换,将工商部门新登记注册的企业与我局征管程序中的所得税户籍进行比对,对主体税种为地税部门管理的企业加强关注,认真审查有关信息,对其企业所得税为国税管理的则通知纳税人到国税办理登记,向国税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取得国税部门相应的信息回馈。
二是按照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以日常监控为重点,以汇算清缴、税源分析、纳税评估为手段,实行“一户式“监控管理。根据企业税务登记信息等静态数据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特点。以企业日常申报资料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和有关帐薄等信息为依据,分析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状况和税款缴纳能力。通过分析上述涉税信息的变动对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影响情况,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提升税源管理力度。其次加强对所得税一般税源企业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将所辖一般税源企业划分不同的行业,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强化税源监控管理,对新办企业,日常工作中,通过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新办企业的登记情况,进一步防止漏征漏管,督促其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第三,加强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管理。针对我县大量企业规模较小、纳税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特点,在核定征收过程中,根据不同行业、地域、利润率水平,采取评估、约谈等方式,科学核定税额。对已实行核定征收的企业,定期的进行日常巡查,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应税所得额,通过核定,提高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三是加强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减免税事项的管理,按照规定的程序、权限和标准,审核审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税前扣除等事项,加强取消审批事项和备案事项的管理,并建立分户台帐,完善征管措施,加强对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财产损失等事项的调查核实、审核审批管理。
通过对企业所得税实行“精耕细作、勤征细管”,企业所得税收入由以前的百万元收入税种进位至2013年的千万元税种,2013年累计收入增长突破114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31万元,成为全县地方税收收入中的第二大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