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论新阶段垄断领域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

24.06.2016  01:44

   [编者按] 

    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中,常修泽教授的这个学术报告所论述的垄断领域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正是新阶段的艰难转型之一。作者以其 “结构性破垄”和“包容性改革”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度探讨。文中四个“”令人印象深刻:(1)以“六组”最新数据,揭示了37年来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发人深省;(2)把中国的垄断分为三类“六种”情况,“三破三不破”,颇有新意;(3)对国家拟放开准入的“六个”垄断性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比重做了计算和判断,亮明空间;(4)就下一步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六条”有价值的建议,应用性强。报告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趣,特向读者推荐。

   

   今天,围绕《论新阶段垄断领域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这个题目,结合国家最新的情况,我讲四个问题。一,问题的提出:新阶段改革与发展的新背景;二,需要给民营经济和整个社会吃“定心丸”;三,“结构性破垄”理论与反垄断;四,下一步民营经济如何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新阶段改革与发展的新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过程中,问题比较多,原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新老矛盾相互交织,情况十分复杂,矛盾比较尖锐。尤其是河北钢铁“去产能”的任务最艰巨,困难和问题更多。

   

   根据我的调查和研究,目前最困难的省份恐怕是东北三省:辽吉黑。入关以后最困难的是华北两个省:山西和河北。去年上半年分析中国的经济转型,我是把这五个省放在一块。到年底的时候河北已经赶上了,但去年上半年情况比较严峻。

   

   从2015年全年来看,河北经济增长6.8%,但一般研究问题,还是认为河北比较困难。如果说中国四个比较困难的省份,一般说到山西就可以了,辽、吉、黑、晋是中国问题比较突出的四个省;如果要说五个话,恐怕就要加上河北了,因为转型的任务很重。这几个省尽管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如果工作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这几个省,根据我的研究,归纳成三句话:第一,发展是短板。辽吉黑晋四省在2015年经济增长都排在整个中国的后四位(辽宁3%,山西3.1%,黑龙江5.7%,吉林6.5%),须知这些是曾经在我国辉煌过的省份呵,但是现在名列中国后四位,发展是短板。第二,改革是难点。改革非常难,尤其是东北。第三,稳定是心腹之患。稳定的任务很艰巨,搞不好就会出问题。

   

   今年2月16日全国政协的三位负责同志约了专家学者座谈,我有幸参加。因为我去年在东北待了两个月,我本来是到那读书的,住在一个山区的小镇。正好中央领导到那里去调查,我也带了几个博士,以民间研究人员的身份做调查。我去年10月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再振兴”东北战略思路探讨》,《人民论坛》放在第11期(上)①登出来了,就是研究东北的问题。所以今年2月16日他们又约我到全国政协讨论东北的问题,我在一开始的时候,说调研了一段时间,我感觉东北问题非常复杂,可以说一言难尽。中国古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是指四川,到了今天恐怕这个“”要变了,恐怕东北要出问题。我的发言会议录音了,后来整理了一下,2月29日刊登在“中国改革论坛”网,题目叫做《关于东北振兴的四点建议》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东北问题值得关注,网上有我关于东北振兴的四点建议,可看。今天我就不讲了。

   

   3月6日,也就是人大开幕的第二天,黑龙江代表团在会上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在黑龙江代表团向媒体开放的会议上,省长介绍了一个经验,就是黑龙江龙煤集团“去产能”的经验。这个集团我去考察过,很大的一个煤业集团,地方国有的,它是把省所属的煤矿都给打包合并成龙煤集团,现在还有8万多工人,重点是在四个大的煤矿城市,就是“鸡七鹤鸭”(鸡西、七台河、鹤岗、双鸭山)。

   

   黑龙江省省长说龙煤集团转型很好,去产能很好,他的原话是我们“不欠矿工工资一分钱”。当天,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去产能会不会影响工人收入”的时候,他说不会,说有一个典型就是龙煤集团,没有出现问题,很和谐,很稳妥等等。没想到,双鸭山所属矿区的部分工人放声抗辩,因为矿上欠他们的薪水都半年了。后来省长在北京主持召开龙煤集团解困专题会议,在会上承认不仅拖欠了工人工资,还拖欠了税收、社保金。据说原因是龙煤集团的报告。

   

   昨天我从北京到石家庄来,我在车上看《环球时报》,题为《曾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不会掉队》,第一段里面说就是黑龙江欠薪以及省政府信息通报不准,引起媒体对黑龙江及整个东北眼下发展困难的新一轮议论③。现在全国都在关注东北,甚至世界的新闻也在关注。煤矿的产能过剩,要去一部分,这就涉及工人就业和收入的问题,“去产能”三个字简单,但背后的问题很复杂。

   

   今天(3月16日)网上转发了我在《辽宁日报》的一个长篇访谈《东北改革开放创新应精准发力》④。这个访谈不是针对黑龙江事件,我这个访谈是两会开始的时候的一个长篇访谈,上个星期二(3月8日)发表的是访问我的上篇,题目叫做《战略转型:东北振兴再出发》⑤。

   

   整个国家对东北振兴的思路需要做重大的调整,需要转型,因为前10年的思路基本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拿钱来提供优惠,即“短平快”的思路。2003年我去东北调研,振兴的第一年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是4212多亿,2014年投46096亿,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整个固定资产投资4万多亿,尽管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深层的问题没有认真地去解决。

   

   2003年以来,全世界的经济形势比较好。我说了一句话,前十年叫做“水涨船高”,有三股水:第一个是世界的水比较好;第二个是中国的水涨了,全国2003年以后经济增长都是8%~10%的高速的增长;再加上第三个对东北投资的水很多,几千亿、几万亿往里投,最初是4000多亿,后来4万多亿,自然就“水涨船高”,这就掩盖了东北的内在矛盾。

