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发展 门源:“精准扶贫”浇灌幸福花

18.11.2014  14:29

  消除贫困是一场持久战,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攻坚战”。

  而对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来说,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占全州70%贫困人口的门源回族自治县,集中在浩门河两岸的广大农业区,集中在门源生产生活恶劣、交通闭塞的山梁沟岔。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显然以往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贫困群众与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的需求。就破解这一困局,如今门源县有了自己的一些答案。

  在全国首个扶贫日设立之际,记者一行再入坐落祁连山盆地的门源县采访。

  走在面貌一新的美丽乡村水泥道上,门源县主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丁国胜指指眼前说:“这个泉口镇黄田村虽说离县城不远,但几年前全村没有一个像样的经济产业,多年徘徊在贫困边缘。近几年,按照产业扶贫、效益到户的原则,在县镇扶贫部门的帮助规划下,村民们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协商,将扶贫等项目资金投入门源新绿康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建成8栋日光节能温棚,在山东专家的指导下,温棚里种上辣椒、西红柿等时鲜蔬菜,每棚收益达4万元。按照收益40%进行分红,村里的贫困户户均增收753元,脱贫效益非常明显。”

  和黄田村的情况类似,2003年,门源县招福土地联营专业合作社利用支持藏区扶贫项目资金307.35万元,在北山乡大泉村实施肉牛育肥项目。今年项目开始建成收益,全村284户贫困户、1242人户均分红704.23元。

  确定贫困户,确定产业项目,集中使用扶贫等项目资金,使产业项目收益和贫困户分红签约捆绑,形成法律效应。而今,门源县大力推广的这种颇具效果的“精准扶贫”模式,正在全县呈星火燎原之势。

  “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实施这种项目资金为基础的“精准扶贫”模式,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扶贫工作投入力度的加大。”丁国胜说。

  资料显示:“十二五”门源县规划核定的贫困人口有5.2万人。对于这个县而言,最大的难题是,贫困地区依然处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脑山、浅脑山农区,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传统种植业效益低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发展。

  显然,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钱没少花,实际效果与愿望相去甚远,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那么如何利用好项目资金,发展有特色、能挣钱、符合当地实际的实体产业,成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思想认识渐趋一致,实现形式不拘一格,各乡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门源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刘启云如数家珍道来:

  如北山乡上金巴台村利用易地搬迁后续产业项目,按群众意愿分为两种模式实施。有116户在门源县鸿鑫生态农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投入扶贫资金114.46万元,主要用于该公司农机具购置、五金加工及农机具服务,年终分红不低于入股资金10%,实现公司和贫困户“双赢”的目标。有34户参与到门源县金台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投入扶贫资金33.54万元,依托合作社进行自建、自产、自养、自销为主的养殖业项目,受益匪浅。

  如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投资,珠固乡玉龙村和德宗村在本乡玉龙村新建二层商铺楼,发展集镇商业经营。阴田乡上阴田村购置浩门镇东大街天一锦秀小区临街商铺,或出租或自营。麻莲乡瓜拉村和仙米乡梅花村发展肉牛育肥养殖项目,当年实现首次分红;其中瓜拉村31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41元。西滩乡崖头村、下西滩村和东马场村整合资金在浩门镇南环路愉悦小区购置临街商铺……

  近年,北山乡将32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到浩城大酒店建设,每年按10%分红。沙沟梁等三个村的贫困户不仅长期分红,酒店还对村民培训优先录用增加收入,同时,村里的土地被酒店投资商流转,每年还能保证每亩地240元的分红。仅一个酒店就可让北山乡三个村的贫困户实现多重收益。

  “为减轻家里负担,一毕业我就来浩城大酒店餐饮部打工。每月管吃管住,还有1500元工资。”今年20岁的杨琴从门源县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优先被酒店录用,像她这样在浩城大酒店上班的还有36人,均来自北山乡沙沟梁等3个村。

  受益于财政扶贫资金,下阴田村成立了17个农机服务小组,并购置了轮式联合收割机、轮式拖拉机、翻转犁;泉口镇俄博沟村成立农机服务中心,购置农机具一批。这些扶贫性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的机耕、机收、机械打碾,既增加了收入,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科技生产水平。

  刘启云介绍:目前,全县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做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全覆盖,涉及44个贫困村的14877贫困人口,65个非贫困村的6223人贫困人口,全县《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村登记表》信息录入工作已基本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的完成,为全县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切实增强了扶贫开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全县的扶贫工作实现了因户施策、动态管理,将以往的“大水漫灌”变为“细流滴灌”。

  为创新扶贫方式,今年9月,门源县又将3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全部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银行贷款的风险金质押,由门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存款资金的5倍向青石嘴镇尕大滩村、下大滩村和东川镇尕牧龙下村3个示范村自主发放贴息零利率贷款。

  新的金融扶贫项目,每户农民可以最高贷到5万元,期限长达2年,非常贴近贫困户发展需求。在解决农村金融扶贫难以突破的信贷屏障的同时,助推了农民发家致富,为实现群众脱贫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最佳“造血”功能。

  丁国胜副县长介绍:近年来,门源县共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2105.8万元。有44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12个村实施了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和支持藏区扶贫开发项目。有201户、831人的从偏远的山沟搬迁到了基础条件优越的新区,实现了易地脱贫。通过整村推进、村级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和连片产业发展扶贫等方式,到去年末,全县贫困人口收入由2010年的1530元提高到了2013年的2451元,年均增长18%;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5.2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1.9万人。今年全县的扶贫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强,许多贫困户走上创业致富路。(官群 罗连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