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全省农业的“半壁江山”

21.01.2016  11:04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海东已经成为一座充满时代感的高原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

      2015年,海东市共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57项;高铁新区安置区建成17个片区1.06万套房屋;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22家。这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记录着海东快速迈进的步伐,同时,也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海东,许多农民放下了手中的锄头,住进了干净整洁的安置房里,大面积的开发用地,让人们不禁感叹:农民不种地了,今后海东在全省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还能保得住吗?

      在近日召开的海东市委一届六次全会上,海东市委委员、农业发展委员会主任李树青说,当前,海东市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撤地设市带来的体制活力逐步显现,海东市积极探索,用更加科学、高效和安全的方法,谋求农牧业的更大突破。2015年,全市特色优质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改造和新建各类温棚6301栋。“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引领全市“菜篮子”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油菜、马铃薯制繁种、富硒农产品、牛羊育肥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油料产量达到18.5万吨,蔬菜产量77.4万吨,均占全省的41%。规模养殖与家庭养殖相结合的新型畜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海东是全省农业最主要的板块,我们的粮食、蔬菜和油料的产量都占到全省的40%,应该说海东是青海省农业的半壁江山。”李树青说,通过近几年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黄河彩篮”已经成为现代菜篮子生产的标准化样板,它的运营成效也得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首肯,国务院批示将“黄河彩篮”的生产运营样板予以支持和推广。海东市大力发展的现代生态牧场也已成为山区资源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及生态循环农牧业的示范典型,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今后,我们要按照不同的区域,打造川水地区特色经济带,浅山循环农业经济带和脑山绿色经济带。同时,培育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狠抓规模化养殖和家庭养殖,真正解决谁来养畜、谁来种地的问题。”李树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