   

   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增速下滑,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不景气。美国在艰难的复苏当中,复苏的速度缓慢,全世界的经济不景气,而且大宗商品价格相当低廉,中国整个经济也下行。今天李克强同志答记者问,记者首先提的就是“经济下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水落石出”:一个“石头”是体制问题,一个“石头”是结构问题,这两块大石头现在露出来了,这是最深层的问题。

   

   我们这些年,基本上没在改体制、改结构这方面下“过硬”的工夫。所以体制性的矛盾、结构性的矛盾加上去年以来周期性的矛盾,三个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的日子很难过,今天跟大家是在一个比较艰难的转型当中来讨论问题。科学研究要“说真话”,要“说实话”,不能够粉饰太平,不能够掩盖矛盾。如果粉饰太平老百姓就过不下去了,老百姓不会掩盖。

   

   《辽宁日报》的这个访谈,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国内几个大网站,包括光明网、人民论坛网、中国改革论坛网等都转载了,而且我注意到“凤凰国际”也转载了,海外的朋友也可以看到。我们是研究问题的,跟宣传不太一样。宣传往往是宣传一些比较光鲜的事情,研究人员是因为有矛盾、问题才会研究,所以我们一起来面对现实。

   

   同志们要注重研究中国结构性的改革。从2011年开始我就预感到我们国家深层的矛盾是结构性的问题,将来要推出结构性的改革或者结构性转型,关键是思想理论要前行。经过几年的研究完成了一本书,是去年(2015)8月份出版的,叫《人本型结构论》,这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出版的图书。我主编了六本。我自己只写一本,就是《人本型结构论》,有机会我再讲,今天我的报告当中会提到这部《人本型结构论》⑥。

   

   我在东北访谈里讲,结构转型一定要从人的发展这个角度出发。“人本”是针对“物本”而言的 ,我们国家存在根深蒂固的物本主义,就把GDP放在第一位,物本主义很严重,到今天还是物本主义很严重。还有“官本主义”,官本位或者叫做政府主导。这两个问题是深层次问题。经济搞得不好,为了追求GDP,把我们的环境搞成什么样子?再就是“官本位”,政府主导,企业的事政府喜欢来决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不是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吗?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性没有发挥好。企业是市场主体,你可以用环保手段约束企业,政府可以说企业不达标,有违规进行处罚;也可以用政策去约束企业,如让企业交税;也可以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但这一过程你不能仍是用政府的命令去做,现在还是政府主导啊。怎么样克服根深蒂固的“物本”和“官本”,是我们下一步结构改革的理念上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问题仍然根深蒂固。

   

    二、需要给民营经济和整个社会吃“定心丸

   

   今年(2016)“两会”期间政协第一个大的动作,就是3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民建和全国工商联联组会上有一个讲话,题目叫做《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⑦。3月8日新华社就发了通稿,这里面说是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标题标的是“各种”,但是里边主要说的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标题里的“各种”包括了所有的,但是实际上这篇讲话的基调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针对性是民营。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头条说民营企业家代表委员畅谈发展信心,“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定盘星”云云,还搞了若干个民营企业家的一些发言,他们的发言基调就是,要给我们吃“定心丸”。

   

   为什么在政协会开幕的第二天就拿出这么一个讲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态势?我想是与我们国家改革、发展、稳定这三个大的命题有关,即跟发展有关,跟改革有关,跟稳定有关。这个讲话的核心命题是“三个不变”:(1)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2)我们毫不动摇鼓励和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3)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人民日报》的标题是“用行动诠释三个没有变”。虽然题目讲的是各种所有制,实际上这里面针对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就是我们广讲的的民营经济没有变,为什么?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从发展和改革这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在3月初作这样一个重要的讲话?

   

   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远的不说,就从2016年年初说起,从发展角度谈,与民营企业家、广大的群众有关的,应关注什么?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从大家都有哪些疑虑来谈。我感觉,这两个多月大家可能有些迷茫,有些事情一头雾水。

   

   首先,是元旦过后股市搞了一个熔断机制。这个方法是从国外学来的,国外也不常用,但是我们用了几天以后就取消了熔断机制,“”大家莫名其妙,而且股市在去年6月中旬之前,《人民日报》专门有一篇文章,说股市还要大涨,舆论造得很大,沪指一度攀升到5178.19点(A股市值近80万亿元),结果(2015年)6月中旬以后股市狂跌,到今天依然是比较低迷(3000点以下)。所以今天(2016.3.16)向李克强总理发问的第一位英国路透社的记者,特别问到:“你们中国的股市到底发展前景是什么?”到今天还是持续低迷,股市不是一般的事情,牵涉到中国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股民,而其中相当多的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短短几个月内,整个股票市场丧失了二三十万亿元的市值,摊到每一个股民(散户)身上至少数万元,有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中产阶级现在很有意见,包括今天在座的一些朋友,关键是官方媒体力推的,并不是市场自发形成,而是官媒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老百姓相信你,你说股市大涨嘛。

   

   其次,今年1月以后人民币一度贬值,资本外流。而且有几天贬得比较厉害,到昨天基本上算控制住了,因为我看汇率基本上稳下来了。这是昨天的《人民日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上周五的收盘价为1美元对6.493元人民币,这是重要的数据,已经在6.5以下了,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势头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在6.493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新的点位。但是此前人民币贬值比较厉害,一度超过6.5,甚至到6.6。有的同志说6.5、6.6不是高吗?怎么叫贬值?这个数越高说明越不值钱。你就把1美元当成一件商品,1美元钱的东西在过去6.2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贬值以后要花6.6元人民币去买它,那你手里的人民币就不值那么多钱了,贬值的幅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当然,升值升得过高也不一定妥当,应有一个合理的区间。据我所知,央行一直致力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初步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这样一种机制,但是从今年以来贬值比较明显,刚刚得到遏制,这样就造成一些资本的外流,更重要的是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企业感到难做。

