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创始人:旷伏兆

09.09.2015  18:47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电影《地道战》里的这首歌,唱出了抗日战争期间,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采用地道战形式与日军斗争的精神。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战斗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利用地道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日伪军进行斗争。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在开展地道战斗争中,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旷伏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旷伏兆

  旷伏兆,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文雅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八军第七十团班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第十七师新兵营营长、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山西战总会第二支队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巩固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和已经发展起来的冀中武装,以便长期坚持冀中平原的抗日游击战,特派程子华到冀中军区任政治委员,旷伏兆奉命跟随程子华到冀中担任冀中军区第一分区政治委员。旷伏兆到达所辖部队后,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冀中地区地处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因此,要尽快使习惯打山地游击战的八路军适应这个不利地势,开展地道战是很好的作战方式。

  提起旷伏兆与地道战的渊源,还要从一次与敌人的遭遇说起。一次,旷伏兆正在村里调研,敌人突然来袭,旷伏兆临时躲到老乡挖的“蛤蟆蹲”里。在当时这个狭小的洞中,旷伏兆精神高度紧张,他手持短枪对准洞口,准备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与敌人同归于尽。好在敌人进村后,村党支部书记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主动向敌军指挥官大献殷勤,招呼敌人喝酒、吃饭,消除了敌人的敌意,旷伏兆才有惊无险。

电影《地道战》剧照

  这种消极被动的躲藏方式,让旷伏兆感触良多,这种简易地道,一旦被敌人发现,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他在召集分区领导人开会时说:“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只靠‘蛤蟆蹲’被动躲避是不行的,必须另想能藏、能打的有效办法。”怎样变被动为主动呢?旷伏兆沉思良久,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既然“蛤蟆蹲”可以藏人,那为什么不能将各“蛤蟆蹲”连接起来成为地道呢?一个村里的可以连接,几个村里的也可以连接。一个村里遭到敌人袭击,完全可以躲到另外的村子里去;敌人发现了一个,还有很多个,有百个、千个;地道既然可以藏人,那也完全可以做运兵、储藏弹药、作战等其他用途……

  因此,旷伏兆要求各村的党团员、民兵和广大群众配合特派工作人员挖掘地道。要求他们根据村庄的地形,把全村主要道路的地下用“”字型通道连接起来,在地道内还修筑了防烟、防火、防毒和防水的四防设施。旷伏兆不仅对于修筑地道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予以一一解答,还亲自设计地道挖掘图:将地道挖下一段后,再往下挖1米多深,又向前挖1米多长,再往上拉,形成“”字形状;往下挖的洞口,是用坚实的“预制构件”木匣子制作成的,预制的木匣子里装满和地道一样颜色的土作为伪装,游击队员只要从下面一推,既可以爬出来,也可以让外面的人进入地道;若敌人发现洞口,进入地道,地道内的人可以利用内部设置的观测系统,通过枪眼观察敌人的动向,找机会消灭敌人,让进入地道内的敌人无路可逃。

地道战——地下长城

  在具体挖掘时,旷伏兆还指示基层干部,要他们经常向有经验的群众请教,集思广益,取得最大的效果。遵照旷伏兆的指示,各村军民筑成了结构复杂、功能齐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下长城”。

  在修筑过程中,旷伏兆为了解决地道里的缺氧、通气和饮水难题,与负责地道设计的人员一起,将地道的通风口与地面上的建筑物、自然物,如烟囱、水井、墙顶等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村边、街道、院落一些有利于发挥火力的角落,修筑了掩体和射击孔,并将其与地道连接起来。遇到敌情,能将敌人全歼的就全歼,不能全歼的,消灭一部分敌人后,再进入地道与敌人斗争,直到把敌人拖垮、拖死,最后达到歼灭的目的。

  随着地道战实战经验的积累,旷伏兆又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对其进行了不断的试验、改进,许多村庄都修筑了能打、能守、能藏、能攻的战斗地道。这样,根据地形成了一个村村是阵地的杀敌堡垒。而这些地道设施,一旦在进行作战时,又成了军政机关领导人指挥作战的临时场所。这样,根据地军民在地下、地面和空中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立体式作战系统。这种被称作“地下长城”的地道网,成了八路军与敌军进行斗争的重要依托。

  新中国成立后,旷伏兆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