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省总工会让“娘家”更贴心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报道)2016年,青海省总工会将“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作为改革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精准推进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改革,严格落实10个方面39条改革措施,全省各级工会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青海省总工会 努力改进服务 职工群众方式,精心打造“六个品牌”,即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新品牌、以会员服务卡为形式的普惠制服务新品牌、以疗休养为内容的关爱职工服务新品牌、以入会和帮扶为重点的农民工服务新品牌、以办实事为载体的服务新品牌、以“互联网+工会”为模式的网上服务新品牌。
2016年,青海启动全省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26万名职工参加第一期活动,占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40%,社会反响大、群众评价好。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作措施,为32703户困难职工提供帮扶救助,8550名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帮助8600名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投入3819万元实施10项服务职工、服务基层工会办实事项目。先后组织680名劳模、艰苦地区一线职工赴三亚、青岛等地疗休养,为700名全国、省部级劳模提供免费体检。
全省工会通过深入实施“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农民工入会率比上年提高15%,配合有关部门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1亿多元。省总还安排350万元为8000名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免费送体检送健康,为偏僻艰苦地区企业职工、农民工送医送药,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实现“双提升”。
针对基层工会组织以往“重精英、轻草根”,省总工会再次优化基层工会人员结构。改变人员结构单一、内外交流不畅等问题。
省总始终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放到突出位置,整合法律保障、集体合同、劳动保护、女职工权益维护等职能,设立权益保障部;整合基层组织建设、民主管理职能,设立基层工作部,强化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服务;整合工会信息、网络舆情、维稳等职能,设立网络和社会工作部,推进“互联网+工会”的工会网上工作。为强化以职工为本的维权机制,省总还制定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
就基层工会缺经费、缺人员、缺阵地等问题,青海省总 积极回应基层诉求 ,将“眼睛向下、资源下沉、力量下移”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
在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方面,青海突出工会工作重点领域,在省级开发区全面建立总工会,已建立工会工作委员会或工会委员会的转为总工会。同时,加快新领域工会组织建设,创新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工作,运用大数据开辟网上申请入会途径,破解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会难的问题。全省企业法人建会动态增长率达到2%,非公企业动态增长率达到3%,农民工入会率提高了15%。
为配强基层工作力量,从省总系统现有编制中调剂5个名额,全总“减上补下”对青海支持两个名额,全部7个编制用于加强基层工会。同时,为强化社会化工作者队伍,多种方式加强薄弱地区县、区、乡镇(街道)工会的工作力量,全省243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已成为基层工会的骨干力量。
同时,将有限的经费不断向基层倾斜,合理调整各级工会经费分成比例,基层工会留成比例由50%提高到60%,省、市(州)总工会从本级工会经费中分别拿出6%、4%的比例,作为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补助。省总对基层工会的经费补助实行项目管理,将省总本级经费留成的80%以上用于对下级工会的补助,有效缓解了基层工会经费不足的问题。
在省总工会常务委员会及全委会成员中,劳模、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工作者比例分别由12.3%、17.3%提高到15%、40%;全省工会代表大会中,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工作者的比例也由43.9%提高到80%。
新的一年,省总工会将继续深入基层、走进生产一线,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与一线职工零距离接触,为基层工会和职工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