   

   另外,跟发展有关的是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以后,民营企业家也产生了一个顾虑,就是会不会在发展“混改”(方向是对的)的时候,民营企业被国有资本吃掉?这些东西如果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就罢了。有几个东西一起袭来,人们对于发展有点不托底,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感到不托底。

   

   从改革的角度来研究。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命题,民营经济是不是中国的经济基础之一?涉及这么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结构方面的分析,我提供一些最新的数据和比重。

   

   第一,从国有和民营企业资产各占非金融类企业的总资产比重看(我认为,用企业个数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我用资产来进行比较)。除了金融业以外,所有工商企业,包括国营农场、三次产业都在内,据我现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有企业总资产占非金融企业所有企业的总资产30%左右,我国的非金融企业的总资产比例是“三七开”,三成是国有,七成是民营。当然这个民营是大民营的概念,包括集体,这个民营跟私营还是有差距,民营不一定是私营,包括集体的、合伙的,但它不是国有的,也不一定完全是私有的。

   

   第二,从工业增加值这个指标看。整个中国的工业这一年新增的价值是谁创造的?我研究的结果是国有企业的增加值占25%左右,民营企业占75%左右,四根柱子中,国企是一根柱子,民企是三根柱子。我们今天有省的工业信息化厅领导在这,大家可以研究。这里不包括服务业,也不包括国有农场,就是指工业的增加值。

   

   第三,从民营经济创造GDP占GDP总量比重看。去年(2015)全国GDP总量是67.67万亿。我了解了一下去年的河北省,政府报告写的是3万亿,可能多少还差一点,可能是2.9万亿,四舍五入就是3万亿了。因为3万亿跟不是3万亿有一个大区别,现在我重点不是说这个数字怎么样,只研究当年的GDP是谁创造的?《人民日报》2016年3月13日头版头条的文章明确地说,全国GDP60%是非公经济创造的,这个民营资本还是一个窄民营,说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占了六成,如果再加上集体或者合伙的等等,可能还要高,仅仅是狭义的民营就占了六成,也就是说现在67.7万亿的GDP中有40多万亿是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请看,中国GDP创造格局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第四,从经济增长率指标贡献结构看。去年全国经济增长率是6.9%,接近7%,河北省是6.8%,我们现在研究这是谁的贡献?经过研究发现,国有贡献占到2%左右,民营贡献4.9%左右,两匹马拉车,谁的劲大?国有、民营加起来6.9%。

   

   第五,从税收比重来说。这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据最新资料,非公经济税收超过50%,国有经济不到50%。

   

   第六,最后一个指标从新增就业贡献看。李克强总理今天上午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去年尽管速度下滑,但是就业形势还不错,去年新增就业人员是1312万。我现在要研究,去年新增的1312万人是谁解决的?《人民日报》有个数据,非公有制经济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按照国、民两个大板块,就是“国一民九”,或者说非公有经济贡献达到90%。

   

   这就是改革开放到今天(2016年3月16日)37年零两个多月,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化。你问我所有制结构什么样?我可以用刚才的这些数据证明中国的所有制格局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给理论界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认识今天中国的经济基础,我们的经济基础到底是什么?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诚然,国有经济是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没问题的。问题是,这样就跟今天在座的朋友有瓜葛了,民营企业界的朋友看这个文件以后,他们一些人找到我,问“我们是不是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国有当然是基础了,民营是不是基础之一?这个问题突出了,但是我们现在的提法是国有经济是基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话是有的,那就提出了是不是基础之一的问题。

   

   我在几年前出了一本书,叫《包容性改革论》⑧。基于国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提出不要用排斥性的思维,而要用包容性的思维来看待这些问题。“人本性”针对“物本性”和“权本性”,“包容性”是针对“排斥性”,我认为我们现在排斥了很多不该排斥的东西,我在这书本里就提了“包容国有与民营”,这是我在书里阐述的一个观点,我主张把这两个东西都包容起来。国有、民营都是共和国的亲儿子,老大是亲儿子,老二也是亲儿子,都是亲的,一定要一视同仁。这本书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看,书名叫《包容性改革论》,副标题是“中国新阶段全面改革的新思维”,这是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

   

   但是这样一个观点是有争议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上网搜,有一位论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文章叫做《“包容性改革论”是什么货色?》,提出十二大“问题”,最后结论说这是一种“调和论”的货色。我说这位朋友真好,能仔细地坐下来看我的书,我很高兴。现在很多人都不读书了,只看微信,人家仔仔细细地把你的书看完了,而且能列出12条问题来,非常难得。我找到“知音”了,我可以跟他讨论问题,而且他能看出这是一部“调和主义的书”。我说,我就想“大均衡”或者说“大调和”,只是自己调和得不够好,他算看清楚了。中国真要是能把国有、民营调和好了,那真的不简单,现在这两家很不和谐。

   

   他还有一篇文章。我不是说“国有、民营都是共和国的亲儿子”吗?这篇文章的题目就针对这个写的,题为《“私生子”岂能冒充共和国的亲儿子?》,文章题目很形象。这种思潮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股社会思潮。在这样一种思潮下,我问问大家,民营企业家是什么心态?“私生子岂能冒充共和国亲儿子”,民营企业看到这个心里怎么想?有的同志说你得反批判,接着跟他讨论,我说不用讨论了,这个标题逻辑就不对,我还不用从政治经济学,仅仅从生理学或者生物学的角度,“私生子”也是“亲儿子”呀。这里有三对:“私生子”VS“婚生子”;“养子”VS“亲生子”;“庶生子”VS“嫡生子”。如果换一种说法,“私生子”岂能冒充共和国的 “婚生子”,或者 “养子”岂能冒充共和国的“亲儿子”,或者“庶生子”岂能冒充共和国的“嫡生子”,从逻辑上这样就可以,他们认为民营企业是“私生子”,国有是“婚生子”且是“嫡生子”。这种思潮不是个别人的思潮,这种思潮根深蒂固,甚至在一些领导干部中都有这种思潮,更不用说下面的同志了,需慢慢化解。

