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五个男人一台戏
青海新闻网讯 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一盏昏黄的灯、一帘白幕,是皮影戏舞台的标配。看皮影是不少老青海人记忆里隆重又热闹的事情。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曾经红火的民间技艺皮影戏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但是在乡村,有这样一群艺人,他们一直默默坚守和保护着这份传统。
五个男人一台戏
3月3日中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胜利一村,村民们早早吃完午饭,拎着小板凳来到一间房后的小土坡上。周邦辉和他的皮影戏班子带着两大箱皮影、锣鼓乐器早已赶到这里,搭戏台,摆挂乐器,整理皮影人物和舞台摆设的顺序。
周邦辉是大通县黄家寨镇东柳村的民间皮影戏艺人,22岁开始拜师学皮影戏,2004年他组建起自己的皮影戏班子。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坚持,他已经成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新艺皮影社社长。
一个不大的木头匣子是表演皮影的戏台,木头匣子正面是由大块白布做成的皮影幕。皮影戏台面积还不足5平方米,一张破旧的书桌,两张长条凳子,两个红色大木箱就是周邦辉的全部家当。虽然阳光明媚,但早春的天气仍有寒意,热心的村民为唱影先生升起炉火。
周邦辉介绍,按照老规矩,当日演出的皮影戏班由五个人组成,他的徒弟刘成玉负责演唱和舞皮影,其他四个人负责演奏乐器和必要的帮腔。当天,桦林乡的村民点的戏码是《八盘山》《莲花山》。在这出长达三小时的皮影戏中,刘成玉要边舞皮影边唱道情。其余四名成员则每人至少负责三件乐器的演奏,并在规定的时间点帮腔演唱。
皮影戏班另一名成员靳永义按照剧情推演将皮影人物按顺序挂在身边的绳子上。每次演出前,这样的排序都要用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要将整部戏在自己脑海里过一遍,然后根据需要从箱子里取出一个个皮影。学习皮影三十多年,靳永义一直坚持把最完美的演出带给观众,这样才能让皮影走得更久。
唯一的90后传承人
幕布后人影舞动,演唱者用带有乡土气息的曲调讲述着《八盘山》故事,场面在打击乐和弦乐的配合下非常热闹,台下的村民有的坐在草垛上讨论着台上的故事情节,有的托着下巴看得津津有味。
“靳永义老师是县级非遗传承人,这些皮影都是他雕刻的。负责演唱的刘成玉已经学了六年皮影。你听,他吐字清晰,开口铿锵有力,是个好苗子,就是缺乏了些演出经验。”周邦辉说,虽然皮影戏班演出成员只有五个人,但每个人都是戏班的“大梁”,少了任何一人都不能演出。
大通县的皮影戏班子由三四十支队伍缩减到现在的五支,皮影艺人的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一些技艺已逐渐失传。年轻人中爱好皮影的更是少之又少,皮影戏后继无人是每个皮影艺人最担心的事。2010年,刘成玉在网络上看到新艺皮影社的演出后,四处打听到周邦辉的联系方式,并正式拜周邦辉为师,每天跟着周邦辉背剧本、学技艺。
现在,刘成玉是全省最年轻的皮影演唱者,也是唯一的90后传承人。刘成玉说:“我从小就喜欢皮影,每次戏班子演完走了,我还站在台下不愿意走。现在没多少人关注和喜欢皮影戏了,虽然我知道靠着学皮影赚钱养家很难,但我还是想坚持想法,把皮影戏传承下去。”
六县合作保护机制建立
“虽然有的老艺人已经不在世了,但皮影戏肯定不会倒。”谈起皮影戏的未来,周邦辉坚定地说。近几年,随着文化部门对民间艺人的关注和宣传力度加大,新艺皮影社的3名皮影艺人被评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每年有一定金额的传承补助资金,县文化部门也对皮影的剧本做出抢救性记录,一些剧本和演出已被刻录成光盘。
记者从大通县文化馆了解到,为保护和传承河湟皮影,我省从2014年起,建立河湟地区皮影戏共同保护合作机制。河湟皮影戏开始享有中央专项补助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皮影剧团的道具更新、设备置购和下乡演出等方面。
另外,项目保护单位大通县文化馆与其他五个县文化馆签订《皮影戏联合保护协议》,以大通为龙头,平安、湟中、湟源、互助、门源的16支皮影剧团被纳入到合作保护机制中,这些民间皮影戏团队有了政策扶持。为了提高民间艺人的创作能力,省文化部门还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各类培训班,让非遗传承人有了更多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