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一线行】奏响产业发展曲 铺出农民致富路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实习记者 陈郁 摄影报道)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海东市将‘树品牌、上档次,创效益、增收入’作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劳务品牌建设。在辐射带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截至目前,海东市共向省内外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4.8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7.1亿元,劳务人均收入8766元。
“彩虹五金”让匠人走出大山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张国仓家,干净整洁的四合院,土暖气、自来水一应俱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刚从铺子回家的张国仓告诉记者,他的“五金”铺发展至今已21年,固定资产已达到150万元。
在互助县西北部的五峰镇,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养育了勤劳质朴的人们。五峰人思想开明,古时艺人收徒既注重血源关系也注重品德和才智。张国仓、张顺仓兄弟就是他们的突出代表。90年代末,张氏兄弟创办顺仓焊接铺。主要生产铁大门、烤箱、铁艺围栏等铁制品加工,发展至今已21年,现有工作人员13名,固定资产已达到150万元。陈家台村瑞瑞门业陈生瑞也是五峰铁艺匠人的代表之一,创办于2015年,固定资产也已经达到60余万元,现有固定工作人员10名, 2014年累计生产铁大门1200合,烤箱360余具,年经济效益达到36万元。
如今,走在五峰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许多铁艺加工的小作坊,他们年纯收一般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五峰铁艺加工产业总的年销售额在2000万左右。五峰镇境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铁艺加工实体店29家,合计年生产铁制品面积达到21954平方米,产品主要以铁大门、铁凳子、烤箱、铁艺围栏、广告牌、防盗网、镀锌梯子、牛羊槽为主,而铁大门占到了产品总量的85%,固定资产达到840万元,年经济效益达到2230万元。在五峰,相当一部分掌握板金、喷漆、电焊、管道焊接等工种技能的人走出大山,成为省内外各建筑工地的生力军。同时也成为互助县又一新的劳务品牌——“彩虹五金”。
位于化隆县群科镇的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为广大拉面从业人员提供法律课堂、拉面技术培训、店长培训等内容。
一碗拉面“拉”出的大民生
于上世纪80、90年代在福建厦门市起源的海东拉面经济,是海东市化隆群众以“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进京津、下江南”,带着高原人民的睿智和吃苦耐劳精神,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打造的特色劳务经济品牌。一位化隆拉面企业创始人告诉记者,这位公司创始人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设了20多家拉面连锁店。他说:“以前家里困难啊。忙一年下来,两个劳力只有5000到6000元的收入。家里要娶个媳妇,彩礼钱根本出不起。”
10多年前,不到20岁的他从给拉面店打杂干起,后来学当拉面匠,之后逐渐摸索管理经验,与人合股开起了拉面馆。“之前我们都没出过青海。到了外面的世界,起早贪黑地干,然后慢慢地把亲朋好友带出来干。”
像这位创始人一样的“拉面人”,在海东有16万人。海东拉面经济在经过近30年的借船出海、艰苦创业;政府扶持、规模扩张;品牌打造、提档升级,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脱贫经济”和“致富经济”。
截至目前,海东市群众在外开办经营的拉面店已达到2.62万家,从业人员达16.9万人,拉面经济经营性收入95亿元,实现利润30.7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41亿元。
同时,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注支持下,海东市积极挖掘和打造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和清真饮食文化特点的拉面经济品牌,广泛开展品牌打造、注册、宣传、推广等活动,力促海东市拉面经济提档升级、转型增效。使得“化隆牛肉拉面”“撒拉人家”“中发源”等一大批拉面品牌叫响全国,多数拉面店“小、散、乱、脏、差”的情况已逐步被装修精美、菜品特色、环境舒适、文化内涵突出的品牌形象店所取代。目前,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登记的拉面自主品牌75家,拉面品牌店有687家,占拉面店总数的2.7%。
撒拉艳姑刺绣展现文化底蕴
“天上飞的是白鸽子,背的是桦木的哨子,艳姑拿的是鞋垫子,绣的是致富的路子”这首在撒拉之乡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形象地表述了常年“围着锅台孩子转”的撒拉族妇女通过民族刺绣找到适合自己的增收之路,撒拉俏艳姑用聪慧和灵巧绣出了一片绣品致富的新天地。今年,循化县“撒拉艳姑刺绣”正式认定为全省六大劳务品牌之一。
撒拉族刺绣具有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等特点,刺绣作品色泽艳丽、做工精细,其刺绣工艺能与苏绣、湘绣相媲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006年,循化县就业局将“撒拉艳姑”刺绣品牌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2015年,撒拉艳姑刺绣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青海省劳务品牌优胜奖。自此,撒拉族刺绣不仅成为拓宽撒拉族妇女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也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
在循化县圣驼工艺品公司,几十名戴着盖头、身着坎肩的撒拉族妇女飞针走线熟练地把各色小珠、圆片绣在绸缎面料上......放眼望去,一大堆色泽鲜艳,款式新颖,做工精细的鞋垫、荷包、背包、枕头等刺绣产品依次摆放在桌上,令人目不暇接。
近几年,循化县累计投入300万元培训资金,培训2000余人。因地制宜培育撒拉艳姑刺绣创业就业基地。根据循化县刺绣产业的发展特点,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刺绣为依托,发扬民族特色,开发工艺精品,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门路,今年预计解决妇女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培训技能人员800人次,年开发产品2万件,年销售收入近800万元左右。妇女个人收入近5千元左右。
“宁巴石匠”承建的藏式建筑别墅
巧夺天工的“非遗”艺术奇葩
在循化,除了精致绝伦的撒拉艳姑刺绣,值得一提的还有道帏藏族乡宁巴村的石匠。宁巴村的男子素有从事藏式建筑的传统,而设计精妙、技术精湛的石墙工艺深受青、藏、川、甘等地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宁巴的石匠、同仁的花匠、白塔寺的木匠”美称。
宁巴村每家都有男子从事砌墙工作。宁巴石匠藏式砌墙建筑队于1982年开始承建和修复青、甘、川等多地的藏式寺院和佛塔建筑,此技艺以口耳相传、手把手教的方式沿袭下来,加上当地人在此基础上长期实践摸索形成的技法。至今累计完成650座藏式寺院和佛塔建筑工程,每年带动就业3000多人,创造经济价值达1.75亿余元,建筑技艺超群,赢得了自己的品牌。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式建筑垒石砌墙技艺。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式垒石砌墙技艺及藏式建筑传统文化, 2016年青海藏建公司创始人带领宁巴藏式砌墙建筑队注册成立了青海藏建藏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钻研藏式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更好地结合,从建筑力学角度,进一步提高藏式建筑质量,优化建筑流程,提升建筑进度。既与时俱进,又保留原有藏式建筑的独特性。以工匠精神打造具有现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等诸多特色的建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