   

   从社会心理及社会稳定性来研究,这几年严厉反腐,总的看是很好的。但反腐以后,有些干部为了怕沾事而躲着民营企业,退避三舍;而跟国有企业,特别是跟央企打交道没顾虑,一些省的领导说要招百家央企到本省嘛,我们领导跟央企是一家人,有的省长就是从央企来的,跟央企打交道没多少顾虑。但是你现在让一个领导干部跟民企聊聊天,坐一坐,他们会非常小心,甚至退避三舍,实际上在我看来又是一种新的所有制歧视,为什么跟央企没这个问题?他还是觉得民营企业不纯洁,有问题,骨子里还是歧视,不过是在这种状态下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出现罢了。

   

   最近这两年,随着反腐和法治化的进程加快,个别的商人也出现问题,该抓的抓,该判刑的判刑,对于个别涉案商人的处理是对的,但不知为什么民营企业家心里不安定。现在有两个词趋热,一个叫做“草木皆兵”(主事者),一个叫做“惊弓之鸟”(当事者),下面似乎心里害怕,尽管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处理别人也带来一些新的疑虑。

   

   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舆论领域的争论激烈,从春晚开始,春节以后很多朋友就说这个春晚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但是我们春晚的总导演自我评价,在央视上公开讲春晚成绩是100分,说海外华人评价满意率95%,这跟老百姓和民营企业界朋友的认知差距很大,再好的节目怎么能自我评价100分?他哪来这么大的底气?在2月8日春节以后社会上就很迷茫,加上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大家感到不托底,不知究竟要搞什么?3月4日我从国外回来以后,我问他们心神不定为什么?他们说不知道下一步会怎样,对未来有种“不确定性”。这是很深层次的东西,心里不托底,以至于造成民营投资增速回落。2016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7%,比2015年全年增速降低了4.4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了5个百分点。相应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个百分点。这都是值得重视的动向。

   

   两会中,习近平同志第一个讲话就是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发展国有经济,毫不动摇发展非公经济。并指出,“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这是比较明智的。如再不说话可能要出问题了。因为现在全球是开放的,为什么在3月初发表这么一篇讲话?我想是跟最近的形势有关,发展、改革、稳定,出现了一些人们不托底的状态,出现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疑虑,需要给他一个确定性,给他一个“定心丸”,给他一个“定盘星”。大家看,最近为什么讲这些东西?是有深刻的现实的根源,为什么说这个重要讲话是定盘星?现在需要定盘,需要给大家增强信心。

   

   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二个大问题,要给民营企业界的朋友吃“定心丸”。今天在座的省厅的领导同志们也要做工作,也要给社会各界吃“定心丸”。至于说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国有企业还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在民营经济中的问题,所以“定心丸”主要是给民营企业吃。这里要讲“三个不变”,即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方针政策没有变,环境机会没有变。

   

    三、“结构性破垄”理论与反垄断

   

   在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中,我没有看到“垄断性行业改革”的表述,所以我就问有关朋友,怎么没有提到“垄断性行业改革”?朋友说你看得还很细,还发现了这个问题,。我纳闷:为什么没有了?是政治问题?还是被利益集团绑架的问题?还是学者本身的理论没有说清楚的问题?我从几个角度来思考为什么。可能是学者自己没说清楚吧。所以我写了一个研究报告,就是中共十八大之后(2013年6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前,题目叫作《给三中全会全面改革方案的四点框架性意见》,在网上有,大家可以搜,这里面有点新东西,就是提出“结构性破垄”,2013年6月先是刊登在内刊《经济决策参考》,上报给上级领导,后来在香港《经济导报》公开刊登了。⑨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我只把“结构性破垄”思路说一说。

   

   垄断有三种类型、六种情况。所谓三类,是按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定义,垄断的三种垄断:

   

   第一种叫自然垄断。千万不要望文生义,现在有些解释说自然垄断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这是望文生义。这个地方的自然我理解是“天然”的意思,不一定是自然资源。所谓天然是指网络性的东西天然的一家比较合适,比如航空网、铁路网、电信网、电力网、自来水管网、煤气网、污水网等等。凡是带有网络性的东西,一般一家比较经济,比较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所以自然垄断不等于是指自然资源垄断。“自然垄断”三个要点:(1)以网络供应系统的存在为基础;(2)巨额固定资本投入及其沉淀性;(3)相应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第二种叫“法定垄断”或“行政垄断”。突出特点是政府为行为主体,或由政府凭借限制竞争的法令、政策,或者直接利用权力导致的垄断。在中国,根据全国人大的法定或者政府的法令来进行垄断。

   

   第三种叫经济性垄断。三个要点:(1)具有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技术集中等经济优势;(2)企业凭借其优势单独或合谋;(3)在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限制、排斥或控制竞争。它既不是网络性,也不是法定性,而是我凭着我的资本集中,用我的优势来进行垄断。这三大垄断简称自然垄断、法定垄断、经济垄断。这是教科书里的东西。

   

   但是,中国面临的垄断问题可能更复杂,实际情况比此要复杂得多,根据前一段的学术研究,至少中国有三类六种垄断情况(我把每一类都分成两个):

   

   自然垄断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真正的自然垄断,比如铁路。第二种是变异了的自然垄断,本来中国有些就是非自然垄断的东西,但是他打着“自然垄断”的旗号,原本是一种竞争性的东西,但是它打着自然垄断的旗号。还有,由于技术条件变了,过去技术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它可能是垄断,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壁垒,我把它叫做变异了的自然垄断。

