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滩:一个向荒漠挑战的故事——秋访三江源③

11.09.2015  10:04

  沙丘被彻底驯服后的样子,那么,在茫茫塔拉滩深处,你则会见到人类努力与风沙斗争的“进行时”。

  “塔拉”,蒙古语,意为滩地草原,面积达443万亩,是共和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的必经之地。

  光看蒙古族群众赋予它的名字,塔拉滩应当是一片美丽的草原。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今日所见的塔拉滩,是一片沙丘遍布的荒漠,属于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荒漠中,人的身影显得那么渺小。走进一座沙丘,才发现一个背影蹲在那里,盯着一株低矮的灌木左看右看。他叫郭增鸿,共和县林业站的工程师。在他面前的沙丘上,种满了这种植物。

  郭增鸿的脚下,就是三江源二期工程开始后,共和县林业部门开辟的一块固沙新“战场”。

  “这是我们今年新种的乌柳,固沙能力很强。目前来看,这批乌柳的成活率令人满意,达到了95%,长势也不错。这说明我们采用的新造林方法成功了。”郭增鸿说。

  他说的新方法,叫“乌柳插干水钻造林法”,简称“水钻”法,这个办法,是他们在与风沙的长期斗争中摸索出来的。

  在塔拉滩造林,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水和风沙。而“水钻法”的特点有两个:深坑和注水。“水钻法”的坑要挖至70厘米,同时,用水枪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这样,这些水分就可以在乌柳根部形成一个小“水囊”,保证乌柳生长初期用水,提高成活率。

  乌柳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才挑选出来的。过去,他们种过杨树。但经过实践发现,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杨树,在塔拉滩的许多地方,杨树的寿命只有十几年,比乌柳短一倍,吃水也比乌柳多。

  荒漠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塔拉滩这么大面积的荒漠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人类向沙地“进攻”的同时,风沙也在进行疯狂的“反扑”。

  郭增鸿他们种植的乌柳苗,刚种下时露出地面的部分有40-50厘米。可眼下,许多树苗的露出部分已经减少了1/3左右。这些被黄沙埋掉的部分,都是风沙反扑的结果。同时,沙丘也在整体移动,今年,它已经移动了一米多,如果没有这些新种植的乌柳,速度将会更快。

  “让乌柳苗活下来只是开始,现在,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构筑防沙障,通过工程措施保住这些宝贵的乌柳,守住‘阵地’。”郭增鸿坚定地说。

  而塔拉滩更深处的另一片沙丘中,一条土路若隐若现,许多路段已经被厚厚的沙层覆盖。

  “这片地区目前还没有治理,这条路是2012年,搞沙地摩托车赛的时候修的,临时路没有管护,不到三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海南州三江源办公室干部胡振军介绍。

  这就是风沙的真实威力。上世纪90年代,漫天黄沙曾迫使214国道改道四次,此后,通过坚持构筑沙障、建设防护林等办法,经过长期努力,才完成道路周边地带治理,保证了道路安全,并将治理工作一点点向塔拉滩深处推进。

  也正因如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充满紧迫感,他们清楚,要征服广阔的塔拉滩,是一场丝毫不能松劲儿的战斗,只有推进、守住,再推进、再守住,直到荒漠最深处……

  “这些年,通过包括三江源工程在内的各种努力,我们已经完成塔拉滩荒漠治理三万亩,治理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但后面的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一点松懈。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将和荒漠战斗到底,终有一天,要把它变成名副其实的绿色‘塔拉’。”胡振军说。

  按照目前预计,塔拉滩彻底变成绿洲,仍需要20年以上的努力。希望将来的某一天,当人们欣赏着塔拉滩的绿色风景时,不要忘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丛灌木的生之不易,以及那些曾在荒漠深处与风沙奋战的身影……(黄瑾辰 张多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