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换文具:捡的是垃圾 拾起来的却是智慧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 朵海平 摄影报道) 正所谓“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9月26日,“中国扶贫攻坚——走进青海”采访团的记者们将镜头锁定在位于美丽澜沧江畔的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从中了解该县一些教育脱贫的经验、做法和成果。
而在采访期间,记者们对第二民族中学孩子的访问,少了许多程式性的问答,更多的是温馨互动。中国新闻社记者罗云鹏用手中相机抓怕孩子们的笑脸,给牧区孩子们带去人生的第一次”写真“。从德国来的新苏黎世报记者Matthias Muller ,在采访之余不忘给孩子们教授几句常用德语,还用他高大威猛的“老外”形象,引得孩子纷纷找他合影留念。还有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两位记者邓颖和熊珊,她们在得知此次要去牧区学校采访的行程后,专门从北京带来了很多小礼物,要现场分发给小朋友们……
”我们看了这次行程,要到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所以在北京买了些铅笔、文具袋等学习用品,想着送给这里的孩子。”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邓颖提着一大袋的礼物,径直来到学校东南角一顿楼里的一楼教室。
不,那不是教室,是一个类似超市一样的文具和食品小商店。“可是我们现在改变主意啦,我们要把带来的礼物捐给这里的老师。”另一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熊珊窃窃笑道。
这个商店的货柜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文具和体育用具,店里”老板“正在仔细清点着记者刚刚送来的礼品,然后做好登记。这时有三个小女孩拿着几个废弃的饮料瓶走进商店,跟店“老板”换起了东西。
记者仔细观察了这家超市,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在这家超市门口记者发现放着三个大型垃圾桶,分别写着“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门口的墙上还贴着垃圾分类指引,及兑换标准——两个塑料瓶换一支铅笔,两斤废纸换一支钢笔,不可回收垃圾超一斤换一本日记本……
原来这个看上去是学校里的超市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它是第二民族中学的一处垃圾换文具的兑换点。学生们平时在路边捡到的饮料瓶、用过的旧书本等垃圾均可在此换取铅笔、钢笔等文具和一些体育用品。
“我们这里所有的文具都可以用垃圾兑换,这样做一来是从小树立孩子们环保的意识,二来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教会他们贡献与索取的道理,这个对牧区的孩子们很重要。他们虽然捡的是垃圾,可装进去的是智慧。”该校垃圾回收站负责老师尕玛求尼对记者说。
“我有时间就去捡垃圾,同学们都在校园周围活动,我有时会到县城街道上捡,我准备给自己换个篮球。”尕松多杰是杂多县扎青乡来自牧民家的孩子,没有多少零花钱的他,准备用捡垃圾的方式给自己换个心仪已久的阿迪达斯篮球。
第二民族中学“垃圾换文具”活动从2015年开展实行,所有文体用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出资。回收站基本每天开放,学校在收集垃圾之后会运往县上的垃圾回收站集中处理,其中可回收垃圾还可以换取一些文具。目前,澜沧江源杂多县县属6所学校全面开展“垃圾换文具”的活动。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力更生的能力很有必要,我认为这也是教育扶贫的重点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则是精准扶贫的症结所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熊珊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