   

   法定垄断也分成两种,一种是真的法定垄断,比如烟草,它是人大常委会下的法令。但是,也有假的,我把它叫做滥用行政权力的垄断。这也是垄断,但是无法可依,不是法定的,是他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来垄断的,比如说县委县政府、市委市政府甚至省委省政府下令这个地方只能喝这个城里的酒。这种垄断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是利用权力垄断,这样的事在中国很多。

   

   经济性垄断也分成两种: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有一种情况是合适的,就是中小企业间的适度的集中。为什么叫中小企业适度的集中?因为数量之多,集中度不够,因此需要在竞争的基础上适当地集中,这叫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对的。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经济垄断,就是厂商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合谋、串谋、勾结,几家商量以后来垄断市场,这是非法的。

   

   我说这六种情况是为什么?是针对中共十八大不提垄断行业改革,所以我要把这个“核桃”砸开,看看有几个“核桃仁”:哪些“核桃仁”我不破,哪些地方我必须破,这就叫做“结构性破垄”。

   

   三个不破:第一个是真的自然垄断不破,但是也要搞一定程度的竞争,政府或国企可以把特许经营权拿出来卖给民营企业家,比如这地方是政府或 国企来办,可以,但是你可以把特许经营权拿出来拍卖,民营企业界的朋友去买这个特许经营权。第二个是法令性的垄断不破,比如烟草,当然烟草自己要改革,我跟他们讨论过,但是总的来讲烟草垄断我不破。第三个是在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中,他的基础是竞争,然后形成一个产业集中,因为有竞争基础,所以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这是三个不破,这个也是给有关方面吃“定心丸”(主要不是给民营企业家吃“定心丸”)。

   

   三个必须破:第一个是对过时的、假冒的所谓“自然垄断”和垄断性行业中的竞争环节,要坚决破垄。有的是假冒的;有的过去是,现在不再是;还有行业是垄断性的,但是它那个环节不是垄断性的,必须放开。第二个是对不合理的行政垄断(存在不少)坚决破,这地方涉及政府的权力问题,合理的不动,要坚决打破垄断和开展反垄断斗争。第三个是对阻碍和限制竞争的经济性垄断,比如价格操纵、厂商串谋,这些一定要破。

   

   最近两年来一些国内的企业,甚至国外的企业,如日本的汽车企业、美国的企业等等在中国彼此搞串谋,搞价格的操纵,搞厂商勾结,这样的垄断一定要打破。北京有的学者一方面是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委员会的特聘专家、商务部的反垄断特聘专家,一方面又担任被反的国外企业的某某顾问,而且把我们这方面东西透露给对方,还研究怎么对付政府的反垄断,这属于“吃里爬外”的行为,所以要给予这些涉事人员一定的处分。

   

   这三个方面是需要破的,今天民营企业家的机会是在这三个方面。我研究得出“结构性破垄”的观点以后,我想把话说清楚,要力图说服有关方面能够把破除垄断性行业的论述写到有关文件里。

   

   在实践当中,我们一要针对性地破垄。自然垄断里的电信、电力、民航、邮政、铁路已经启动改革,还有其他的战略性的资源行业,如石油、天然气也被列入改革等等。主要的进展有三个方面:政企分开、业务拆分、引进行业外的资本。我判断这几年进展曲曲折折,中国 “结构性破垄”的战役打得十分艰苦,到现在没有完全攻下来⑩。

   

   另外一条线是反垄断。这方面有一定的进展,对经济性垄断行为和行政性的垄断行为有一些办法,也抓了一些案例,像针对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汽车等等案例,在这方面“反垄”比“破垄”要好一点。

   

   总的来讲,“结构性破垄”这里面的问题还比较多,虽有所推进,但十分艰苦。我个人给大家释放一个观点,下一步,我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化,随着结构性转型的深化,对垄断性行业问题的解决应该有盼头的。当然,我今天说这个话是放在一个正常的情况下来讲的。须知,这个领域的“破垄”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相当之大,所以这个改革到底能不能攻下来,还要看改革这股力量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博弈的结果。而这个问题难在哪呢?难在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了中国的改革。所以,这里面的难度很大,现在即使写了也不一定这么做,因为这股力量太大了,你要触犯人家的既得利益,要去分这一杯羹,利益的问题他是不能让的。

   

   按照我的理论逻辑,下一步应该推进“结构性破垄”。这是下一步中国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内容。但是能改多少?我今天只能说理论上应该改,而且实践上应该有推进,至于改多少取决于两股力量的较量和博弈,特别是有关部门是不是能超越既得利益集团的束缚,这是中国整个改革的关键。它掣肘是必然的,问题是有关部门能不能摆脱它,超越它,驾驭它。

   

    四、下一步民营经济如何发展

   

   我认为基调应该放在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深层的问题是刚才我说的,就是特殊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问题,这是当前的一个深层问题。出路就是改革,这是基调。当前根据我们国家改革的总体情况,就发展民营经济来讲,从总的格局来看,我觉得有六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放开市场准入。

   

   我这里把它简要地归纳成“两个凡是”。

   

   第一个凡是: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非禁即入。因为现在有三个板块的情况:一个是禁止类,一个是允许类,一个是没有禁止也没有允许类。世界大了,问题多了,情况复杂,有禁止类,有允许类,还有一大类是非禁止也非允许类。商机恐怕就在这里,要善于找那些它没说让你干,但也没说不能干,这样的问题是亟待关注的,叫非禁非允类。政府的眼光是有限的,他禁止是明确的,允许也是明确的,但是他不可能把天下的事都考虑得那么周到,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在信息革命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空间很大,你可以说它是条缝隙,但是这条缝隙不是一条小缝,有时候是大缝,甚至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就拿互联网金融来说,前几年有文件允许吗?有文件鼓励吗?有文件禁止了吗?像阿里巴巴搞淘宝、支付宝等等都是他们创造的,它就是在既不禁止,也不鼓励的空间里开拓进取。当然现在复杂了,像大家看到的e租宝搞一些非法的东西。总的来说,要寻找商机,我们要抓住“非禁即入”。

