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区创新改革实干强三基

17.09.2014  11:38
率先在全省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省首家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落户,建成残疾人就业一条街,打响一场“舌尖上的保卫战”……今年以来,城西区不断改革创新,率先实干成为西区抓三基、强三基,促发展惠民生的鲜活实践。 首个社会组织吸引13家入驻 城西区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搭设运转平台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选择了在辖区海晏路社区建立了省内首家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这是城西区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城西区在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已有社区社会工作站、老年协会、青海德音绘本馆、健康小屋、爱心慈善超市等13家社会组织入驻。 全力解决农民残疾人生活问题 城西区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配套资金8500万元,率先在全省推行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期生计难题,改善群众生活。近日,城西区残疾人就业便民服务一条街也正式揭牌经营。每一个铺面都免费供残疾人使用,20名残疾人将在这里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电子监管平台打好安全保卫战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是城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创新工作,可对餐饮服务行业后厨实施远程视频监控,使就餐顾客通过监控画面直观地看到后厨操作、卫生等状况,进一步推进透明厨房工作开展。目前,全区已有50个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托幼机构食堂设置了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