   

   第二个凡是: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你都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了,难道还不允许我们的民间资本进入吗?这应该是下一步推进的地方。说到这里我建议学一下2001年的文件。2001年加入WTO时有承诺,对哪些领域哪个方面,到哪年放开都有承诺,承诺也算。你承诺向外资开放,那今天你应该承诺向民间资本开放。当然,现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有些承诺怎么办?当年曾经说第一批开放的领域,还有下一批开放领域,原来有个单子,但现在也有新情况。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转型闯关》,是中改院的书11,大家学一下。2月25日在讨论《转型闯关》的时候,我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叫做“服务业开放”。一般的服务业都好说,但是比如金融资本项目,资本项目怎么开放?资本项目开放需要研究。至于跟一些意识形态相关的领域,比如说,报纸以前说是时政类的不开放,但是健康、娱乐、应用、烹饪、广告这些可以开放,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是不是还按原来的日程表开放?我那天在北京讨论的时候说,健康类、娱乐类、烹饪类、广告类都不涉及时政,也不涉及意识形态主要的方面,这些领域开不开?具体到实践中这里面就很复杂,服务业要开放,哪些服务业要开?哪些服务业不开?

   

   我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只要是向外资开放或者你承诺过开放,我认为今天都要向民营资本开放,这次大家看李克强同志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到未来“十三五”期间的改革发展和2016年的工作的时候,明确提出大幅度放宽六大领域,后面还加了一个“”字。这个领域现在是看得比较清楚,就是电力、电信、交通(民航、铁路、邮政、港口、公路)、石油、天然气、市政,这六大领域这次政府报告里明确提出来了,要大幅度地放宽。除了这六个以外还有别的,就是在“”字里包括了,比如说,盐业改革。从汉朝实行“盐铁专营”已经2000余年,铁已经放开,但盐还是垄断,应该提上改革议程。通过开放消除各种隐形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民营企业下一步得进入垄断性行业,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要参与到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中去。至少这六个给你开门了。

   

   现在垄断性行业的情况怎么样?我做了一个最新的表。数据是在国家统计局资料里收集到的,收到以后做了一个分类比较,按照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由高到低做了一个排列,大家可以看看(见表-1)。

   

表-1 基础设施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2014)

   燃气,民营资本占42.2%。现在这个领域民营资本进入得比较像模像样。咱们河北有个新奥,在廊坊,我还去过那个公司,当时是河北省比较好的民营企业,不知道现在怎么样。这方面有民营资本自己进的 ,也有民营资本拉着香港的中华燃气公司进入的。现在进入了多少?能占多少比重?42.2%,这是到目前民营资本进入比重最高的一个行业,其中河北民营企业家在这里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电力和热力,民营资本占22%。电力分成发电和输电,输电网被国家控制了,但是发电是要开放的,发电跟输电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发是发,输是输,只要把输电网控制了就安全了,所以发电可以放开。热力生产也是一样,到目前这个行业民营资本占22%。

   

   水的生产和供应民营资本占19.1%。水包括水的生产和供应,水网被国家控制了,但是水的生产供应是放开的,民营资本占19.1%。

   

   航空4.5%。航空不是指航空网,是指航空公司,就是民航公司或者货运公司,无论是海航也好,还是国航也好,那个可以放开,民营资本可以进来,像上海的春秋航空公司,但是前几年进了以后也受到一些阻碍,现在航空是4.5%。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4%。整个信息传输这一块民营资本进入4%。

   

   还有铁路和公交。其中,城市的公共交通,民营资本2.3%。最低的是铁路运输业(2.2%)。这里不是指路网,路网国家有控制,包括火车站都是控制的,火车站是路网的一部分,网是控制的,但是运输将来是要放开的,铁路运输公司或者民营参股控股都可以。将来会不会民营资本自己搞一个铁路运输公司?我估计将来是可能出现的,因为说了要放开,当然调度是铁路部门统一调度,运输是要放开的。

   

   我请今天在座的朋友,无论是企业家,还是领导干部,把握“网运分离”,网是网,运是运。网,会控制,运,会放开,运我说的都是运行。具体说,电网要控制,电力生产要放开;航空网要控制,航空公司要放开;铁路网要控制,铁路运输要放开;电信网要控制,但是电信和其他的信息传输服务要放开。这里面有控有放。

   

   今天上午,刚刚通过政府报告。我昨天做PPT的时候,政府报告还是草案,今天变成正式的法令文件了,所以大家应关注这六大领域,这里面有商机。我请大家关注,国家会放开市场准入,作为民营企业家来说就要抓住国家放开的机遇,要研究这里面有哪些商机。

   

    第二个问题,实行“两平一同”。

   

   第一个“”,是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什么?按照马克思《资本论》里的观点,当初的生产要素是三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在生产要素多了,技术是第四大生产要素,管理是第五大生产要素,当初也很重要,但是马克思没有把它列入,现在管理也纳入了生产要素,信息将来会不会是?现在信息跟技术打了包放在一起,将来信息会不会列成一个单独的生产要素?要看。总之生产要素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最近人机之战,韩国的李世石跟机器人下棋,这场博弈,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与机器人交战失手,人类才胜了一盘,而机器人胜了四盘,这个东西令人深思。当然那机器人也是人类设计的,但是它设计了程序以后会不会异化?它不一定按照人类的意图来办事,会不会产生某种异化?人造的东西不听人的指挥。2016年3月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观,我这两天一直盯着这个事情,盯着这场“人机之战”,这是历史之战,是世纪之战,它以4∶1胜。最近我听说一位中国选手“前赴后继”,说韩国人不行,我来,我能够战胜机器人,让我们看看这位中国棋手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生产要素在发生某种革命性的变化,以前生产要素是资本、土地、劳动力,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生产要素,现在的信息、技术、管理,我认为都是当代新的生产要素,我建议把信息独立出来,因为人类将来会进步到智慧型的社会,我们现在打造智慧型城市。我们现在认为信息技术有几个大的方面:大陆讲五个字“云、物、移、大、智”,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台湾归纳人类信息革命叫做“大、智、移、云”。他们认为基础是大数据,智是智能化,就像刚才说的人机大战里的机器人一样,移是移动互联(我们的手机也是移动互联),云是云计算。

   

   我刚才讲的生产要素有老有新,但基本上就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包括信息)、管理。现在的问题在哪里?面对生产要素,党和国家应该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平等使用。什么叫平?我今天在谈固南大街看到一个画,画了一个茶壶,旁边有杯茶水,中国人喜欢喝茶,这个茶道讲什么?“一碗水端平”,要平等、公平。我看到石家庄谈固南大街这个画非常开心,这是我比较喜欢的理念,当时就拍下来了,要研究这个东西。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国家对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使用生产要素上是“一碗水端平”了吗?贷款,一年贷那么多款出去,贷给谁了?2015年一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贷到11万亿,余额近100万亿,贷给谁呢?我听到民营企业家反映融资难,贷款难,国有企业利息很低,民营要贷一层又一层,结果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说明在使用资本的生产要素上不平等。土地,在土地上竞争的时候平等吗?所以问题很多,这碗水没有端平。

   

   第二个“”是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我并不是希望国家对民营企业超国民待遇,但能不能平等参与?能不能一条起跑线?我觉得一条起跑线还不够,跑道也应该一样,起跑线一样,一块跑,一声枪响,结果那个跑道是平平坦坦,民营的跑道坑坑洼洼,光是起点一样够吗?要公平地参与市场,环境应该是一样的。

   

   一同: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这里面的问题最多。去年中共中央对于国有资产流失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提出来,国有资产流失要追究国有企业的领导责任,追究上级政府的责任,你怎么把好端端的国有资产流失了?这是犯法、有罪的。这方面的法律保护是对的,因为通过反腐可以看出来,国有资产流失得很厉害。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刘某某、能源局的干部都涉及了几百万元、上千万元,某司长家里的货币多得烧坏了好几台点钞机,这都是国有资产,所以对他们应该是绳之以法。但是反过来说民营企业的资产也不能够非法侵吞,民营企业的资产保护得怎么样?《包容性改革论》有一句自己琢磨出来的话,我说国有资产不能够流失,不能侵占,民营资本同样不能够侵吞,因为要一碗水端平,你要明确提出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这次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说“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现在就是要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为,这个问题我觉得至关重要。

   

    第三个问题,在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中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是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可靠,你要实实在在地给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条件,要靠谱。现在宏观政策很值得研究,现在讲供给侧,意思无非是突出供给管理,不把需求管理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我说一个自己的观点,这是去年8月份说的,我的理论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中国下一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管理的新的方略?我主张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12,需求、供给都非常重要,以我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消费需求是不能够忽略的。

   

   消费是老百姓的需求,全世界的居民消费率平均数近60%(59.9%),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世界银行有一个公布,是36.5%(2014年),为什么用2014年的?因为2014年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可以找齐,这样好比较,到了去年(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是37.7%,上去了,但是离全世界的平均数还差二十多个百分点。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这么低,才37.7%,我们比世界少二十多个百分点,那你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就是要想方设法把中国的居民消费率提高。我提六个结构,即“人本型结构论”。

   

   第一个是需求结构,瞄准提高居民消费率。把老百姓的消费率提高,全世界是60%,我们现在37.7%左右,先提高到40%,然后到50%,如果老百姓的消费率提高起来了,你的市场空间该有多大?不是说东西多得不得了了,东西多得不得了是相对于现在消费率起不来说的,应该在需求里做文章。怎么提高消费率?(1)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提高不起来,何谈居民消费?我把改革开放30多年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画了一个图,我自己画出来的图形,连我自己都很惊讶。我研究国家的财富这30多年增长是什么态势,居民收入是什么态势,就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画出来以后国家GDP是一条这样的线(约45度线),而老百姓的个人,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虽也比过去有明显的上升,但是与国家的财富增长比起来有差距。这个图引起很多朋友的关注,有人在评论说这个图很有价值,它揭示了当前中国实实在在的矛盾,就是国家确实富了,有钱了,老百姓也比过去富了,但是远远跟不上国家富裕提高的程度。这涉及一个很大的命题,你搞经济建设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是人本,还是物本?所以我的“人本型结构”第一个问题就是消费,消费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收入,收入搞上来以后老百姓就能消费,老百姓一消费需要的东西就多,很可能库存的东西我就消化了,所以需求是需要重视的。(2)社保制度。现在有钱不一定买,社会保障需要建立,现在经常释放一些退休人员要增加社保金,有这种信息出来,而且是政府的内部成员释放这种信息出来。(3)消费安全。怎么安心地去购买呢?当年“三鹿”是个大问题,等于给奶粉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昨天“3·15”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而且更严重的是,用污染材料做牙那个车间的工人都知道是非法的,但还都在做,这个社会很可怕。(4)产品质量和价格。比如去年中国人成群结队跨洋过海到日本去买马桶盖,后来揭示了,那东西是一个日资企业在中国杭州的工厂生产的,全是中国人生产的,但是跑到日本之后成了蹊跷货了,质量确实好。价钱合适,中国自己的质量没搞好,你给日本人生产的就严格。我看到那个技术检察员说,每一个马桶盖他们都坐一坐,试一试,发现了什么问题就改进什么问题。日本人管理得很严格,我们也可以做到,不是做不到,设计者是中国人,制造者是中国人,贴上日本商标到了日本,中国人又把它背回来,这里有很大的启示。质量问题、价格问题都得解决好,需求的问题刺激起来了,就给我们供给提供一个空间。

   

   第二个是供给结构。供给的问题,既有供给过剩的问题,也有供给不足的问题。供给过剩比如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因为目前有国内和国外材料,我研究的结果是80%作为产能利用率合适与否的标准,他能利用80%就可以了,不是百分之百的产能都利用,也得给市场竞争留出足够的空间。那时候苏联认为,生产什么东西都由自己计算出来,我告诉你人类永远做不到供求完全的绝对的平衡,人类永远算不清这笔账,计算机也算不清,因为人太多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有大的,有小的,有花色,有品种,你怎么可能把生产和消费弄得严实合缝?而且人的需求是变化的,我上午是什么需求,下午是什么需求,一个是千奇百怪,一个是千变万化,你怎么能把需求和供给弄得那么严实呢?所以要用市场来做(同时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是一种客观的力量,某个东西缺了价格就上去,上去以后生产这东西的企业利润增加,别人一看有钱挣,那他也去,就不短缺了。市场有一种平衡机制,所以这两个要结合。供给问题在当前是很复杂的,既有供给过剩,也有供给不足,现在明显是创新性的供给不足,公共服务性的供给不足。中改院那本书我仔细看了,他说养老的需求未来是有1万亿的需求空间,但是现在才能提供2000亿。这个数说明什么?说明这一块的供给远远不足,因此要研究这些问题,要可靠、高效、便捷。

   

   银行目前的结构(见图-1),不讲了。今天我告诉民营企业家,除了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考虑上市融资,《人本型结构论》里写了,有五个板: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此外四板、五板,这里面都有很多商机(见图-2)。我一个学生在天津搞餐饮,她搞连锁,搞得挺好,最近筹备要在新三板上市,这里面还可以募集资金。我算了算,上新三板的朋友,大体上将来能募多少资金,情况不太一样。

   

图-1 银行资产结构图


图-2 股票市场融资板块图


    第四个问题,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应给民营企业家提供一个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服务平台等等。

   

   第五个问题,民企自身要抱团。可以利用产权市场来组合民间资本,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就是民营企业集团。这也是在困难情况下“抱团取暖”的一种形式,当然正常情况下,也可以搞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大家用产权彼此连接起来。

   

   第六个问题,政府自身改革。主要是改革政府的审批制,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间环节、减轻企业负担。就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次习近平在3月4日的讲话里明确提出来建立新型政商关系。新在哪里?两个字,一个字叫“”,一个字叫“”,他有解释。根据我的理解是,“”是政府的官员和企业家的关系应该亲近,你亲近我,我亲近你,要认认真真地办事。与此同时提出“”,我认为当前这个“”是搞清楚界限,官是官,商是商,你是你,我是我,清清白白地做人。这个界限是有的,我们要亲,这个“”是真亲,但是“”不能过了底线,不要给他送钱,不要拉拉扯扯。一定要掌握一“”二“”。

   

   民营企业家跟政界要有自己的底线,民营企业家要关心政治,要懂政治,一定要懂这套东西,但是民营企业家不要搞政治,不要卷入,你可以在旁边看,要明白这是谁,他们之间是怎么回事,你要懂,不懂在当前中国情况下也不现实,但是我劝大家不要参与,经商就在商言商。

   

   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会应该激发企业家精神,更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家的才能。我们自己提高素质,社会也关心我们,激发我们的精神。这样就能塑造一个比较良好的政商关系。

   

   今天下午我讲了3个小时,讲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注释:

   ①常修泽《“再振兴”东北战略思路探讨》,载于《人民论坛》2015年第11期(上)第18至21页。

   ②常修泽《关于东北振兴的四点建议——在全国政协讨论东北问题的发言》,载于“中国改革论坛”网2016年2月29日。

   ③社评《曾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不会掉队》,载于《环球时报》2016年3月15日。

   ④常修泽《东北改革开放创新应精准发力——访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下)》,载于《辽宁日报》2016年3月16日。

   ⑤常修泽《战略转型:东北振兴再出发——访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上)》,载于《辽宁日报》2016年3月8日。

   ⑥常修泽《人本型结构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版。

   ⑦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3月9日第二版。

   ⑧常修泽《包容性改革论——中国新阶段全面改革新思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⑨常修泽《给三中全会全面改革方案的四点框架性意见》,载于《经济决策参考》2013年第6期;香港《经济导报》杂志,2013年第17期。

   ⑩参见常修泽《包容性改革论》第五章第六节关于垄断行业改革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09至216页。

   11迟福林主编《转型闯关》,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3月版。

   12常修泽《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新方略——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报告》,载于《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3期第47至54页。

   

   [参考文献]

   [1]常修泽.包容性改革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常修泽.产权人本共进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3]常修泽.广义产权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常修泽.人本型结构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6]张卓元,等.新中国经济学史纲,1949—201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中共十八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美)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9](英)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文章来源:爱思想, http://www.aisixiang.com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6期(提前出版),中国知网优稿

省社科院组织老干部开展重阳节活动
                 省社科院组织老干社科院
学懂弄通 内化于心——省社科院组织开展党员、党务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
根据省直工委《关于开展省直机关党员和党务干部应知应社科院
省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党务骨干教育培训班
为进一步强化社科院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社科院
学思践悟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组织意识规矩意识
  省社科院党组于8月25日组织举办为期一周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